鯨目死了會爆炸,而且能臭死一條街的人?

鯨目死了會爆炸,而且能臭死一條街的人?

 

西澳大利亞海岸發現的腫脹座頭鯨屍體。

圖源:Mark Watkins / Facebook

「我死了比活著可怕。

大型鬚鯨,如藍鯨或座頭鯨,

隨著屍體內臟及胃內物腐爛,

甲烷、氨等氣體會在屍體內累積。

大喉囊會像氣球一樣膨脹;

它原本的功能是充盈海水

和把海水逼出以濾食食物,

所以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

鯨目體內的壓力不斷上升,

爆炸往往一觸即發。

鯨屍先是嚴重脹氣(左),然後又緩慢放氣(右)。

攝影:DON BRADSHAW, NTV NEWS

引起爆炸的原因通常不在鯨目自身,而是因為人們爬上鯨屍或從鯨屍提取紀念物,試圖搬動鯨屍,或者故意給鯨屍放氣。

2004年,台灣一隻抹香鯨在運往台南大學進行科學研究的途中,當街爆炸,民眾事後回憶「真的很噁心!整條路都是噴出的血跟內臟!而且很臭!」;2013年11月,在北大西洋的法羅群島,生物學家想要進行解剖兩隻擱淺的抹香鯨時,也發生了類似的噁心爆炸。

腫脹的鯨目屍體。

攝影:DONBRADSHAW, NTV NEWS

上圖這頭藍鯨的屍體,在2014年被海水衝上了加拿大紐芬蘭島沿海小鎮的石灘上,附近居民都對鯨屍的臭味抱怨不已。

腐壞的鯨屍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難聞的味道之一,與暴晒好幾天的豬油味類似,那種惡臭會好幾天揮之不去。

當代澳大利亞詩人朱迪斯·貝弗里奇(Judith Beveridge)的詩作《鯨魚》記錄了鯨目解剖——世界上十大噁心工作之一的場景:

「戈雷南從腹壁切進幾刀,

一股可怕的氣味衝出來,

我們咒罵著扭轉過頭去。」

腫脹的鯨目屍體。

攝影:DONBRADSHAW, NTV NEWS

「那陣氣體泄出的嘶嘶聲

猶如一整隊卡車突然全都煞住氣閘。

我們拖著它走,趔趔趄趄,

蹬過那些衝上岸來的海浪。」

圖源:NICOLE WHEELER / TWITTER

「不久鯨屍開始放炮,

像一輛車后爆氣的大貨車;

然後是蛆,白如浪花,流淌出來。

強勁的東風不停地把蛆

吹進我們的眼睛和嘴,

連帶那可怕的腐臭味。」

※請反覆觀看這張動圖,以仔細體會該工作人員當時對待人生,是怎樣的一種看法※

圖源:《每日郵報》

加拿大專家們在處置

這具重達170噸的屍體時

著實忙活了一番。

為了確保安全,

解剖人員全副武裝,

最終成功解剖了這頭藍鯨,

並將其心臟製成約200公斤的標本,

大小堪比一輛微型汽車。

圖源:《每日郵報》

鯨目死在岸上,

會化身恐怖生化武器,

要是死在海里,

或許是因為捕食者的撕咬,

產生有利於排放氣體的小孔。

因而不會爆炸,並終究會往下沉。

這就是「鯨落」。

比如在灰鯨的遷徙路線上,

平均每年每80000平方米

就有至少一頭灰鯨落入海底;

2個鯨落之間的平均距離

只有不到10000米。

看上去一副神秘的鬼樣子,其實它們並沒有死,活得好好的:在印度洋,30多隻成年抹香鯨正在豎著睡覺。

攝影:STEPHANE GRANZOTTO

當鯨目的軀體抵達海底時,

會很快被盲鰻、睡鯊、深海蟹等發現,

吃掉90%以上的軟組織,

這頓饗宴一般會持續4-12個月。

大號腐食者心滿意足地離去之後,

便輪到多毛類和甲殼類小型生物入住,

依靠食物殘渣生活2年之久。

一隻抹香鯨頭朝下垂直睡覺。

攝影:STEPHANE GRANZOTTO

但是,這一切僅僅是開始,

當鯨目只剩下骨架時,

大量特殊厭氧細菌爬入鯨骨深處,

分解其中的脂類,

產生硫化氫,

創造出類似於深海熱泉口的富硫環境。

抹香鯨(SPERM WHALE):抹香鯨的頭部擁有大量的脂肪物質「鯨油」,19世紀的人們將其當作燃油和潤滑油使用,因此抹香鯨遭到大量捕殺。圖中的抹香鯨拍攝於亞速爾群島(Azores)。

攝影:BRIAN SKERRY,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鯨骨體型巨大,富含脂類,

分解又十分緩慢,

一頭大型鯨可以維持這樣一個綠洲

和裡面上百種無脊椎動物

長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座頭鯨(HUMPBACK WHALE):曾經過度的捕撈活動導致座頭鯨的數量驟降90%,直到1966年頒布禁令,它們的數量才得以逐步恢復。

攝影:MAURICIO HANDLER,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在鯨目誕生之前,

另一些巨大海洋魚類和爬行動物

部分擔當了「綠洲屍骸」的任務,

而數千萬年前鯨目的到來

讓死亡中煥發的新生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