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孩子哭窮,也不跟孩子炫富,談起錢我們要這樣跟孩子說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成年人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然而在許多人小的時候,父母並未在這一方面進行教育,造成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9歲的玲玲(化名)家屬於小康水平,按理說應該吃穿不愁,但父母做事情過於摳門,還經常在女兒的面前哭窮,想要的東西都不給買。有一天,玲玲看到同桌買了一個鉛筆盒,回家之後跟爸爸媽媽說也想要,結果當然是被拒絕了,讓她繼續用舊的。
然而,玲玲實在很喜歡那個鉛筆盒,在得不到父母支持,自己也沒有多少零用錢的情況下,她做了一件錯事,趁著大掃除沒人注意,將鉛筆盒給偷藏了起來。之後東窗事發,在賠禮道歉之後,受不了周圍人議論的玲玲,很快辦理了轉學手續。
與沒有多少零用錢的玲玲相比,小傑(化名)的日子就滋潤多了,他的父母工作能力很強,家境屬於還不錯的中產階級,平時在家經常會大談金錢重要的言論,還會給自己跟孩子買奢侈的產品,讓小傑這個初中生在同學面前大出風頭。
初三暑假的時候,小傑迷上了看直播,經常會給主播打賞。
由於自己的零用錢給用完了,小傑在沒有告知父母,並且知道了支付密碼的情況下,用他們的信用卡給主播付了一大筆錢,在被發現之後沒有任何改正的態度,認為父母的錢就是自己的,憑什麼不能花。
無論是哭窮,還是炫富,在過猶不及的情況下,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相信家長們並不想造成這樣的結果。
在談錢的時候,可以注意到這幾個小技巧
1、實事求是,講究客觀事實
對待金錢與物質,應當有正確的認知,尊重客觀條件,而不是全憑主觀意願行事。玲玲與小傑的父母,一個是哭窮,一個是炫富,都沒有讓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屬於不可取的做法。
很多家長哭窮會導致孩子自卑,覺得在同學、朋友面前低人一等,即便長大之後有了掙錢的能力,也不敢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會被人說成是摳門。
可以試著說:「不要羨慕他人,你也有別人沒有的東西」,盡量弱化孩子的自卑感,也防止像玲玲一樣的事情出現。
至於炫富的家庭,會讓孩子把金錢看得太重,認為有錢就是萬能的,可以嘗試說:「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不能一味地注重物質」,在態度上保持謙遜與客觀,令孩子能以理性的角度去看待與金錢相關的問題。
2、不必刻意,直面金錢話題
有些家長認為金錢是一把難以把握住的「雙刃劍」,在成就一個人的同時,也帶有摧毀的性質,故而不會在孩子面前討論這類話題。然而藏著掖著的態度,會讓自己摸索金錢意義的孩子,無法在更早的時間內學習到正確的金錢觀,花時間走了很多彎路。
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可以主動談及金錢話題,比如孩子平時拿到的零用錢,寶爸寶媽可以跟孩子交流自己的消費心得,看一看孩子打算怎樣花這些錢。
可以試著說:「要不要跟爸爸媽媽一起看看,這些錢該怎麼分配」。
3、趁早談錢,理性追求物質
很多年齡小的孩子只知道錢能買到東西,但卻不知道錢的實際價值,覺得吃好、喝好、玩好就行了,還會將身邊的朋友關係與金錢個掛鉤,認為這樣可以令感情捆綁在一起。
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父母應該鼓勵孩子,以理性的態度去追求物質。
雖然社交關係的確需要金錢作為其中的一個要素來維繫,但不能認為金錢可以買來友情,或者是孩子在長大之後覺得還能買來愛情。
因此,想要在金錢這一塊,為孩子塑造正確觀念的價值,不要等到孩子大了才談及這個話題,跟「出名要趁早」一樣,談錢也要趁早。
嘗試讓孩子在金錢上,看到家長能承受的底線,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作為父母需要「狠下心」,面對孩子一直索取的情況,引導孩子去思考花錢值不值得,而不是為了一時的興趣。
另外,要培養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讓孩子知道父母的錢是辛辛苦苦掙來的,如果自己想要錢,也要付出努力。
聰明的父母,不會刻意哭窮或者是炫富,而是讓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環境當中,均能擁有健康的人格與心態,以後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