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樣,媽媽就生氣了」,你還在用情緒操控孩子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快回家吧,要不媽媽生氣了!」「你再不好好吃飯,奶奶生氣了!」等等。大人們似乎認為,只要讓孩子意識到家長生氣了就會乖乖地聽話。

事實上,家長總是對孩子說「我生氣了」,就是企圖在用自己的情緒操控孩子,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心理研究顯示,對6歲前孩子經常性生氣,會讓他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的心理,而且害怕與人相處,久而久之,為了不惹別人生氣,為別人而活成了他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活得很累,也難得開心。一方面,他需要刻意去討好周圍的每個人來認可自身的價值,另一方面,他自己的需求也在蠢蠢欲動,這就很容易導致他陷入一種矛盾的境地。不迎合別人,他會覺得自己不好,有一種罪惡感、恐慌感,就好比當年惹媽媽奶奶生氣的感覺。

15716485652594.jpg

 

01、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篇章,而在家庭中,家長是最細緻、最有才幹的雕塑家。

社會對「熊孩子」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家長們也紛紛在起跑線上摩拳擦掌,急於把孩子雕琢出乖巧懂事的小大人模樣。

但有時候,孩子的乖巧懂事背後,仍然是錯誤的價值導向。

前段時間,微博網友屠龍的胭脂井在講述了一段自己在高鐵上的經歷:

高鐵上,一個6歲左右的小朋友總是拿腳使勁踢前排椅子,博主回頭跟孩子媽媽說,能不能請您讓孩子別踢我椅子了?

他媽媽說:「別踢了,阿姨生氣了。」

1571648567154.jpg

微博截圖。小孩子乖乖聽話,立即停止了搗亂

博主表示,在這種教育下,小孩沒有機會建立自己的是非觀,加上父母的教訓總是把矛頭引向別人,小孩自然就學會了,把能賴在別人身上的都賴在別人身上,包括也能把矛頭指向教他這樣做的父母。

許多家長在評論區表示共鳴:父母的待人接物、三觀水平都隱形地傳遞給後代了。那麼做父母前,請做好自己。

但也有家長認為,帶好孩子已經是件不容易的事,既然孩子安靜下來,那麼管教的目的就已經完成。

但實際上,把責任歸咎於他人,本身就是一種偷懶且不負責任的教育。

02

還記得第一季《爸爸去哪兒》開播時,五對父子/女剛進組,孩子們不適應簡陋的鄉村環境,又哭又鬧。

在其他爸爸耐心勸慰孩子,向孩子解釋時,田亮第一時間採取的做法是抱著森碟往外走:

「你是來這裡表演哭的嗎」

「弟弟妹妹都不哭,你還鬧」

「你不要再哭了好不好」

15716485671525.jpg

 

面對孩子的不安,田亮首先擺出了一副手足無措和不耐煩的態度,一心只想快點讓孩子不哭,卻不想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要哭」,沒有選擇試圖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她好好溝通。

豈止工作繁忙聚少離多的明星,對孩子缺乏必要的了解,就是朝夕相處的普通家庭,也常常充斥著這樣「以終為始」、結果導向的教育。

「你看其他的小朋友都沒哭,所以你也不能哭」

「你再這樣媽媽要生氣了」

「都怪這個護士姐姐,把我的寶寶扎痛了!打她打她」

把道德規則具體化,用「其他人的評價」表現出來。這種方式,在缺乏理解能力的幼兒階段尚屢試不爽。

家長總覺得孩子還沒長大,但其實,幼兒大腦發育卻遠比想象的要迅速。

腦科學相關研究表明,3-7歲的孩子理解能力已經逐步成型,可以很清楚掌握對錯概念。

兒童對世界的認識,是從父母開始的。

他首先認識的是,媽媽怎樣跟自己說話,爸爸怎樣對待媽媽。由此而生成了關於善惡最初的概念和理解。

同時,孩子的大腦又沒有那麼靈光,只有簡單的應激反應功能,只能記住直接推導出來的結論。

如果告訴孩子「再吵媽媽就生氣了」,孩子直接推出來結論會是「媽媽不生氣的話我吵鬧就無所謂」,而不會意識到「我這樣做是錯的」。

遺憾的是,許多父母為了「省事」,表面上是培養出來了聽話的孩子,實際卻有意或無意地跳過了真正的價值觀形成環節。

15716485688622.jpg

 

03、

小時候,我媽經常會嚇唬我,再不聽話,警察叔叔就要來把你抓走喔。

恰好我有個叔叔真的是警察,每次他來我家做客我都表現得特別乖,因為總聯想到穿著制服來把我抓走的樣子。

一度讓我對家裡來訪的親戚十分恐懼。

後來長大了上了網,才知道這種恐嚇普遍存在於幼兒世界,還有不同的職業版本:

再不聽話,醫生就要來給你打針喔。

再不聽話,就要去掃大街喔。

……

且不說這樣的恐嚇對職業本身的冒犯,且不說會使孩子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不信任警察、不信任醫院,就單單是這種歸因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警察叔叔把你抓走」,是利用孩子對陌生人的恐懼心理;「別鬧了你看前面的阿姨都生氣了」,是利用孩子對負面評價的迴避心理。

實際上都是在借用他人的權威為孩子樹立道德標準。

在幼兒小小的心裡,對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還充滿困惑。

錯誤的歸因不但不能幫助理解,還容易讓孩子形成性格極端:

一個極端就是患得患失,永遠生活在別人的眼光里。

時常有網友留言,我特別羨慕自信的孩子,因為他們就算是錯的,也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而我就算是對的,也沒有勇氣堅持下去。因為我怕我真的錯了。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建立孩子內心的秩序,建立善惡是非的標準,而不是為了培養出聽話卻麻木、隱忍的「懂事」小大人。

再說了,孩子的懂事,從來不是為了家長的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