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大哭:我要絕後了,一太監悄悄說:冷宮裡面,你還有一個兒子
萬貴妃,明時一位很出名的妃子。她雖是宮女,但是,卻在照顧皇帝的過程中與其互生情愫,在憲宗登上皇位后,她便飛上枝頭,成為宮中最受寵的女人。萬氏雖然是最受寵的人,但她依舊不滿足,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局,她便不允許不屬於自己的孩子存在,就算有,也只能是公主。
於是,在她的殘害下,皇帝後宮雖然充盈,但是,有孩子的妃嬪卻沒有幾位。凡事總會有意外發生,萬貴妃防的再厲害,卻還是算看錯了一人,這人就是李唐妹。
歷史上的奇女子為後人所知的有很多,她們或是因才為人所熟知,或是因其政治才能而傳於後世,但是,這位李唐妹就比較特殊了,她是因在萬氏的眼底下養育了明孝宗才為後人所知的。
幼時的李唐妹生活得比較艱難,她的雙親很早就離開了人世,自己也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生活的軌跡幾乎是一成不變,然而,這一切在憲宗即位后,悄然的發生了變化。
成化二年,明軍在對嶺南地區的清剿活動中俘獲了大批嶺南居民,李唐妹亦在其中。這一年,她十六歲,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候,卻被選中,進入這個看不到未來的深宮中蹉跎年華。但是,她若是不入宮,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路可以選擇,就這樣,李唐妹在不知不覺中,徹底偏離了原來的軌道。
入宮的李唐妹很幸運,她的機警聰慧讓她在宮中處於一種比較安全的狀態。再加上她有才學,以至於,她後來成為了藏書閣的女史,與憲宗的緣分似乎在冥冥中就已經註定。
這天,李唐妹像以往一樣,在藏書閣中工作著,憲宗忽然駕臨。
初見憲宗的李唐妹沒有驚慌,也沒有刻意逢迎,她很平靜也很得體,言談舉止落落大方。正是此舉讓憲宗眼前一亮,「與眾不同」的李唐妹就這樣入了憲宗的眼。但一夜風流過後,憲宗依舊只愛他的萬貴妃,李唐妹很快就被他拋在腦後。
憲宗的生活沒有因此發生變化,但是,李唐妹的生活卻不再似從前,她懷上了龍種。
本來,李唐妹若沒有懷孕,那她可能就這樣平淡的度過自己的餘生,但是,她有了孩子,結局自然可以預見。
而萬貴妃得知宮中又有人有了自己所愛之人的骨肉,她非常憤怒,卻又沒有辦法,只能派人將李唐妹腹中的孩子做掉。但她沒有想到,去的人不但沒有動手,甚至還幫著李唐妹掩飾懷孕的事情,說是她其實並沒懷孕,只是肚子裡面長了一個大瘤子。
儘管如此,李唐妹最終還是被萬氏打發到了一處偏僻的院落去了,但也正是因為偏遠,她才能安全生下後來的孝宗。
孝宗可以說是不太幸運,但是,也可以說他很幸運。他不幸生在了有萬氏的後宮中,但是,幸運的是他在每次被威脅到性命時總能渡過難關。
漫長的孕期過去后,李唐妹為憲宗誕下一子。但李唐妹生育的消息不知怎麼就傳到了萬氏的耳中,她當即大怒,馬上就派人去到李唐妹的院落,要將剛剛出生的嬰孩置於死地。當時去的人是門監張敏,看著孩子,他沒能下得去手,此次,孝宗得以逃過一劫。
張敏回去復命時,萬貴妃只道孩子已經死了。
按理說,那麼個大活人在宮中應該很容易就會被人發現,但是,由於孝宗居住的院落很是偏僻,平時沒有人去,再加上宮中很多人都不喜萬氏,所以,都幫著隱瞞萬氏,孝宗直到長到六歲居然都還沒有被萬氏發現,更別說他自己的親爹了。
母子兩人還是時時刻刻警惕著,深怕一個不小心,就命歸黃泉,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很久,終於在孝宗六歲的時候結束了。
這天,張敏伺候憲宗時,聽到憲宗說自己年老卻還無子,心中很是鬱悶。張敏知道時機到了,他跪伏在地,將隱藏多年的秘密告訴憲宗。憲宗大喜,很快就派人將自己的孩子接到了身邊。李唐妹不舍,但是,也知道這是讓兒子活下來的最好的方法了。
憲宗見到自己的兒子后,發現,因為母子兩長期被幽禁,孝宗的胎髮尚未剪、拖至地面,瘦弱不堪。憲宗不禁淚流滿面,感慨萬千。再對比著自己與兒子的容顏,他也很是欣慰,不再年輕的憲宗以為自己無子,卻沒料到,上天卻給了他如此大的驚喜。
憲宗喜得一子,於憲宗來說是喜事,但是,對於萬貴妃就沒那麼開心了。憲宗與兒子相認后沒多久,李唐妹就吞金自盡了,門監張敏也跟著自殺了,關於他們的死因,眾說紛紜,我們也無從所知。
李唐妹死後,其子被立為太子,跟著祖母周太後生活,也算是對他的一種保護了吧。
成化二十三年,憲宗駕崩,太子即位,也就是後人口中的明孝宗朱祐樘。由於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卻勤於政事,不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開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機會協助皇帝辦理政務。同時,他又重開了經筵侍講,向群臣諮詢治國之道。孝宗賢明寬厚,對政事很是關心,而且,他對髮妻忠貞,後宮中只有皇后一位妃子,後人對其評價很高,是一位不多見的好帝王。
公元1505年,即大明弘治18年,一代英主朱祐樘駕崩於乾清宮,得年僅36歲。
《明史》對其評價道:
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際,國勢初張,綱紀修立,淳樸未漓。至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孝宗獨能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兢兢於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寧,民物康阜。《易》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這在《明史》多用史筆貶低明朝皇帝中是比較少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