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葷、吃肉,不是源於營養夠不夠,根源在於人性對肉慾的貪婪
不講「營養」講什麼?
首先,傳統中醫的角度,基本上沒有「營養」的概念。自古中國人都不講「營養」,而只會講食物夠不夠豐富、是否充足、夠不夠飽、好不好吃……
營養學是近代西醫學的附帶產物,隨著微觀還原論研究的發展,能夠分析每一種東西的「成分」,這就叫作營養了。古代無法做這種「分析」,就無法從這個角度討論問題了。
古代飲食不講「營養」的話,還可以講什麼?
中醫更強調另一個問題,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叫「吸收」能力,古代中醫則叫「受納運化」。
試想看,就算是在現代,很多在農村生活的人,飲食哪裡有這麼講究?哪裡按照營養學來選擇食物?他們就是種出什麼了,就吃什麼吧;
又例如古代的人,肯定沒有營養學的概念吧,他們怎麼吃飯的?就是好吃的就吃吧,盡量選擇能找到、喜歡好吃的食物,哪裡會想這個食物含有什麼成份?
從中醫和傳統中國文化的角度看,更重視「內在」自身的修養。這就好像學習那樣,比如像「填鴨式教育」那樣,天天給你灌輸大量有益知識,可是學生本身接受不了、或者知識程度未夠,那麼如何花錢去上課補習也沒用;
但是,假如學生本身非常聰明勤奮,即使你在窮困的農村山區,沒有很好的教育環境,你也可以學有所成。
「素食不夠營養」的問題來自「推卸責任」
說到這兒,或許大家也明白中醫怎麼看「素食夠不夠營養」這個問題了。「營養」是外來的東西,而中醫更強調人本身能否「吸收」營養,而不太在意營養本身。
假如身體健康,清茶淡飯也足夠養生,假如身體本身不好,那麼補的下去都沒用。這也是中醫有說「虛不受補」的說法,身體虛弱吃什麼都未必能夠補上。
不是這樣嗎?很多長壽老人,其實飲食也是相當隨便簡單;又或者深山裡面的和尚,吃飯也極其清淡,還不是健康的生存著?
素食夠不夠營養,中醫從根本處就不這樣提問,而是反問:「你身體是否健康,能夠吸收足夠營養?」一個人夠不夠營養,中醫不把責任交給食物,而更著重自身健康與否。
這是中西醫學文化的差異。舉例說,例如西醫上的甲狀腺病,西醫比較傾向於用「碘質」吸收得太過或缺乏來解釋這種病,與沿海地區或內陸地區生活,食物含碘太過或太少有關。
中醫則不這樣看問題,不會單純用外在因素來解釋疾病,例如同樣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人們的飲食習慣相約,但為什麼有人會得大頸泡,有人不得?中醫更傾向於從自身去找尋答案,例如這一種病,就多與自身的情志、體質因素有關。
中醫不講營養講味道
再進一步討論,中醫不講「營養」,但是講「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是各種食物的基本味道,人人都吃,中醫認為「過猶不及」,五味都可以吃,只要不太過就行。
假如是身體不健康了,則可以從五味的角度上,建議特別側重吃某一些方面的飲食,以幫助身體調整回正常狀態。
從這個角度看,五味的飲食調養,也是強調需要按個體的情況提出建議,這是中醫強調「內在因素」的飲食養生特點。
但是,傳統中醫沒有說,必須要每一頓飯五味俱全。五味不等於「五種營養」,現在有一些養生書強調每一頓飯都要吃「五味」食物、「五色」食物,其實中醫沒有這樣的嚴格要求。
再高層次一點說,中醫養生提倡飲食宜「清淡」,五味都不要濃烈,樸素簡單就是長壽的飲食方式了。
越是擔心不夠 則越不夠營養!
