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邊攤到米其林,來香港只為了吃!
從路邊攤到米其林,來香港只為了吃!
對於香港,我不知道和我一樣想法的人多不多,從小也看香港電影,也看港劇,但就是對香港本身沒什麼興趣。我是真的很抗拒這種鋼筋混凝土搭建,全民快節奏生活的城市,和我對東京的感覺差不多,香港對於我大概就是個食堂吧。
既然是食堂,這篇遊記的內容還是吃!
這次可算把港式早茶吃透了
其實最好吃的早茶還是在廣東,廣州和順德才是更值得去的目的地,就交給元旦的順德之行吧。
點點心
每次提到香港的平民點心,很多人都會說添好運,添好運的酥皮叉燒包真是好吃,只不過排隊的人實在太多了,現在出去玩寧願早上多睡會兒,也不願意站門口排兩個小時的隊。
菠蘿包看起來表皮脆脆的,其實是柔軟的口感,內餡里真的有小塊的菠蘿,吃起來很清甜。
點點心點心專門店(佐敦店)
澆汁虎皮尖椒,小胖的點菜水平越來越高,本來還奇怪為什麼吃早茶會點這麼一道菜,沒想到卻是第一個被搶光的。尖椒包裹著肉餡,醬汁帶些酸甜,好味。
蝦餃,燒麥和鳳爪應該是每桌必點吧,蝦肉彈牙,鳳爪脫骨又入味,本來還想再追加一份的,為了午餐能多吃點忍了半天才忍住。
脆皮鮮蝦腸也不錯,腸粉和蝦肉中間還裹著一層類似油條口感的脆皮,讓本身很軟的腸粉增添了不少口感。
叉燒包相比添好運就差了一些,我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吃添好運叉燒包時候的驚艷感覺。不過點點心也就這道稍遜,其他點心的水平都非常高。
蓮香樓
上次來香港和七妙一起吃過蓮香樓的晚餐,當時感覺是一家從環境到味道都不錯的老店,所以這次安排了早起去這裡吃早茶。
很老式的餐廳環境,很古典的餐具,透露著這家餐廳的年代感。
落座之後老爺爺上好茶,分好餐具,給我們一張點菜單就走了。蓮香樓大概算最早引入飢餓營銷概念的餐廳之一,從早上一直到下午的早茶都是要自己去推車出來的阿姨那裡自取,然後根據選的點心不同,阿姨在不同的價位上蓋戳。
翻譯一下就是想吃什麼就要自己去搶。餐廳里本地對手都是一些上年紀的老頭老太太,沒什麼競爭力;想吃頓早茶,難點在於和其他遊客之間的競爭,還有對於好吃的點心車停留位置的預判。
一開始光顧著搶了好多點心到桌上,擺滿了才能踏實的開吃。沒想到第一口腸粉就驚到了,怎麼這麼難吃!腸粉皮像死皮一樣一點彈性沒有
,就像在咀嚼泡軟了的紙殼,牛肉腸粉的餡料可以忽略,咬要了一大口連塊牛肉都沒有。
叉燒包甜味鹹味都有些過,肉塊也過大了一些。
鳳爪還好,感覺蒸鳳爪屬於味道頂點和底線距離很近的食物,怎麼做都不會區別太大。
蝦餃皮不Q,勉勉強強。
熟客一樓,遊客和普客一律二樓起就坐。從環境上說陸羽茶室就是升級版的蓮香樓,沒有吵雜的環境,取而代之的是正襟危坐的細細低語。
每周換一款菜單,幾道當家菜是不怎麼會換的。香港的這些餐廳,每家都有一道當家菜,陸羽的當家菜是杏汁白肺湯,
這裡的服務有點出乎我意料的好,點餐的時候猶豫症又犯了,下意識的問了服務員老爺爺有什麼推薦,老頭子很熱心的問了我喜歡吃什麼,給我推薦了好幾道,親切而不過分,服務的度掌握的非常好。
脯魚蝦燒麥很鮮,蝦肉脆彈
那天中午有大餐,所以點餐的時候克制了一下,只點了幾道當家菜。
鮮蝦餃也比較普通
單拿出來就是這個樣子,怕豬潤腥的朋友也可以試一下,真的不錯哦。
龍景軒理論上不能算是一家早茶店,不過午餐是提供茶點的,所以選擇中午前往。我們提前一個月打電話訂位,還是沒能訂到靠窗的海景位。男士還會要求著裝,我一個一雙人字拖過整個夏天的人也被逼著穿上了長褲和鞋...
