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痛得我睡不著覺」,11歲男孩確診骨癌,警惕2個早期癥狀
他叫蔡炫安,大家都叫他安仔。
如果沒有這場病,他本該和所有11歲的少年一樣,在操場和同學打籃球,在教室安心地學習。
但因為骨癌,他永遠地失去了左手。
失去左臂的安仔,更願意躺在病床上一邊吃零食、一邊打遊戲。
而安仔喜歡玩遊戲,是有原因的:
如果非要出門,他會把外套空蕩蕩的袖管捏出點形狀,塞進口袋,走路也會走在媽媽的右側,讓自己看起來「正常」一點。
三個月後,安仔的病情進一步惡化,被緊急送進醫院。
再一次從死亡邊緣被拉回來,他躺在床上呼吸困難,這個看似堅強樂觀的11歲男孩終於崩潰了:
「骨頭痛得我睡不著覺……」
「我已經是極限了,真的是極限了……」
「我真的沒有辦法在醫院待下去……」
他也會用微弱的聲音對媽媽說,「媽媽,我頂不住了怎麼辦……」說的同時,他還不忘緩緩抬手,擦掉媽媽流下的淚。
彌留之際,安仔看著媽媽的手機鏡頭,說了2句話。
第一句話是:「媽媽你辛苦了。」
第二句話是:「媽媽,寶貝永遠愛你。」
看到安仔的遭遇,讓人心疼不已。哪怕安仔堅強、樂觀,最終也是戰勝不了骨癌的折磨。
骨癌真的那麼可怕嗎?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折磨人,讓人痛不欲生。
骨癌是怎麼折磨人的?
骨癌又稱之為惡性骨腫瘤,這是一種極可怕的癌症,這要是因為其複發率高、擴散率高、惡性程度大、治療難度也很大。
骨癌是威脅兒童的惡疾,發病率占兒童腫瘤的15%~20%,其中最常見的骨肉瘤大多發生在10~20歲的孩子身上。當孩子不幸被確診為骨癌,他們一生就不得不整日與藥物、手術為伴,受盡疾病的折磨。
骨癌癥狀與生長痛很接近
在日常生活中,骨癌往往會被家長忽略。
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副主委、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腫瘤科主任沈靖南教授指出,孩子在青春期時正是骨骼快速生長期,而患兒家長常誤將夜晚發作的腫瘤痛當成「生長痛」。
很多家長會把關節腫脹當作運動扭傷,然後就會自行購買一些活血化瘀的膏藥來貼,殊不知這反而會促進腫瘤的生長。也正是因為家長這些認識誤區,超過一半的患兒在就診時,骨癌病情已經到達了中晚期。
其實,只要家長細心觀察,生長痛和骨癌還是很容易區分出來的。
一般孩子在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出現的疼痛,是生長痛的表現。在沒有外傷、沒有紅腫、沒有壓痛的情況下,活動時感到疼痛也是正常的,這主要是由於活動量過大所致的,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而骨癌在早期往往沒有十分明顯的癥狀,早期可能會出現輕微疼痛感,疼痛會持續加重,哪怕是採取一般的藥物和物理治療也無法緩解。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骨癌還會出現局部腫脹,甚至腫塊的表面會出現畸形。
除此之外,在骨癌發展至晚期時,還會出現病理性骨折、神經疼痛、消瘦、乏力、夜晚四肢疼痛等癥狀。
目前骨癌可以怎麼治療?
雖然骨癌很可怕,但也不能放棄治療。目前治療骨癌的方法有手術治療、化療、中藥醫學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等。
不管採取哪種治療方法,都需要到正規醫院聽取醫生的建議,根據自身病情選擇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法。只有這樣做才能盡量控制病情,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對於患有骨癌的人而言,活著就是支撐自己抗癌的精神支柱。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好,哪怕備受折磨,也無比希望在人間多活一會。因此,希望每位骨癌患者都能夠戰勝骨癌,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