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58名中國人在英國貨櫃中悶s,歐洲偷渡客到底有多慘?
2000年,英國海港城市多佛,一輛卡車的貨箱中發現了58具中國人的屍體。
他們是因為缺氧而死的——貨箱的通風口被關閉,數十人擠在裡面,氧氣很快耗盡,他們用鞋子猛踹箱體,但二氧化碳水平急劇升高,在被人發現之前,他們已經被活活悶死在了貨櫃中。
多佛慘案中的貨櫃 / 網路
事後,警方的調查顯示,這58名中國人是嘗試到達英國的偷渡客。
在歐洲,偷渡路線有「中轉地」和「目的地」之分,被販賣或者偷渡的人口往往會從源頭國家,通過合法的方式輾轉到「中轉地」,而後從「中轉地」通過地下通道來到目的地。
在通往英國的路線中,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義大利、土耳其、法國都是重要的「中轉地」。
根據英國內政部2012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偷渡進入英國的方式多種多樣、無法勝數;其中確實存在通過航空直接進入英國的案例,偷渡客往往選擇疏於進行移民檢查的小機場,直接進入英國。
但對大多數偷渡客來說,在進入不列顛島之前,他們將在歐洲「曲折前進」,經過好幾個「中轉國」之後,才能順利到達英國本土。目前存在幾大主流偷渡路線,其中不少路線的歐洲大陸部分會終止於比利時和荷蘭。偷渡者會從比利時和荷蘭越過英吉利海峽,到達英國。
阿爾巴尼亞路線
首先是「阿爾巴尼亞路線」。在谷歌上鍵入阿爾巴尼亞的英文名,跳出來的第一個聯想組合便是:「阿爾巴尼亞人口販賣」。這個位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小國,已經成為了全歐洲最大的偷渡客出產國之一。根據歐盟委員會在2001年的估算,每年有12萬人通過阿爾巴尼亞路線偷渡或被販賣。
阿爾巴尼亞抗議人口販賣的遊行 / 網路
這裡成為「偷渡熱土」並不偶然。社會主義實驗失敗后的經濟凋敝和社會秩序混亂自然是主要原因,但地理因素更加直觀:阿爾巴尼亞所在的巴爾幹半島背靠歐洲,南有埃及,東有土耳其,是真正意義上的歐亞非「十字路口」,從來不缺來自各地的流動人口。
同樣,這裡距離人口販賣的目的地也不遠——阿爾巴尼亞義大利隔海相望,蛇頭會將偷渡客從阿爾巴尼亞裝船送到義大利,之後會通過各種交通方式到達歐洲各地,其中就包括搭火車經過比利時,之後通過海運到達英國。
阿爾巴尼亞(深紅色)在歐洲的位置 / 網路
2015年,BBC的一則報道指出,當年英國約3000人受到了人口販賣的威脅,其中約600人來自阿爾巴尼亞,所佔比例最大。蛇頭或者人口販子常以」去外國嫁人「或者幫忙找工作的借口,誘拐當地婦女至南歐及西歐當妓女。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案例顯示,阿爾巴尼亞羅姆人社區的一些小孩,常常被人口販子騙到土耳其等國,被迫從事包括在種植大麻、運毒等危險的工作。
奈及利亞路線
「奈及利亞路線」是一個更值得注意的路線。偷渡者從奈及利亞出發,經過尼日、查德來到利比亞,之後通過各種途徑渡過地中海,到達西班牙和義大利之後,再輾轉至英國。
非洲偷渡客前往歐洲的路線 / CNN
通常來講,偷渡者逃出故鄉的最大驅動力無非「貧窮」二字,但奈及利亞最大的偷渡發源地——埃多州卻盛產石油,是奈及利亞最富有的州之一。
奈及利亞在歷史上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官方語言是英語。除了通語言之外,在奈及利亞人眼中,英國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移民目的地。
奈及利亞媒體經常渲染英國是一個能找到合法穩定的工作的地方,與此相比,西班牙作為偷渡的目的地,卻常常與「性工作」和「奴隸」掛鉤。英國在奈及利亞人眼中被過度理想化,甚至有報道指出,當被問到對英國的印象時,很多奈及利亞年輕人的回答是「街上鋪滿了金子」。
兩名相擁而泣的奈及利亞難民 / 網路
但顯然事實並非如此。奈及利亞路線以「販賣女性」而臭名昭著,奈及利亞女性偷渡到英國后,不僅沒有看到街上的金子,反而逃不掉被當作奴隸的命運——這些女孩被人販子賣給英國家庭后,會假裝是這個家庭的一員或者遠方的朋友,但實際上卻在家庭中扮演女傭的角色,做著辛苦卻沒有酬勞的工作。
東歐路線
這條從俄羅斯一路向西,經過波羅的海邊上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之後進入波蘭和捷克,最後到達比利時。從比利時渡過英吉利海峽之後,即可到達英國。
東歐進入英國的路線 / BBC
這條路線的起點並不是俄羅斯。根據美國國務院2010年發布的一份報告,經過這條路線到達歐洲和英國的,可能還包括來自烏克蘭、白俄羅斯、中亞諸國,甚至更遠地區的人。
同時,這條路線也因「性販賣」而臭名遠揚。20世紀90年代開始,俄羅斯開始向外界輸出引發了世界關注,這些女性被當作性工作者,強行賣往歐洲以及中東地區。
不管是偷渡還是人口販賣,它們的背後都是有組織犯罪。這是份有利可圖的生意。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估算,2005全球強迫勞動帶來的產值達320億美元,這還只是保守估計。與此相比,每個從歐洲到達英國的偷渡者的成本,最低只需500英鎊。
歐盟的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在便利貨物流通的同時,也使邊境檢查變得疏忽。每天有數不清的集裝箱從歐洲到達英國多佛或者其他港口,海關根本無法細查。
但對於這些歐洲國家來說,歸罪於日益頻繁的人員和貨物流動毫無道理;在打擊人口販賣方面,執法機構能做的其實還有很多。
比如在阿爾巴尼亞,人口販賣和偷渡猖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地警方和法庭根本不願意予以打擊,2009年,阿爾巴尼亞政府只以人口販賣的罪名起訴了31人,最後只定了11個人的罪。
而對於偷渡者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要偷渡。因為若想成功偷渡,單靠一個人或者一個小群體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依靠既有的偷渡網路才有可能成功。
但這樣一來,偷渡者必須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壓在蛇頭的身上,這就不可避免地會承擔被騙的風險——輕則被騙財遣返,重則被當作奴隸賣掉,甚至被悶死在裝滿偷渡者的貨櫃中。(文/小世兒)
【版權聲明】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世界說】創作,獨家發布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