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窩裡橫,外面慫」?教您幾招,搞定孩子兩面性格不用愁

周末帶著我家小溪到小區里玩,幾個孩子在一邊玩,我們幾個寶媽就站在一旁聊天。不一會,來了一個小男生,一把搶走了東東的玩具小火車,本擔心孩子會發生爭執打鬧起來,結果東東只是呆站在那看著那個搶他玩具的男孩,一句話也沒有。過了片刻他跑到媽媽身邊,委屈地躲進媽媽的懷裡。東東媽無奈地說:「哎,這孩子在家是霸王,怎麼一出來就變慫了呢!」

其實,很多孩子和東東一樣,在家耀武揚威,橫的很,一旦出了門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呢?

01.家長戰線不統一,為孩子「窩裡橫」提供條件

很多家庭里,孩子犯了錯,父母剛想批評,爺爺奶奶就站出來打掩護,認為孩子還小,家長犯不著跟孩子較勁。現在孩子小腦袋聰明的很,摸透了家長的心思,認為不論自己犯了什麼錯,總會有人替自己撐腰,所以可以放心大膽地在家裡犯熊。

我的小侄子就是這樣。每次去逛超市,看到玩具就走不動路,有些玩具家裡已經有很多件了,孩子還要買。被父母拒絕了就開始哭鬧,爺爺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軟了,立馬同意給孩子買。小朋友發現屢試不爽,於是「一哭二鬧三打滾」成了孩子對付大人的慣用伎倆。

家長育兒觀念不一致,戰線不統一,導致孩子在家裡變得愈加「橫向霸道」。

02.孩子缺少社交技能成為「外面慫」的主導因素

「自我中心」是幼兒普遍的發展特徵,他們通常是沉浸在自娛自樂的世界里,不太關心同伴在玩什麼。即使彼此接近,甚至分享了同一塊場地,也多數僅限於觀察一下彼此在做什麼,在遊戲中也依然沒有交集,不懂得合作、互助與分享。

正因如此,孩子往往缺少基本的社交技能,這也導致孩子會在接下來與其他孩子的交往中屢屢受挫,越來越害怕社交。當不順心時,孩子自然會選擇用逃避的方式來處理。

03.沒有原則的溺愛,成為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生長的土壤

有的孩子習慣了被溺愛,需要的東西總有家人早一步準備好,沒有學會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遇到問題家長總是沖在最前面,第一時間幫助解決,沒有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家長過度地保護,把所有潛在的困難都提前掃清,沒有培養出孩子應對挫折的勇氣。

沒有原則的溺愛造就了一個經不起風雨的溫室花朵。為了得到一樣東西可以撒潑打滾,家長照單全收,導致孩子在家裡越來越有恃無恐、驕橫跋扈。

一旦離開家,這些對家人很有效的方法頓時失去作用,孩子感到落差。再加上不具備處理問題的能力,面對陌生的群體,孩子會產生不安全感。這會讓孩子不願意接觸外界,害怕與陌生人相處,進而表現得越來越慫。

04.心理補償的需求,成為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導火線

有些成人在外面被領導批評了或是與同事產生了矛盾,不敢做聲,卻把情緒帶回家,發泄在家人身上。大人尚且如此,何況是孩子。

在家裡孩子感覺是安全的,他可以肆無忌憚地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是離開家以後,他可能會經歷欺凌,可能體會到不公和無奈,出於本能,他會蜷縮進父母的羽翼之下。

但是那些被壓抑的情緒從沒有消失,孩子急需尋找一個出口來釋放這些無處安放的情緒。那些對他順從的家庭成員,自然成了最合適的發泄對象。孩子通過在家裡宣洩,尋求一種心理的補償。

除了這些原因,孩子表現出「兩面性」還可能是因為對父母的效仿

有的父母在外面表現的唯唯諾諾,對待家人卻很嚴厲,表現出明顯的「兩面性」。在父母行為模式的影響下,孩子也會跟著學。

紀伯倫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是照見你真實模樣的鏡子。父母是帶領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個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這個世界在孩子心中的縮影,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

面對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問題,家長容易犯一些錯誤,導致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小心別踩了這些「坑」

01.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在心理學上稱之為「標籤效應」。當家長輕易地給孩子貼上「霸道」「窩裡橫」「遇事膽小」等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與之對應的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

