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我不想讀書了...」12歲小男孩「靠打遊戲」狂賺200萬 父母讓他輟學「如今活成了這樣」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爸媽,我不想讀書了,我想靠打遊戲掙錢!」2015年,12歲男孩靠遊戲比賽、掙了5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224萬),父母親決定讓他輟學、專心打遊戲,多年過去結果如何?


「你們看我現在做直播,一個月可以掙3萬塊人民幣(約新台幣13萬)」,左佳成義正言辭地說。他的爸媽想了想,孩子只讀到了小學五年級,就可以月入3萬,不想讀就不讀吧。就這樣,12歲的左佳成連小學都沒讀完,就和直播平台簽約,開始在網路直播打遊戲,而他的遊戲技術、確實很出色。總有許多遊戲大神和他組隊,他的直播間也人氣滿滿,這讓左佳成感覺輟學的決定非常明智。


其實,左佳成的學習成績不錯,雖不是名列前茅,也屬於中上游,可是當他接觸到了遊戲後,他的心思都花在遊戲上、漸漸荒廢了學業。父母也勸阻過他,說學習才有出路,天天打遊戲能有什麼出息,然而,當他告訴父母,直播打遊戲可以月入3萬,還有額外提成,父母也不求他學習了。


就這樣,他每天直播12個小時打遊戲,身體尚未發育成熟、遲早受不了,更重要的是,他小學沒讀完,不僅欠缺豐富的知識,在待人接物方面也顯得不足...每次遊戲打輸,就能聽見他的辱罵和抱怨,直播間的觀眾們覺得不適,紛紛退出了直播間。幾年過後,各大直播平台崛起發展,左佳成輾轉去了新的平台,卻不像之前那樣受歡迎,熱度也漸漸消失。難以回復的人氣和粉絲,讓他的收入越來越少,最終宣布停播。


可是,他當遊戲主播這麼久,學習已經徹底荒廢,他的父母也被這些年兒子賺取的金錢、蒙蔽了雙眼,沒有及時發現他的問題,也沒有進行該有的教育,導致他的個性囂張跋扈、自以為是。作家珍妮·艾里姆說過一句話:「孩子身上的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很大程度在於父母。古時候,一戶人家生下了兒子,非常溺愛。某天,他跟著母親去集市趕集,趁賣針線的貨郎不注意,偷了一根針。回家後,母親知道了這件事,非但沒有責怪他,還連連誇獎道:「兒啊,你簡直太能幹了!」還有次,他從鄰居家偷布料,鄰居上門要他道歉,母親卻說:「拿點東西怎麼了,他還是個孩子,你和孩子較什麼勁啊。」


就這樣,在母親的「支持」下,他的偷竊行為越來越放肆,偷的東西越來越貴。終於有天,他因為偷錢、被判了死刑。臨刑前,他想和母親說最後一句話,當母親將耳朵湊到他嘴前時,他狠狠咬了下去。他說:「若是妳在我最開始偷針時,就打我一頓,好好教我,我也不至於變成今天這樣,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我恨你…」這就是「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


恰巧應了心理學「海恩法則」揭示的道理: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問題孩子不是一天出現的,而是在父母的一次次放任與溺愛中形成。沒有正確三觀的孩子,就像沒有剎車的汽車,即使能短暫行駛,遲早會車毀人亡。


正如《管教的勇氣》一書所說:「教養孩子最幸運的事情就是,小時給他『扎針』,長大給他『翅膀』。」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好孩子都是管出來的。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小時候,儘早立好規矩,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


1、嚴立規矩,確定底線。

小到日常生活、讀書學習,例如公共場合切勿喧嘩、作業一定要按時完成;大到遵紀守法、愛國愛家,立規矩要趁早,惡習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


2、堅定執行,嚴格監督。

確立好規矩,最難的就是執行。家長一定要「狠心」,不要因為孩子撒嬌或耍賴,就心軟妥協,也不要因為怕麻煩失去耐心、敷衍了事。


3、適當懲戒,培養敬畏之心。

口頭上的批評如過眼雲煙,很快就忘了,只有切身體會到違反規矩造成的後果,孩子們才能真正敬畏規矩、遵守規矩。


教育家劉墉有一對兒女,兒子劉軒,哈佛大學博士,茱莉亞音樂學院高材生;女兒劉倚帆,14歲獲得美國「總統獎」,以第一名成績考入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談起育兒經驗,劉墉直言:「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陪伴,從兒童期到青春期,都要陪孩子們共享快樂時光,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成長。」兒子初到美國時不適應,常被其他孩子嘲笑,變得很內向。


他就帶著兒子到野外,抓蟲子、種菜,做些體力活,還會和兒子比跳遠、跑步、投球等,在他的鼓勵下,兒子逐漸變得開朗,也敢於和同齡人交流。而在陪伴女兒時,他就更溫柔了。他會給女兒化妝,一起玩過家家,給娃娃吹頭髮;女兒練小提琴,他就當樂譜架舉著樂譜;為了培養女兒的學習興趣,還會帶著她做科學實驗…在父親的陪伴下,兩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獨立、樂觀、自信的性格。


作家饒雪漫說:「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不過是不同方式的陪伴。」高品質的陪伴,不僅讓孩子充滿安全感和幸福感,也對他們的個性養成以及未來的人生選擇、有著重要的影響。


參考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