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時3種「壞習慣」,説明超級愛媽媽,還很聰明!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長輩,都會特別寵愛這個新生寶寶,但你有沒有發現,無論多小的寶寶好像只獨愛媽媽一人,有時真令爸爸等人又羨慕又嫉妒。
其實,這並非只是你家寶寶如此「偏心」,幾乎所有人家的孩子都是這樣。他們不但吃奶時找媽媽,睡覺時找媽媽,就連平時玩耍或無聊都要有媽媽的陪伴,即使媽媽很累想要躲避一會「清閒」,也會被寶寶吵著找,真可謂是甜蜜的負擔。
一、寶寶睡覺時三個煩人的「怪癖」,卻是愛媽媽的表現
1、睡覺時必須摸著媽媽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處於「完全自戀期」,他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甚至可以主宰世界,進而理所應當地認為媽媽是自己的,媽媽身上的部位也是自己的。
當孩子漸漸長大,白天和媽媽分離,從親喂到斷奶,他們需要從「完全依戀」走向獨立,晚上睡覺摸媽媽的手、頭髮、嘴巴、鼻子等這些動作,變成了孩子從完全依戀到獨立的「過渡性客體」,讓自己快速進入睡眠狀態。
與其說「摸媽媽」是一種怪癖,不如說是天生對媽媽的愛、不捨得媽媽的表現,如果媽媽受影響嚴重,可以試著幫助孩子轉換其他方法入睡,如撫觸、聽音樂、使用觸覺刷、玩偶陪睡等。
2、入睡前需要抱著媽媽的衣物
柳丁兩歲了,斷奶後每次睡覺前他總會喊「媽媽,手、手」。如果不及時將手遞過去,他就會急著地用小手到處去找我的手,找到後便緊緊抓到他的小肚子上放好。
有一天收拾衣物,不小心將自己的一雙襪子忘在了床上,那天柳丁睡覺前抓到了這雙襪子,小傢伙居然抓著襪子就睡著了。從此以後他多了一個需求,每次入睡前都會喊「襪子襪子」,漸漸我的手被解放了出來。
後來瞭解到,這雙襪子起到的作用和媽媽的手是相同的,都能起到安撫和自我安慰的作用。不過每個寶寶的安撫物並不相同,有的喜歡媽媽的睡衣,有的喜歡抱著一條毯子睡覺,還有的是一個毛絨玩具,抱著它們孩子很快就能睡著。
媽媽的物品伴有媽媽的味道,孩子睡前緊緊攥在手心裡或者抱在懷裡,就會和這個安撫物建立起一種緊密的聯繫,幫助孩子們順利度過分離期,起到安撫緊張、憤怒或焦慮等負面情緒的作用。
3、非要睡在父母中間,並希望媽媽面向自己
很多寶媽也很苦惱這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寶寶,每次睡覺的時候都必須睡在爸爸媽媽中間,特別是男孩。如果把孩子放在一邊,孩子又會強行跑到父母中間才能安心入睡。
但這還不是讓寶媽嫌棄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孩子必須讓寶媽轉到自己這邊來才能安心睡著,如果寶媽沒有轉過來,寶寶可能還會哭鬧,這讓寶爸感覺尷尬不已,好像自己才是多餘的那一個。
二、想讓寶寶好好睡覺,媽媽得做好這幾步
1.讓寶寶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
寶寶是不斷生長發育的,所以作為寶媽,就要抓住每一個成長階段,特別是注意睡覺的時段,這是正是生長激素分泌比較旺盛的時期。所以不要讓孩子熬夜睡得太晚,通常在十點之前睡著,那麼在十點左右的時候寶寶所分泌的生長激素就會達到一個高值。
2.不要逼著或嚇唬孩子去睡覺
很多家長看著孩子不睡覺就非常著急,就想盡辦法強迫著孩子去睡覺或者嚇唬孩子睡覺。比如「再不趕快就睡,一會兒就有壞人把你帶走!」「快點睡!不然大野狼會把你吃掉!」
睡覺本來是一件讓人休息、放鬆、緩解疲勞的事情,也是人的正常需求,但是家長要是逼著孩子睡覺的話,那麼就會讓孩子害怕睡覺,甚至對睡覺產生抵觸,這樣會讓孩子越來越難入睡。
當寶寶睡覺出現怪癖時,
寶媽不用擔心,這正是愛媽媽的表現。
但是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對於帶著孩子一起睡的方式,並不建議!且對孩子未來獨立的能力有相當大的影響,而從小單獨睡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比小時候經常黏著父母一起睡覺的孩子,更優秀還更獨立。
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如果媽媽實在不放心孩子自己睡覺的話,可以試著在孩子斷奶後,給寶寶放置一張安全的嬰兒床,可以避免父母翻身時壓到寶寶,同時也可以訓練孩子獨立睡覺。
希望在家長的引導下,
孩子能夠乖乖入睡、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