如果家長不希望孩子真的變成「窩裡橫,外面慫」的人,請不要給孩子隨便貼上類似的標籤。家長在別人面前無意識的負面評價,反而會內化為孩子的自我認知。

02.不要把孩子強推出去

有的父母看孩子在外面表現的膽小害羞,心裡很急。為了讓孩子能快速融入社交,一味地把孩子推出去,讓他們被迫接觸陌生的環境和事物。這樣做只會加重孩子的膽怯,從心底產生對社交的反感和厭惡,嚴重的甚至讓孩子產生社交恐懼症。

朋友小君的女兒悅悅在外面比較害羞,每次出去,孩子都是站在一邊看其他小朋友玩。小君看著很著急,於是把悅悅朝孩子堆裡面推,邊推邊敦促悅悅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孩子嚇得直往後退,好長一段時間都不願意再出去玩。

面對孩子的社交問題,家長往往會表現地異常焦慮和擔憂,恨不得孩子立馬交到很多朋友。但是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準則,可能他們只是需要多一點緩衝和適應的時間。

03.不要過分指責孩子

有的孩子可能界限感比較強,外加有些慢熱,在不熟悉的環境會放不開。但是慢慢熟悉以後,這種拘謹的狀態就會得到緩解。

結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地對孩子一頓指責,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敏感,本可以消除的界限感再次被強化,逐漸消除的戒備心也重新被加強。

家長只有增強自己對孩子的包容度,才能讓孩子的壓力得以釋放,在陌生的環境里不至於太緊繃。

此外,孩子犯了錯,如果家長當著外人面對孩子進行嚴厲地指責,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長此以往,孩子做事情會缺乏自信,對自己也缺乏正確客觀的認識。

想要解決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家長究竟該怎麼做?

01.適度放開手,讓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過度保護下的孩子,家長通常會對他們限制比較多,這也阻礙了孩子能力的發展。孩子不可能永遠待在父母身邊,遲早要接受社會這個大熔爐的淬鍊,需要有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家長要學會後退一步,給與孩子充足的時間和機會,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帶領孩子多接觸一些新鮮事物,經歷一些小小的挫折,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適應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

鼓勵孩子學會表達自己,讓別人更好得理解自己的想法是社交的基礎,這樣才有能力爭取得到他人的共識。

02.給愛立規矩,做到統一戰線

有的家庭,父母在教育子女問題上「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事實證明,這種做法只會增加家庭成員的矛盾和衝突,也給了孩子鑽空子的機會。

關於教育的問題,家庭成員之間一定要統一戰線。如果存在分歧,可以召開家庭會議協商解決。在教育孩子事情上要分清主次關係,輔助者不要對主要負責者指手畫腳、橫加干涉,如果不認可對方的做法可以私下裡商量,不要當著孩子面。

有的家長不給孩子立規矩,美其名曰是為了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殊不知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缺乏邊界感,他們不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於是便用更多無理取鬧的任性行為,來試探父母的底線。

在一個家庭里,只有給愛立規矩,孩子才能體會到真正的自由。

03.傳授孩子與人交流的技巧,增強孩子的社會能力

用ICPS法,教會孩子社交技能:

ICPS法是人際認知問題解決的縮寫,它是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R.舒爾提出的,主要是指通過對話、遊戲和活動等獨特的方式教會孩子處理與他人之間的衝突,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並且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從而克服社交恐懼,增強社會能力。

·首先,教會孩子觀察行為之前和之後的區別,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會對他人產生影響的,激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

記得之前帶著孩子讀過一本名叫《生氣街》的繪本,講的是一個叫妞妞小女生,因為喜歡亂髮脾氣得罪了整條街的人,結果把這條街上的每個人都惹得很生氣。後來妞妞通過反思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開始學著主動和人打招呼,也學會了分享和樂於助人,漸漸地,這條街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每個人的臉上又看到了久違的笑容。

通過帶孩子讀這類繪本,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引導孩子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學會正確規範自己的行為。

另外,還可以通過字詞遊戲的形式展開,其中有六組重要的字詞:①是/不是、②和/或者、③一些/所有、④之前/之後、⑤現在/以後、⑥相同/不同。通過有意識地教會孩子使用這六組字詞,幫助孩子感受行為前後的變化,建立多種選擇的思維方式。

·其次,教會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方法一:看圖遊戲。在孩子看圖片或動畫片的時候,可以經常問問孩子,圖片中的人是什麼感覺?他的心情如何?比如佩奇和蘇茜在一起玩,忽視了旁邊喬治,喬治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

