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爭史:中國對外最恥辱的一仗 3萬精銳對8千雜牌,死傷數千殺敵5人

從明末開始,中國就開始了和西方列強較量。自鴉片戰爭之後,這種較量變得極為頻繁。

但遺憾的是,尤其是1840年之後,清朝軍隊表現讓人失望,甚至打出了一場最恥辱的戰爭,這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八里橋之戰。


八里橋,橫跨運河,17世紀建造,石料單孔橋,距京師8公里,由通州入北京城的咽喉要地。

14968826646641.jpg

僧格林沁


雙方兵力將軍對比

清軍兵力:3萬滿蒙八旗精銳,其中蒙古精銳騎兵1萬人。

清軍將軍:僧格林沁,伊勒東阿,成保等,皆是滿蒙名將。

後勤補給:清軍家門口作戰,隨時可以補充。

英法兵力:8千餘人,英法各4千人,其中有大量英國殖民地印度士兵,可謂雜牌。

英法將軍:法國孟托班,雅曼,蒙托邦等。

後勤補給:英法繞過大半個地球,勞師遠征,後勤打一點少一點。

14968826644757.jpg

雙方作戰過程 摧枯拉朽


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失陷,僧王統軍退至八里橋,想學祖輩對付明軍一樣,與英法打野戰。

1860年8月31日,咸豐遣使者桂良欲乞和,9月7日談判破裂,英法聯軍準備進攻北京。

1860年9月18日,試探戰打響,英法聯軍率先發動進攻。

(1)英法聯軍先是炮兵轟炸,滿蒙精銳勇猛衝鋒,認為衝到近前就能取得勝利。

(2)然而,隨後英法數百支康格列夫火箭齊射,八旗精銳潰敗如潮。

1860年9月21日凌晨4時,英法聯軍開始推進。上午7時,英法聯軍進攻,八里橋之戰正式打響。

(1)僧格林沁對敵軍主攻部隊判斷失誤,勝保部潰敗,導致僧格林沁戰術補救目的沒能達成。

(2)主攻八里橋重任的是法國士兵,大概2000餘人。

(3)英法聯軍勝在炮火覆蓋性的轟炸,和正確的戰術。


雙方部隊戰損情況:英法死亡5人,清軍損失3000人

關於雙方戰損,英法聯軍的情況非常明確,即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

而清軍戰損比較模糊,俄國使者伊格估計:當時清軍投入約5至6萬人,其中3萬騎兵,損失1000人。

清政府自己估計的損失和俄國使者估計差距較大,清廷認為損失了3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清廷沒有用「死傷」,而是用「損失」,究竟是指死亡3000,還是死傷3000,難以判斷。

14968826644438.jpg

西方筆下的八里橋之戰


八里橋之戰後的奇怪反應

法國將軍孟托班指揮聯軍,擊敗了大清鐵騎,並洗劫了北京之後,回國受到拿破崙三世的高度讚揚。

當時,拿破崙三世想給孟托班授爵,結果遭到很多人反對,認為「八里橋之戰是不值一提的笑話。」

這個理由或許是法國的驕傲,但卻是大清的恥辱。

此戰失敗,和勝保率先潰敗,沒能達成戰術目的有一定關係。但戰後勝保受咸豐美譽「忠勇性成,赤心報國」。勝保在此戰中受傷,是滿洲鑲白旗人,據說曾奪了陳玉成的妻子。

14968826659274.jpg

中國畫家筆下的八里橋之戰


尾聲

歷史學家評價這一戰的時候,總喜歡提上這麼一句,清軍「終因戰法、裝備嚴重落後而慘敗」。

然而,1860年的慘敗並沒有讓清王朝統治者有什麼改變,不僅自己依然故步自封,還讓國人也如此。

1869年,日本明治維新。1894-1895年,日本取得甲午戰爭勝利。

和日本相比,清政府顯然沒有從這一場恥辱之戰中吸取絲毫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