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靈魂擺渡者」殯儀工作者月收入能達到2萬元
殯儀館平時並不對外開放。不過在一些開放日的時候,殯儀館也會允許一些市民前來參觀。這裡的工作人員,在很多人眼裡是「直接與死亡打交道的人」。他們的工作環境與工作性質充滿了神秘,只有走進這裡親身體驗,才知道他們工作到底有多麼特殊。
小李是市殯儀館防腐組組長,他的「工作室」里有600多具躺在冷藏櫃里的遺體。他與5位同事的工作,除了及時處理送過來的遺體外,更多時候是「照看」這些遺體。在殯儀館服務項目收費標準中,冷藏防腐一天200元,屍體運送300元,骨灰寄存一格一年100元。
除了基本收費服務外,還有一些特需服務項目,如租用守靈別墅南苑廳一晚是5000元。
出生於1982年的小李是湖南人,考上大專后,父親替他選了殯儀專業。與少數專業「畢業即失業」的冷遇相比,殯儀專業的學生往往在畢業半年前就被各地殯葬單位「預訂」一空。北京的一所學院設立殯儀專業時無一人報考,四年後該專業錄取分數線已躍居本校前列。
小李一開始以為殯儀專業畢業后可以坐辦公室。直到第二年開始上專業課,他才發現自己的工作是要直面遺體。畢業后的小李來到惠州,進入市殯儀館防腐組。如今,他已在惠州成家立業。不過,除了很要好的朋友外,小李從來不會主動向其他人說自己的職業,只說是在民政局下屬單位上班。在一些需要握手的場合下,他會顯得有些遲疑,常常會猶豫片刻才會把深藏在口袋裡的手伸出來。
防腐組一個工作日是24小時,小李要從上午8時工作到第二天下午4點半。休息一天後,再繼續重複這樣的工作。「兩人一組輪班,我們已經習慣了。」小李說,「晚上幾乎不能合眼,往往比白天更忙,有時一晚上要處理三具遺體。」
小李一個月的基本工資是4000元,加上績效與補貼,一個月收入7000多元。但是,與其他城市相比,惠州殯葬行業員工的待遇算是比較低的。在廣州,同行業工作者月收入能達到2萬元,長沙也超過1萬元。
入殮師有一個更直接的名字——遺體美容師,他們用手中的工具和自己的愛心,給逝者畫上最後的妝容。長著娃娃臉的小鄭,從事的就是這個行業。在殯儀館的項目收費標準中,特殊整容服務最高2000元。
小鄭今年33歲,從事這個行業已有11個年頭。他的工作主要是給遺體清潔、穿衣、化妝。去年,小鄭還專程去廣州殯儀館學習了化妝技術。他會用畫京劇臉譜的彩妝來為逝者化妝,這些彩妝油性大,能讓逝者看起來有生氣。
遺體美容師也是24小時待命,平均每天要為5位逝者化妝,每次大概需要1個小時。遇到一些車禍毀容的逝者,小鄭還要徵求家屬的意見,進行整容恢復,時間還要更長一些。
小鄭當年學的是醫學專業,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市殯儀館為逝者化妝。很多遺體美容師都會遭遇家人的反對,小鄭也遇到過這些問題。不過現在,家人也都慢慢轉變了觀念,開始理解並支持他的工作了。
遺體火化員老黃在殯儀館工作10多年了。火化爐外焰的溫度高達1300℃,爐內平均溫度500~800℃,一具遺體大約要燒1個小時左右。剛開始火化遺體,老黃也會感到害怕。尤其在火化遺體的過程中,他隱約能聽到「畢剝」的聲響,在一些傳言中,這是「人突然復生」的聲音。其實,這只是遺體在火焰中裂開的聲響罷了。
在火化爐燃燒的時候,老黃要寸步不離,必須不時打開火化爐的蓋,查看爐子里的情況。老黃充滿血絲的雙眼映著火焰,顯得更加通紅。「看久了,會刺傷眼睛。」老黃說,平時偶爾也會戴墨鏡護眼。
休息的時候,老黃會走到休息室,喝上幾口茶。然後,他會對著牆壁沉默很久,也不想讓別人打擾。
「一個人,不管生前是大富大貴還是寒酸至極,到最後,都化為一縷青煙。所以,珍惜生命。」這是刻在老黃心中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