有些人剛開始吃素,只要身體出現一些小毛病,都會怪罪素食不夠營養所致。在這裡想指出一種現象——「越擔心素食不夠營養的人,則越容易出現不夠營養」;
相反,假如不擔心自己營養不夠的人,則沒有這種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裡嘗試用中醫的角度作一回答。
在飲食上,中醫強調「脾胃」關係,但很多人未必知道「脾胃」兩者各自做什麼工作。(中醫的脾胃,與西醫解剖學的脾臟胃髒的臟器概念完全不同呢。)
在中醫來看,「胃」是負責「腐熟水谷」的,就好像一個鍋一樣,當食物進入腸胃裡面了,胃就負責將食物「變熟」,變化成為「水谷精微」,通俗一點講就是變成人體的「氣血」、「營養」了。
但是,胃產生了這些氣血、營養以後,要帶去周身才行,那就需要「脾」的幫助。《黃帝內經》指說「脾氣散精」,脾是負責將胃所產生的精氣、氣血、營養,輸送到全身去,負責運輸、疏通的工作。
換句話說,脾和胃的關係,用現在的話來說,有點像「消化」和「吸收」兩方面的功能,胃負責消化食物,而脾幫助周身去吸收。
重點來了,一個人經常擔心的話,原來會影響整個「吸收」能力!在《黃帝內經》有兩句話說:「思傷脾」,思為何會傷脾呢?就是另一句話解釋了「思則氣結」。就好像一個人很集中的想事情時,人的呼吸就不暢順,身體凝注不活動了。
當一個人常常思慮過多,則使「脾氣散精」的功能受阻,就是說,儘管胃的消化能力沒有問題,但是脾幫助疏通氣血的能力受阻了,脾氣不能將氣血帶到全身去,那麼自然吸收受阻,造成「不夠營養」的問題。
中醫上說,這就叫「胃不虛而脾虛」、「虛不受補」,或者現代的話可以說「能消化但不能吸收」。
總而言之,一個容易擔心、思慮的人,開始吃素往往就會更加憂心忡忡、思前想後,後來造成營養不良,就怪責素食不好。其實,這本身未必是食物的問題,而只是吃素這個選擇反而加重了自己的思慮而已,實際根本原因在於自信不足。
成語說「心廣體胖」,如不擔心吃素不夠營養的人,其實吃飯生活都很隨便,儘管吃得少也容易長胖。從這個角度看,擔心是沒用的,越是擔心素食不夠營養,則真的會越不夠營養!
素食不單是飲食問題,素食講求樸素、內心清凈。其實我們心想什麼,與飲食健康有密切關係。
愛吃葷、吃肉,不是源於營養夠不夠,根源在於人性對肉慾的貪婪!如果葷菜肉食和素菜的口感味道倒過來,大家會選擇哪個?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怎麼吃素才健康?
自然法則
______
除了知道幾大類食物還不夠,每一類食物還有很多種類,究竟如何選擇?有三個角度最值得留意,是中醫經常強調的:因時、因地、因人「三因制宜」——
☉ 因時:吃當時(當造)、當季食物
每一個季節所生產的食物,反映了該食物能夠適應該氣候特點,也能夠幫助人們適應四時變化。例如夏季酷熱之時,就是最多水嫩瓜果成熟的時候;
各種水果,夏季吃西瓜能消暑解渴、秋季吃雪梨能夠滋陰潤燥、冬春吃橘子橙子性溫祛寒,這些本身都是自然界中對身體好的飲食方法。
假如吃了反季節食物,冬天吃西瓜、夏天吃橘子,那就未必健康了。選擇當季的食物,其實很簡單,往往在菜市場裡面,最便宜、最多的就是當季的了。
食物當然是新鮮的最好,盡量少吃包裝加工、冷藏「保鮮」的食品。雖然食物在一定的限期之內是可以食用,但是未必代表食物在最佳狀態。
最優質的食物,當然是剛剛收割下來最新鮮了,剛收割的蔬菜,比等上一天再吃,新鮮程度顯然不同了,味覺靈敏的人往往能夠吃出食物的鮮嫩味道區別呢。
☉ 因地:吃當地、本地、非進口食物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強調要吃本地生產的食物,其實跟上述吃「當季」的意思相同。在該季節能夠生產出來的食物,也是指在自己生活範圍內的季節吧,假如北半球的人吃了南半球的食物,季節就是倒過來了。
其實,食物生產越是靠近我們生活的地區,就是人類跟食物所生長的氣候環境相近,食物就更適合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隻猴子,牠一輩子就只能夠在自己生活範圍裡面找水果吃,而無法坐車去別的地方,其實所有動物都是一樣。
