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男子深夜突發 腦 出 血 離.世,醫生告.誡:睡前忌一件事,切 莫 忽 視
近日媒體報道,35歲的小商深夜突然暈倒,被送往了醫院。遺憾的是,檢查發現,是突發腦出血,出血量大,搶救無效離世。為何年紀輕輕,卻突然發病如此嚴重?原來與睡前一件事,密切相關。
根據家屬講述,小商平日里特別愛喝酒,而且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喝酒,喝醉后,直接倒頭就睡。小商的妻子經常勸他不要再喝酒,對身體不健康。可是小商根本聽不進去,依然每天睡前喝酒,說是習慣了,有助於睡眠。
為了這事倆人沒少吵架,事發前,也是因為小商在喝酒,愛人便說了他幾句。一開始,小商不還嘴,可突然間,小商吐字不清,本以為是喝多了,卻不料一頭栽倒在地,愛人叫了幾聲,發現不對勁,才撥打了120急救。
可怎麼也沒想到,是這樣的一個結局。
醫生告誡:睡前,最忌諱飲酒,切莫忽視
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組發布研究稱:飲酒是全世界範圍內導致中青年男性(15歲~49歲)死亡的頭號兇手。數據顯示,在全球每年因各種原因死亡的3200多萬人中,喝酒直接導致了280萬人的死亡。
喝酒為什麼會喝出腦出血?專家介紹,酒精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從而發生高血脂症或導致冠狀動脈硬化。血液中的脂質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腔變小引起高血壓,血壓升高有誘發腦出血的危險。而睡前喝酒,危害加倍,一定不要忽視。
這三個行為,也會誘發腦出血
01
熬夜
熬夜,會導致腎上腺素飆升,人也會疲勞緊張,會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管的壓力也會很大,加上久坐不動,血管受到壓迫,就易發生腦幹出血。
02
久坐
久坐后,突然起身,導致腦梗、腦溢血的病例,屢見不鮮。
長期久坐的人,血液循環會減緩,血液黏稠度增高,導致心肌收縮乏力,長期久坐的人,患腦出血、腦梗的可能性大大升高。
03
激動
情緒激動,是腦出血的又一誘因。
在一組病人中,有近25%的病人是因為生氣、情緒激動而導致腦出血。
這主要是由於情緒激動時心跳加快、血壓突然升高所致。
因此,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情緒起伏過大,保持穩定的情緒。
簡單2招 自測血管健康
其實,不管是腦出血、腦血栓,還是腦梗塞,其根本原因都是血管出現了問題,所以才會在一系列誘發因素下,引發嚴重疾病。
那麼,你的血管健康嗎?不妨自測一下。
自測一
雙手使勁握拳30s后鬆開,如果10s內手掌被血色充盈,預示血管較為健康,血管彈性較好;如果10s內沒有恢復紅潤,可能預示血管損傷。
自測二
以下12項中,你符合幾項?
1.最近情緒壓抑;
2.過於較真;
3.愛吃方便食品及餅乾、點心;
4.偏食肉類;
5.缺少體育鍛煉;
6.每天吸煙支數乘以煙齡,超過400;
7.爬樓梯時胸痛;
8.手足發涼、麻痹;
9.經常丟三落四;
10.血壓高;
11.膽固醇或血糖值高;
12.親屬中有人死於腦卒中、心臟病。
符合項數越多,血管年齡越大。符合其中的0~4項,血管年齡尚屬正常;符合5~7項,說明血管年齡比生理年齡大10歲;符合8~12項,說明血管年齡比生理年齡大20歲。
注意:以上自測結果僅供參考,實際血管健康狀況,以醫生判斷為準。
一旦身體出現3個異常,警惕腦出血
01 突然嚴重的頭痛
因為,腦出血是突發性的,而且,腦部神經密集,多餘的血液會一直擠壓腦部,壓迫到痛覺神經,從而發生嚴重的頭痛。
02 吞咽困難、視力問題
吞咽動作,都是由大腦控制的,腦出血時,這部分神經受影響,導致吞咽困難,視力是由動眼神經以及視神經控制,因此,眼球運動以及視力也會累積。
03 身體運動障礙
腦出血會導致身體失去平衡或協調困難,或難以理解別人說的話,說話困難或言語不清昏迷,嗜睡或無意識癲癇發作。
生活中,如何預防腦出血?
01 控制血壓,多飲茶
高血壓,是腦出血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一定要穩定血壓,除了要服用降壓藥以外,還可以喝點代茶飲。
研究發現,血壓高的人,喝點代茶飲,可降低腦中風的發生幾率。
茶葉,含有黃酮和生物鹼類,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從而改善血液粘稠狀態,降脂降壓,預防血栓的形成。
02 調節血脂,食用油,搭配吃
血脂異常,是導致腦出血的誘因之一。
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腦卒中的風險。
預防腦出血,要控制好血脂,食用油的選擇是關鍵。
食用油,搭配吃,攝足3種脂肪酸,可調節血脂平衡,保護心腦血管。
將橄欖油、大豆油、蘇子油,按照2:2:1的比例搭配,約25克~30克。
植物油的食用,最好搭配吃,平衡內體脂肪酸,改善血管、血脂健康,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03 調節飲食,管好嘴
油炸食物,含有較多的油脂,一旦攝入過多,會導致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增加腦出血的風險。
飲料中,大多含有大量的糖分,一旦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等,增加腦出血風險。
所以,想要預防腦出血,要注意飲食清淡一點,葷素搭配,遠離高油、高脂、高鹽等食物。
此外,還要注意主動喝水,補充體液,減少血液粘稠。
血管 小商 血脂 血液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台,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