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冤枉的猛將,文武全才卻被寫成平庸之輩,曾差點除掉司馬懿

三國有句盛行一時的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從字面上看,蜀國一個年輕的大將也沒有,只能讓廖化這樣的將領當作先鋒,領兵去往前線沖鋒陷陣,講述了諸葛亮走後蜀國無大將的現狀。事實上並非如此,而廖化也成為了三國最冤枉的猛將,文武全才卻被寫成平庸之輩。

眾所周知,廖化起初是山賊出身,當年關羽千里走單騎之時,在路途之中,巧遇廖化,而廖化呢,雖然是山賊,但早就聽聞關羽的忠義,一心想投入關羽的門下。關羽因為嫌棄廖化的出身,而且當時確實不太方便,於是就拒絕了廖化進入關羽軍中的請求。

盡管如此,在關於成為荊州主將之時,廖化也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機遇,做起了關羽的主簿。他做事情極其認真仔細,遇到惡戰和難事,從不推三阻四,而是敢於承擔,以至於一貫心高氣傲的上司關羽也慢慢地開始喜歡他、重用他。關羽戰龐德時,獨自率兵攻打樊城的是廖化。

關羽被困麥城時,被派沖出重圍請救兵的也是廖化,足見廖化的可用和勇敢。 而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被拿下之後,廖化亦歸入孫吳。廖化思念漢主劉備,於是詐4,當時人們信以為真,廖化趁機帶著母親晝夜西行,奔赴蜀漢。足以見其忠義和謀略。

劉備當時集中大軍一看到廖化回來,非常開心,馬上任命他為宜都郡太守。隨后隨劉備進軍至夷道縣猇亭,又拜廖化為別督,與陸遜率領的吳軍相對峙。然上天又一次作弄了他,同年閏六月,陸遜一把大火,劉備軍敗託孤白底城,廖化跟隨敗軍退回了蜀中。此時的他,是多麼渴望再次有機會大展身手。

后來劉備去世后,他追隨諸葛亮北伐,廖化一生都在北伐事業之中,跟著諸葛亮姜維等等,直到最後蜀漢滅之。據史書記載,公元238年,廖化還曾擊破魏國南安太守游奕,除掉廣魏太守王贇。事實證明他不是平庸之輩。要知道他當年可是差點除掉司馬懿。

 

書中寫道司馬懿被張翼、廖化一陣打敗,匹馬單槍,望密林間而走。張翼收住后軍,廖化當先追趕。看看趕上,懿著慌,繞樹而轉。化一刀砍去,正砍在樹上;及拔出刀時,懿已走出林外。廖化隨后趕出,卻不知去向,但見樹林之東,落下金盔一個。廖化取盔捎在馬上,一直望東追趕。

司馬懿長期帶兵打仗,肯定有一定的武力,否則,兵敗時怎麼能自保?就像劉備一樣,沒有一定的武力,怎麼能在危險時刻脫身?不僅如此,我們知道司馬懿還是諸葛亮的第一對手,他的能力絕對不容小覷,而廖化卻是射下了其頭盔,差點除掉司馬懿,足以顯見他的實力。

諸葛亮去世后,姜維遵從諸葛亮的遺願繼續北伐。公元259年,廖化升為右車騎將軍,此時正是姜維主持北伐最激烈的時機,然而此時廖化已將近75歲,如此高齡還要馳騁戰場,所以才由此就衍生出一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並非是指其的武力不行。

縱觀廖化一生,先後跟著關羽、諸葛亮、姜維南征北戰,屢立戰功,以勇敢果斷著稱,最後官封至右車騎將軍。在三國時就有「前有王、句,後有張、廖」之譽。王是王平,句是句扶,張為張翼,廖就是指的廖化。廖化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是一位叱吒疆場的三國英雄,絕非平庸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