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煮的時間不能太久,否則產生有害物質?營養專家一文闢謠

 

雞蛋因為其較高的營養價值而備受大家喜愛,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人偏愛不同的烹調方式,有的人喜歡吃水煮蛋,有的人喜歡吃荷包蛋,還有的人喜歡吃炒雞蛋,無論哪種做法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但是單純就營養價值而言,專家通過實驗證明水煮蛋因為其烹飪溫度低,不加油和鹽,營養價值最高,那麼我們在製作水煮蛋時有哪些講究呢?雞蛋煮的時間太久后是否會產生有害物質?

 

雞蛋煮時間久了是否會產生有害物質?

如果雞蛋煮久了,除了會影響口感外,還會有3點比較大的危害,但是不會產生有害物質。第一點就是營養價值下降,雞蛋中所富含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會隨著煮沸時間的增加而破壞流失。第二點是使不飽和脂肪酸氧化,雞蛋中富含亞油酸、花生四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在煮沸條件下,水溫都在100℃以上,此時隨著溫度的影響氧化反應加速,氧化的膽固醇可與人體細胞氧化及炎症反應增加等有關。第三點是雞蛋煮的越久,蛋黃表面會形成灰綠色的硫化亞鐵層,很難被人體吸收,蛋白質老化不僅味道不好,又影響消化吸收。

 

水煮蛋應怎樣製作?為什麼?

將新鮮表面無破損的雞蛋用清水洗凈后,涼水下鍋,等水煮沸3-5分鐘后,關火撈出放置,此時煮出來的雞蛋蛋白已完全凝固,蛋黃熟而不硬,質地軟嫩,顏色金黃,口感軟糯。國外煮雞蛋的鍋具(煮蛋器)外會標註3或5指的就是煮沸3分鐘或5分鐘,此時間內煮的水煮蛋不僅營養保存最完整,也能殺滅有害菌,所以最受大眾所喜愛。

總結

因此,最好的煮蛋時間是3-5分鐘,雞蛋煮久了雖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但是其口感下降,營養價值流失,對於我們的健康來說大打折扣,特別對於身體虛弱、需要大量補充蛋白質的病人、老人、孕婦和孩童來說,吃上可口有營養的水煮蛋對於其疾病恢復和身體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大家在製作時一定要嚴格把握時間,成為身邊親人的健康守護者。

#五一小長假# #闢謠# @頭條闢謠 @健康真相官 @頭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