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進補,春天打虎

15134336077959.jpg

 冬至除了是氣候上的寒暑交替及農務、農耕的轉折點外,更是人體在養生上陰陽氣血很重要的轉變點。因為冬至為整個陰、陽氣轉變最重要的時間點,在這一天當中所做的努力,隔年皆可收其效,也就是說,如果冬至的調養是正確的,將有助於未來一年內的身體調養成效。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冬至是自然界陰陽更替的特殊日子,「至」者,極也,冬至這一天,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是一陽初生的重要時刻。俗語說:「冬至進補,春天打虎」,中醫講究保護初生的陽氣,認為冬至前後是進補的時期。

15134333864870.jpg

從養生學來說,「氣始於冬至」,這個時節更應得宜地運用養生之道,調理身體,有助於保持旺盛精力,防止早衰,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中醫建議冬至需注意以下4點:

 

1.

禦寒。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冬至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飲食上以溫熱為主,如食用糯米、大棗、桂圓、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外出時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氣溫較低時儘量少出門,

適度保暖、適量運動。

2.

養藏。冬至後,天氣寒冷、陽氣伏藏,順應這一變化,此時養生當注重於「藏」,早睡晚起,

勿過度操勞;避免急躁發怒,以免擾動閉藏在內的陽氣。補養腎臟十分重要。

15134335588956.png

3. 補陽。冬至時陰氣已達到極盛,陽氣開始萌芽。順應這一趨勢,

冬至養生亦應適當補養陽氣,可以適當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藥食, 注意生活規律,定時開窗換氣,

常呼吸新鮮空氣適當進行室外體育鍛鍊。

4.

益陰。《內經》有「秋冬養陰」之說,而北方冬季氣候一般比較乾燥,常有大風天氣,因此,滋益陰精也是冬至養生的重要內容。辛辣厚味、燒烤油炸食物少吃為妙,平時多喝水、多吃水果,

臥室內要適當通風並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冬至具體怎麼補

15134335742356.jpg

宜於冬至進補的食物和藥膳不少,大致食物可分為平補、溫補、滋補三大類,藥膳有「八珍、四神、四物」。一般說來,溫補宜用熱性食物,用於氣虛;滋補宜用寒性食物,用於血虛;無氣虛血虛則宜用平性食物,是謂平補。

平補:豬肉及其肝、腎、肺等,蛋類、母雞、鴨、豆腐等,芹菜、蘿蔔、桂圓、蘑菇類,蜂蜜、蜂乳等。

滋補:甲魚、鯽魚、淡菜、海帶、海蜇、梨、橘、蘋果、香蕉、百合、芝麻、綠豆、赤豆、豌豆、黃花菜、銀耳、燕窩等。

溫補: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內臟,狗肉,公雞,鵝,海參,烏賊,鹿肉,大棗、核桃、扁豆,薯芋類,蔥、蒜、韭、姜,蠶豆,小麥粉,酒類等。

八珍:當歸、地黃、枸杞、芍藥、白朮、茯苓、大棗、甘草。

四神(又稱「四臣」):蓮子、芡實、、山藥、茯苓。

四物:當歸、川芎、芍藥、地黃。

***************************

進補提示:冬季進補食物與中藥的簡單相加,而是在中醫辨證配膳理論指導下,因人而異。年輕人,身體健康、陽氣旺,不宜用「補陽」之品,有時藥補不如食補,飲食營養均衡充足即可,進補宜適當偏於補陰。中、老年人,冬令進補正當時。中醫認為,冬天陰氣偏盛,陽氣不足,人體陽氣處於潛藏狀態,新陳代謝緩慢,此時進補有利於封藏,滋養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