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種最容易引起過敏、不耐受的食物,看看有你不能吃的嗎?
50多歲的孟女士近幾年來總覺得心慌氣短,還經常關節疼痛、口腔潰瘍。後來檢查發現,孟女士對雞蛋重度不耐受,對牛奶中度不耐受,對大米、西紅柿、玉米、大豆等食物輕度不耐受。在醫生建議下,孟女士調整了飲食結構,心慌氣短的癥狀明顯好轉,關節不疼了,口腔潰瘍也消退了。
那麼,食物不耐受與食物過敏是一回事嗎?是如何引起的呢? 需要用什麼方法來應對呢?
首先,大家要明確,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兩者的區別具體如下:
由圖中可見,食物不耐受較之食物過敏,發病慢卻發病率高,各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出現癥狀。因此,更需要我們從根源上明白,為何我們會出現食物不耐受。
專業來說,食物不耐受是一種食物引起的Ⅲ型變態反應,指人體免疫系統把進入體內的某種或多種食物大分子當作有害物質,並針對這些物質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產生食物特異性IgG抗體(非IgE介導)。
免疫反應
IgG抗體與食物大分子形成免疫複合物,引起人體組織發生炎症反應,並表現為全身各系統的癥狀與疾病,比如高血壓、肥胖、糖尿病、偏頭痛、慢性腹瀉、疲勞、感染、濕疹、免疫系統疾病等,其中腸易激綜合征、皮膚病、偏頭痛、關節炎與食物不耐受最為密切。
引起食物不耐受的原因有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
外因如:環境污染、農藥化肥和食品添加劑的過度使用。
內因有:飲食結構不合理,如頻繁大量地食用同一種或某幾種食物;不良飲食習慣,如進食速度快,咀嚼不充分;還有濫用激素類藥物,精神壓力過大等。
精神壓力過大易引發多種疾病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現食物不耐受呢?
這關鍵就在於兩點:一注意飲食,二做好篩查。
根據大量臨床流行病學統計數據顯示:人們日常飲食中有14種最易致敏、不耐受的食物,即牛肉、雞肉、鱈魚、玉米、螃蟹、雞蛋、蘑菇、牛奶、豬肉、大米、蝦、大豆、西紅柿以及小麥。
這些食物致病的特異性IgG抗體,可以用免疫學方法進行篩查。所以,檢測血液中食物特異性IgG抗體,可以判斷身體發生食物不耐受的程度。該項檢查無需空腹,只需抽取1毫升靜脈血即可,檢測結果一般分為正常、輕度、中度、重度。
食物特異性IgG抗體檢測,可以幫助患者鑒別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少吃、哪些食物禁吃。
臨床上將引起不耐受的食物分為禁食、輪替食用、少食和安全食用4類。對於食物不耐受患者只需調整飲食,嚴重者忌食6個月左右多數癥狀基本消失。
但一次檢測或單純的食物陽性,不能成為禁食的依據,醫生還要結合臨床特徵作出最後的診斷。由於引起食物不耐受的因素和癥狀不盡相同,防治方法也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