除此以外,外來食品必須經過運輸,運輸過程食物已經不夠新鮮了,或者需要經過加工添加,食物經過運輸也增加了環境污染,增加成本,這都是沒必要的。
☉ 因人:視乎個體體質來吃
個體質飲食的問題,在中醫學上非常重視,按每一個人的需要來吃,比上述兩點更重要。例如有些人身體寒涼,就算夏季吃西瓜也可以不舒服;平素容易上火的人,冬季吃橘子也可以上火。
當然,這並非因時、因地的飲食方式出了問題,而是身體不健康的時候,就更要注重自己的體質差異,健康的時候就可以隨便一些。
就像一個人思考時,假如內心繁雜、情緒不穩,往往作出錯誤決定;當我們內心平靜,才能夠做到最佳抉擇。
人選擇食物也是一樣,需要身體清凈、味覺清淡的時候,才能夠選擇最適合的食物。這就需要在素食、不吃肉蛋奶,飲食清淡一段時間之後,身體乾淨了,自然能夠恢復這種尋找食物的智慧。
回歸自然簡樸的飲食
______
想想自然界動物是怎樣吃東西的?還有一些值得參考的飲食技巧:
☉ 盡量吃整全的食物
例如一個蘋果,不用削皮切塊,整個吃是更富有營養,假如榨汁了,某些營養就會流失。吃整全食物的態度,等於在做飯時盡量要少加工,假如一頓飯要做很長時間,工序複雜,這未必是好事。
☉ 不吃有添加劑、基因改造食品
因為這些都「不自然」,這方面主要從購買食物的標顯上能夠看到,假如食物上沒有標籤就很難判斷了。更安全的選擇,最好是購買「有機食品」,有機的意思就是按照自然的方法耕種出來的食物,一般需要經過認證,具有相關標籤顯示。
☉ 多在家裡做飯
有做飯經驗的人都明白,自己到菜市場,都會挑最好的食材,不好的不會買,但是我們到餐廳吃飯的時候則不然,往往食材的好壞就沒法控制,有無添加甚麼東西、是否新鮮、是否用了基因改造的食物,就都完全忘記了。自己做飯,是解決各種黑心食物問題的最佳方法。
飲食健康不單在於食物
______
謹記一個人的健康,除了食物選擇,吃的方法也十分重要!例如:
一邊吃飯的時候,要專心的吃飯,不要一邊吃飯一邊聊天看電視做功課,這都會影響消化健康;
吃飯的時候要用舌頭感覺到食物的味道,假如精神轉移了想別的東西,容易會食而無味,消化無益;
吃東西是要仔細嘴嚼,慢慢吞下,不要囫圇吞棗;不吃燙熱或冰凍的食物,不妨用手試試看,手指也覺得熱的,當然喉嚨更不能承受;
吃飯時候一般不喝水,或者只在口渴的時候喝一些,喝水的話盡量選擇濃湯;
在情緒不好生氣的時候、生病的時候不要吃飯,或少吃一些,飲食強調清淡;
在肚子餓的時候才吃飯,不飢不吃,吃飯時候不過飽,常保三分飢餓感,是長壽的飲食方式。
吃的方法,很多時比食物本身更為重要!好些人就算吃很多東西,但身體總是胖不起來,這就往往跟這個人自身的性情與飲食方式有關了。
吃素也要營養均衡
______
保證人體健康必須從飲食中攝入的物質:
1. 蛋白質、脂肪和醣類這三大營養素是比較不用擔心缺乏的。「如何攝取蛋白質」是人們比較關心的,事實上,豆類、穀類、堅果類都含有蛋白質根本不須擔心。
2. 純素食者應該重視鈣的補充,每天吃一碗黑芝麻糊、每天至少吃一次深綠色葉菜,每餐都要有一種豆製品,就可以比葷食者更不用擔心鈣不足的問題。
另外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來自牛奶、乳酪,純素者比較容易缺乏。不過人體自身會製造維D,前提是」曬太陽「,曬太陽合適時間是早上10點之前,下午4-5點。
3. 「只有吃肉才不會貧血」這是一個大誤區, 素食者多吃莧菜、紅鳳菜、菠菜、青江菜等高鐵蔬菜;而且維生素C可以幫助植物性鐵的吸收,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比如橙子等一起吃效果更好。
4. 健康吃素需要堅持幾下原則:食物種類多樣化;多吃新鮮的當季的水果蔬菜;少油、少鹽、少糖的基本飲食原則。
最後提醒大家一下,吃素會」餓得快「並不是因為素食沒有營養,而是因為素食比肉食更好消化,身體吸收的比較快。按照以上建議吃上一段時間的素食,大家就會感覺身輕體健,神清氣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