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需要鼓勵!那些從小被挖苦和貶低的孩子,長大後有都5個特徵…別讓孩子失去自信
我們上一代乃至這一代父母,習慣以『貶低』表達期望,以『挖苦』以示鼓勵。
綜藝《少年說》中,一個女孩站在講台哭著大聲控訴自己的媽媽:
「你怎麼總是拿我跟其他同學比較,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都看不到?」
媽媽在台下冷冷地回答:「其實我一直在不斷打擊你,以你的性格,不打擊會飄。」
時至今日還是有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是否定孩子,
就像上面那位媽媽一樣,這些父母的教育理念為:
誇獎=驕傲,驕傲會使人落後。
挖苦=批評,批評才能讓人進步。
所以,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少會表達肯定和讚美,
而是不斷貶低、挖苦、批評。於是:
「3歲看大,7歲看老,早就知道你不是這塊料」
「我早看出來了,你不行」
「你看誰誰家的XXX,你連人家的一半都趕不上」
「還不如去要飯」 他們認定,這樣孩子長大後才能成大事、有出息。
而事實呢?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
下面是收集了大量信息,整理出了在「挖苦」
的原生家庭下長大的孩子他們的一些共同特點……
1.總是想太多
從小到大,他們做什麼事都小心翼翼,生怕出錯。
無論是學習上還是工作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高興,
而是不停反思,反省自己還在哪裡做得不夠好,努力找出自己的漏洞,
陷入無限否認自己的死循環。
2.感覺自己不值得愛,也不相信愛
害怕感情,害怕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始一段新的關係。
他們安全感薄弱,不敢相信別人的愛意。
總是覺得自己不值得,沒什麼吸引別人的地方,哪怕長相出眾,
仍然反感鏡頭,認為別人的認可只是虛偽的誇讚。
被別人追求,或者收到了別人的愛意,將會進入新一輪自我否定:
3.沒有安全感——永遠害怕被拋棄
永遠不會有被需求感,隨時做好被放棄的準備。
但做事卻總希望得到讚揚甚至回報,因為強烈需要被認同感;
心理沒有安全感,性格沒有個性,別人說自己哪裡不好就試著去改正,
別人說自己哪裡好就努力變得更好,一直依賴別人的看法
以至於沒有獨立思想,是一個外向的孤獨患者。
4.極度自卑
做事唯唯諾諾,很多事情想要爭取卻又怕失敗、怕被人否定,所以不敢嘗試。
這種自卑還體現於,極度在意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
有事情出錯永遠都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
「很自卑,在人際交往方面有逃避傾向,
很要好的朋友隔了長假再回校會不敢先跟她說話,
因為害怕得不到熱情的回應,看到朋友跟別人說悄悄話
會有強烈的孤獨感」
5.取悅別人
無論在家裡、學校、工作中,永遠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試圖取悅他人。
認真思考每一個人說出口的話是否對於自己有所指,
對自己說出口的話都要細細琢磨,是否會引起他人的不適與反感。
如果實在沒想好,那便選擇沉默。
而即便如此,也會再三反思自己剛剛說的話是否真的妥帖。
父母可能沒有虐待孩子,沒有打罵孩子,甚至打心眼裡也真的是為了孩子好。
但是他們一天一天帶給孩子的負面情緒,一次又一次帶給孩子的否定與不屑,
讓孩子從小就活得小心翼翼,踮起腳尖,被迫成為父母情緒的照顧者。
那些在「貶低」和「挖苦」中長大的孩子們啊,
要記住你們始終被這個世界愛著,也值得所有人愛。
永遠不要妄自菲薄,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