方法二:在生活中教孩子觀察他人的感受,讓孩子學會一些基本的情感辭彙,比如,開心、傷心、生氣、沮喪、鬱悶等。

方法三:討論感受。針對某件事情,和孩子討論一下他自己以及別人的感受。比如,孩子把爸爸的電腦弄壞了,看到爸爸回來,躲在一邊不敢說話。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媽媽可以問一下孩子現在是什麼感受?爸爸是什麼心情?從而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的行為,體會他人的感受。

·另外,最好教會孩子更多的高級的辭彙:

①合適/不合適、②如果/那麼、③可能/也許、④為什麼/因為、⑤公平/不公平。教孩子用這些詞語造句,孩子如果能夠熟練地使用這些高級辭彙,有利於他們更好地解決問題。

·然後,幫助孩子尋找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

角色扮演遊戲:

家長和孩子進行角色扮演,還原一下事情經過。比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家長可以扮演那個小朋友,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解決問題的辦法。

把每一次矛盾都當做一個找辦法遊戲來處理,那麼每一次的經歷都會成為孩子成長的階梯。

·當然,只有解決辦法是不夠的,家長還要教會孩子考慮每種行為的後果,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①教孩子用「之前」和「之後」的句式來描述事情的經過;

②和孩子一起編故事,家長可以創造一個故事開頭,讓孩子想象出多種故事結果;

③針對一件事情,和孩子一起想象各種可能的結果,用「如果……可能會發生……」句式進行描述。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孩子欺負了,有的家長會建議孩子打回去,或者跑去告訴老師,但是這些都是家長在解決問題,而不是孩子自己。

如果用ICPS方法,可以這樣做:

孩子:林小成打我。

家長:發生了什麼事?他為什麼打你?

孩子:他就是打了我!

家長:你意思是他無緣無故打你的嗎?(鼓勵孩子思考事情原因)

孩子:是我先打他的,因為他不讓我玩他的玩具。

家長:當你打林小成的時候,他會是什麼感覺?(引導孩子考慮他人感受)

孩子:應該很生氣。

家長:你知道他為什麼不讓你玩他的玩具嗎?(引導孩子理解他人的想法)

孩子:不知道。

家長:你怎樣才能知道?

孩子:我可以問他。

家長:那你去問他吧,看他願不願意告訴你。(鼓勵孩子搞清事實,發現問題)

當孩子了解原因后

孩子:他說我從來不讓他玩我的玩具。

家長:現在你明白他為什麼不讓你玩他的玩具了,你能想想自己怎麼做或怎麼說,他才會讓你玩他的玩具嗎?(鼓勵孩子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我可以不和他玩。

家長:如果你這樣做,可能會發生什麼?(引導孩子思考後果)

孩子:他可能不願意和我繼續做朋友了。

家長:你想讓他做你的朋友嗎?

孩子:想。

家長:你能想個不同的做法,讓他願意繼續和你做朋友嗎?(鼓勵孩子進一步思考)

孩子:我可以把玩具拿給他玩。

家長:這個辦法不錯,你為什麼不試試呢?

家長在用ICPS法幫助孩子提高社會能力的時候,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替孩子解決問題的慣性,相信孩子,他們天生具備解決問題的潛力。

·除了用ICPS法,還有一些具體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與人交流的技能。

家長可以邀請朋友或同事家差不多年齡的孩子來家裡做客。如果孩子表現出對某位小客人很感興趣,卻不知道如何開始,家長可以通過示範教給孩子常用的語言。比如:「你好,我叫***,你叫什麼名字?」「我們可以做朋友嗎?」「你願意和我一起玩嗎?」當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與其他小朋友逐漸熟絡起來,家長要適時退出。

除了孩子在出現衝突或矛盾的時候,可以再次示範處理問題的方法,其餘時間可以讓孩子自由互動。

漸漸地,可以把孩子帶到更加開放的公共場所,慢慢地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他們嘗試與不同的陌生人交流。

另外,家長可以利用幼兒園觀摩的機會,觀察孩子的表現,和老師進行細緻的溝通。請老師在平常的活動中,多鼓勵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互助、分享與合作,給孩子分配更多的任務或更重要的角色,鍛煉孩子的膽量和勇氣。

一開始,孩子在外面可能只是站在一旁看別的小朋友玩,還不願意主動交流,家長切莫心急,其實觀察模仿也是一種學習。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玩,多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以身作則,不論在家還是在外,都要做到表裡如一,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