既然是體驗早茶,這頓飯第一波以點心為主。蝦餃外形治癒強迫症,表皮富有光澤,簡直吹彈可破。
作為一個記錄者真辛苦呀,吃到一半還得停下來照相。
片皮乳豬件,脆皮已經烤到焦脆的感覺,脆皮和豬肉之間還墊了一層麵包,沾著白糖吃又香又酥。
蜜汁叉燒是在吃過甘牌燒鵝的叉燒之後想橫向對比一下才點的,和專門燒臘店相比龍景軒的燒味還是略遜,大家自己考慮。
小胖迷之點菜之菜崧果仁生菜包,現在小胖點菜的水平是能從冷門中的冷門菜品中,找出一道還不錯的菜肴。精心挑選的圓生菜剪成原型手掌大小,服務員盛好牛肉粒蔬菜丁的餡料,吃起來非常非常清爽,這點菜手法可以的。
奢侈了一下,鮑汁扣法國鵝肝配鵝掌,小胖和妹妹都無法接受這樣的鵝肝做法,但我嘗完之後覺得還好啊,鵝肝處於最嫩的程度,略有的一絲腥氣也被上面的橘絲蓋住了。
作為世界第一家米其林三星中餐廳,龍景軒可以算香港美食的一座旗幟了。精緻的食物,幾無瑕疵的服務,是一家非常值得前往的餐廳。
路邊攤里是香港的市井味道
一座城市的原住民經常去的餐廳,才是這座城市真實的味道所在。要是不太熟的人問我去北京吃什麼,我可能會推薦去簋街或者三里屯,能感受北京的夜生活,多種類的餐廳想吃好也沒問題;但遇到懂吃的或者好朋友,我肯定會帶她去我自己經常去的幾家飯店:民芳吃北京家常菜,利群吃烤鴨,三兄弟吃涮肉。
劉森記的竹升面上過舌尖,午餐的第一家先前往這裡。
每個桌上都會放一罐泡白蘿蔔,簡直全場最佳!白蘿蔔酸辣甜,而且完全沒有本身的蘿蔔臭,既可以作為開胃小菜,也可以作為吃面時的解膩武器。
竹升面是用鴨蛋來和面,再經過很長時間竹竿的手工壓制,可以很明顯的吃出面的韌性。蝦籽撈麵口感略干,面應該是有加老抽調味,但還是很乾。
百葉一般,和北京的爆肚相比火候控制不好,明顯涮過了,咬都咬不動。
維記就在劉森記旁邊,吃完已經五成飽了,本來還想走個10分鐘消消食,沒想到30秒之後就又開始吃...
這家最有名的是豬潤面,看這個名字就知道,老朋友豬肝又來和大家見面了。之前看到前特首曾蔭權都來專門品嘗過這碗面,就是豬肝和速食麵的組合,能好吃到哪去呢,真的很好奇。
就味道而言真的就是普通的豬肝面啊,豬肝確實又脆又嫩,速食麵也就是速食麵味,僅此而已了,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評價。想了一下或許這就是這裡的平民味道?算是一道想誇都不知道該怎麼誇的食物。
除了深水埗,這次還去了幾家很不錯的香港家常餐廳,有的是之前去過的老朋友,有的是第一次去的新店,每家都可圈可點。
生記粥品專家
自從第一次喝了生記的粥,就告訴自己每次去香港的時候都要再重溫一遍,所以一大早就坐地鐵去上環,只為了喝香港最好喝的一碗粥。
普通女生的量點袖珍碗應該足夠,我這樣的高配玩家當然三拼起步啦。魚腩和老朋友豬潤最推薦,魚骨和魚丸也是非常好的選擇,只要菜單上有的食材都可以隨意搭配,直接和老闆娘說就好了。
生記粥品專家(畢街店)
豬潤虐我千百遍,我卻待她如初戀,米粥自帶潤滑效果,配上爽脆口感的豬潤再合適不過了,況且切的又大又厚,吃起來非常過癮。
香煎魚餅就比較普通了,不過推薦點一份油條加到粥里。
L'Atelier de JR
剩下的兩家餐廳獨立於其他,所以就單獨分成兩個段落。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算是現在比較網紅的一家餐廳,店名意思是喬·盧布松的美食坊,喬·盧布松也就是店主,他所擁有的餐廳總共獲得了28顆米其林星,上海外灘店去年初也開張了,這次我們去的是這家米三香港店。
餐廳位於置地廣場的四樓,要先坐電梯到三樓,然後找到下圖的餐廳專屬扶梯上樓就餐。
我們是中午去的,可以直接點午餐套餐,498的沒有開胃菜,598一道主菜,758兩道主菜,其他沒有區別,可以自己選擇前菜,湯品和主菜的種類。服務員會給很多菜品上的介紹和推薦,不過服務我們的小哥中文很差,英語交流更順暢一些。
餐前麵包非常吸引眼球,擺盤就像是一束鮮花,中間的酥皮類軟麵包非常好吃,配上店裡自製的黃油簡直停不下來嘴。可能是因為牙的問題,一直不太能接受法棍之類口感硬的麵包,還是想說小牛角真好吃啊!
開胃菜是千絲萬縷蝦,青豆泥和番茄凍的混搭口感非常奇怪,簡直有些難以接受
湯非常濃郁,但裡面的薄荷餡餃子味道真是非常奇怪,是想起解膩的作用嗎?感覺完全打破了這道菜的平衡。
甘牌燒鵝
香港好吃的燒鵝就那麼幾家,除了一樂是自成一脈,其他甘牌甘飯館都是出自鏞記門下,兄弟鬩牆這裡就不說了,有興趣的可以搜索一下。
甘牌燒鵝是鏞記創始人的孫子成立的新店,餐廳的位置非常不錯,我們上午逛完太古廣場,沿著軒尼詩道往東走15分鐘就到了,繼續走10分鐘就是時代廣場和希慎廣場,對於有港島一天暴走逛街行程的朋友來說,是個很不錯的午餐選擇。
甘牌名氣很大,進店卻發現其實很小,整個大廳也就能坐10桌左右,人少的話不免要和其他人拼桌。
韭菜花鵝紅,鵝血塊很大,入口簡直像果凍一樣,又滑又嫩,湯稍微有些辣味,遮住了鵝血僅有的一點腥味,太好喝了。
甘牌燒鵝
果然還是沒有吃飽,又點了滷水拼和油雞蜜汁叉燒拼,鹵肝口感細膩,油雞相比白切雞確實有些油膩,而蜜汁叉燒感覺略柴,沒有肥叉好吃。
這篇遊記主要內容都是吃,並不是我有意為之,實在是計劃好的行程,因為天氣原因放棄了大半。
最終這次香港行,變成了吃-逛-吃-逛-吃-逛的魔鬼行程。在酷熱天氣的淫威下,我失去了自我,變成我時不時求她們倆在商場多逛會兒了。
以這次唯一出鏡的一張照片作為結尾,頭的部位被一個不知道姓名的男的擋住了,猜猜是誰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