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懂得放下的女人,才是生活的智者

身邊時常遇到這樣的女孩,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地付出,為了家庭毫無保留地犧牲。

當付出的所有遭到的是愛人的背叛和冷漠時,她們依然竭盡全力想要力挽狂瀾。

只可惜任憑你在愛里如何垂死掙扎,也換不回那個早已鐵了心要和你決絕的人。

與其把自己逼到卑微的塵埃里去苦苦追尋一段早已破碎的愛情,不如勇敢的跟這個不值得的人說再見。

 

畢竟,有些路,再孤獨也要自己走,有些人,再不舍也要學會放手。

1.

曾經,徐志摩在倫敦與林徽因相遇,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她,為她瘋狂寫情詩,甚至拋妻棄子。面對這位風度翩翩、談吐優雅的才子的一片痴情,正值青春的林徽因也曾蠢蠢欲動。

他們兩人,一個才華橫溢,一個蕙質蘭心,這應該是許多人羨慕的一對璧人。

然而,當時的林徽因已經和梁思成有婚約,而徐志摩也已經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

 

她雖欣賞他的才華,也對他動過心,可年幼的她無法承受太過炙熱的愛,也不敢將自己投進被親友指責的漩渦,更不願被理解成拆散徐志摩家庭的主要根源。

思慮再三后,她迅速斬斷情絲,給徐志摩留下一封告別信便與父親匆匆回國。

也許,在林徽因看來,詩人的浪漫和熱情是她無法把握的,她需要的是一份安定自若的情感。於是就有了與梁思成的珠聯璧合。

在和徐志摩的愛里,她沒有為自己留一絲退路,她很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

哪怕此生,後會無期。也改變不了她那時的堅定。

我們不免驚嘆,這位只有十六歲的少女在面對感情時,竟可以這樣冷靜、理智,這份果敢是我們許多年近三十的人都不曾企及的。

不管在你心底的那個人有多難忘,當你遇到對的人時,一樣會放下。就如林徽因與梁思成一樣,她放走了徐志摩,才迎來與梁思成相濡以沫的夫妻情分。

當我們無法承擔一份感情時,不如趁早了斷,唯有忍痛割愛,才能重新出發。

2.

一直以來,只知李清照是女詞人,卻不知她原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動提出離婚的女詞人。

 

李清照在亡夫趙明誠病逝后,迫於生計嫁給張汝舟,婚後才發現張汝舟為人粗鄙,只貪圖她的名聲與錢財,還覬覦她的金石文物,時常對她大打出手。

面對這樣的偽君子,李清照只有將他告倒才能脫離婚姻的苦海。

依照宋朝的法律,女子提出離婚,不論對錯,都要坐牢三年。而李清照寧可冒險坐牢也要同丈夫離婚。

最後,通過一位做官的遠親在朝中通融,李清照只在獄中呆了九天便被放出,其夫張汝舟獲罪被流放。

這份勇氣在制度嚴明的宋朝是鮮少有之的,李清照卻開了先例,不得不讓人心生敬佩。

茶不過兩種姿態,浮,沉;飲茶人不過兩種姿勢,拿起,放下。人生如同飲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婚姻絕不是靠委曲求全來維持的,彼此相愛就一起共度餘生,當愛只剩下疲憊和委屈,立刻轉身才不枉對自己。

3.

民國毒舌潘柳黛和大學教授李延齡宣布結婚的時候,難掩內心的喜悅,甚至還發表了名為《我結婚了》的文章,來闡述自己的婚姻觀。

當時,潘柳黛的追求者中,條件優越者不在少數,而她卻選擇了一個窮教授。對於當時已經事業有成的潘柳黛來說,錢財並不在她結婚的考慮範圍內,她看中的是李延齡的才。

可她並不知道,李延齡除了有才,還是一個情場高手。這一點,很快就得到驗證。結婚半年,丈夫就移情別戀,已有身孕的她二話不說便選擇離婚。

離婚後她獨自孕育孩子,努力掙稿費,拍電影,成為當時名利雙收的大才女。不僅事業上風生水起,感情上也如魚得水。

 

在香港,她遇到了對她疼愛有加的蔣孝忠,並與之結為連理,為他生育了兩個兒子,一家人過得十分的幸福。

許多女孩因為有了孩子而舍不下,想要為了給孩子完整的家而繼續維持婚姻,卻忽略孩子在缺失愛的家裡成長也不會快樂。

對於懷著孕的潘柳黛來說,離開固然需要莫大的勇氣,但不離開除了互生怨懟,毫無益處。

學會丟棄不值得的感情,是女人一生中的必修課。你必須捨棄手中的沙粒,才能拾起地上的玉珠。

4.

看過《都挺好》的人,都會為蘇明玉鳴不平。從小到大都被忽視,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家裡,完全沒有她的位置。

 

大哥留學,母親賣掉她一間房子,正直青春發育期的她只得跟父母住在客廳;二哥結婚找工作,母親二話不說要多少給多少,而她要買一本習題集都是奢望。

不管她多努力多優秀,她的母親都看不見。於是她萬般委屈地離開那個家,從此與父母決裂。

幸好,她堅韌地挺過來了,她努力讀書,辛苦掙錢,為自己贏得了高質量生活,卻還是躲不掉原生家庭帶給她的傷痛。

大哥說她薄情,二哥說她寡義,父親懼怕她,母親更是無視她的感受。

當母親的突然離世,父親的突然病重,在愛人的疏導下,她慢慢與自己和家人和解,在愛與傷的過程中,她學會放下。

 

成長本就是一個孤立無援的過程,每一個人都會累,沒有誰能為你承擔所有的傷悲,人總有一段時間要學會獨當一面。學會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

人生很短,餘生很長,不要在不懂你的人身上瞎忙,放下過去,才能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