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芽與摘芽」盆景樹形穩定一半都靠它,盆景耐心與細心的試練
系魚川真柏
一到春秋季節,就到了大多數盆景進行剔葉或深剪、換盆作業的適期,換盆之後所生長出來的新芽是盆景人最高興且期盼的時刻,不過植物的生長往往不一定都能天遂人願,往往新芽生長的位置大多都不是盆景造型所喜歡的最適當位置。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進行選芽、剔芽的工作。
選芽作業
盆景做選芽作業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盆樹新萌發的芽點位置並不是最適於造型的位置就需要進行處理。比如在兩根枝幹交叉口處長出的這種不定芽,我們將其定義為角芽,還有同一個地方長出兩枝以上的芽等等,這些新生的枝芽都需要進行取捨選出要正確使用的芽,再將其餘的剔除,先看第一個案例:系魚川真柏的選芽剪除的作業方法
系魚川真柏
在對真柏類樹種剔除芽點的方式很簡單,選擇凸出的芽點,而後捏住芽點的上端,再用剪刀的尖端從芽點的內側剪除即可。
在芽點較少的時候,還有一種方式直接用手指將這類芽點摘除。
操作的時候,捏住芽點的下端,將其稍作扭轉拔除即可,新手盆友建議還是以剪刀剪除會比較好,可以避免施力不當而產生錯誤。
選芽、剔芽的必要性
許多新手盆友往往會忽略這些日常的小動作,倘若沒有及時的去做選芽、剔芽盆景會呈現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也許並不會怎樣、但很大程度上會讓你的盆樹養出突兀的枝幹、這些角芽生長旺盛的地方,同一處長出的枝幹會微縮,而後導致乾枯失枝、推翻重來、白白浪費了前期的時間投入,反而得不償失。
春秋兩季盆景作業後的選芽工作對於花果類與雜木類盆景樹種尤為重要,接下來集匠坊將同盆友們分享的是其他幾種不同樹種在日常的作業過程中的一些記錄說明,雖然無法悉數言表,但可作為大家日常的一個作業參考方向,同時也歡迎盆友們探討指教。
根部不定芽:在盆樹換盆之後,根部通常會冒出(上圖)這樣的不不定芽,新長出的芽一定要及時將其清理,否則未來這些根系新芽生長迅速很快就會讓根部變得腫大成坨狀,影響盆樹的根形。
幹身不定芽:在對盆景重剪深剪之後,盆樹的幹身也會長出不少的新芽,這些新芽也需要將其清除乾淨,倘若將這些新芽保留,會與原來的枝幹爭奪養分,導致各枝幹營養失衡,在樹勢不均衡的情況下,原枝幹萎縮、枝幹與幹身交叉口處變得臃腫肥大,造成視覺上的不雅觀,(對一些缺陷位置除外,這些位置會保留作為彌補缺陷處的新枝培養)。
抽生枝:盆景末端的嫩枝在深剪之後的養護過程中通常會抽長更為強勢的枝條,需要將頂端強芽芽心摘除,讓較弱的新芽得以吸收更多的養分與光照,這樣才可以促進生長均衡。
穩定樹型:通常在榆科樹種(或如圖中此類較為勻稱外輪廓的樹形)的創作過程中,在每次的剔葉換盆作業之後,往往會萌發出不少強勢的新芽。
為了保持盆樹的高度與外輪廓的形態穩定與完整,強芽的芽心必須摘除,抑制樹勢,才不至於剎不住車,導致盆樹越種越高、越來越大,從最初的小品變成中品,中品變成大品,或出現枝幹過多,過於繁雜而失去盆樹原先的「雅度」。
尤其是像櫸樹這樣的樹種,若在在原來分枝枝幹旁長的(上圖紅圈處)這種新芽,這裡將其稱之為「角芽」,這類新芽是必須要摘除的,否則這個分叉點未來變得腫大,非常破壞盆樹的觀賞性。
小腫塊處理:內腹枝易出現乾枯、枝條徒長等情況, 透過修剪整理,會讓樹姿更為漂亮。正常在對盆景修剪作業時,剪口處必須處理平滑,不毛糙。當盆樹上如果出現上圖中這種小腫塊,一般是前一年在對細芽修剪之後,傷口沒有做好處理,而後該處的新芽重新生長,最終導致幹身腫成小塊的現象。腫塊尚小及時修剪還可以作為補救措施,將新芽剪掉之後,對傷口深挖,這樣操作之後可以將腫大的情況消化。
強勢芽摘除之後,才能做到每個芽點生長的平均。
再同盆友們分享一下盆樹幹群的修剪創作思路:一些樹種(如金豆)在修剪之後,受植物正常特性影響,常常會在主幹的同一位置,長出2~3枝的新芽,既然是主幹,若出現2枝以上的新芽,需要預留的一般最多是留2枝芽即可,將其他的叢生芽點剔除,在修剪製作盆景枝幹群的時候通常會以一分為二、二分成四的方式,逐漸將幹群培養出來。此法並非絕對,具體還是要依樹而作。
在各個枝幹的分叉點中再長出的細芽都可將其稱為角芽,宜儘快剔除,除非原有枝幹已有枯枝現象須重新留枝,才會選擇保留。這時候原有枯枝要將其拿掉,並且對盆樹的傷口做好處理,如果新芽才剛長出則先將原來的枯枝預留。具體操作時,可先剪一小段,剩下一小段,待來年新芽長成足夠成為枝幹後再來處理枯枝的傷口。
這也是角芽,這類芽點長長成枝之後大部分會變成忌枝,建議在未成形之前就選出需要留下的位置,對整形態符合造型要求的基礎上,可遵循園林綠化樹木的修剪方式,留壯不留弱,留外不留內的修剪梳枝原則,將另外一枝剔除,以確保樹形完善,生長健康。
櫸樹盆景非常注重整體的雅觀性,抹除這些不定芽的工作在對榆科盆景的創作中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沒有及時做好剔除角芽的工作,往往會造成這裡種一塊,那裏突兀的一枝像動物的骨頭關節,非常破壞整體的協調與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