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開無人超市,傳統零售死期已到!

青島越來越多的百貨商場、超市、購物中心出現關門潮,即使不關門,也有很多商場人氣非常冰冷,比如,百盛、利客來、利群、麥凱樂等。甚至是萬象城這樣的大型購物中心銷售服裝等商品的店鋪也沒人光顧,許多商鋪關門大吉。

所以傳統零售業已經到了瀕臨死亡的邊緣。這幾天阿裡巴巴搞「造物節」,無人超市的概念炒的十分火爆,所以我們不得不探討傳統零售是否已死。

以下內容是磐石之心在2016年底為一家零售企業做諮詢時總結的《傳統零售業的八大死穴》,現在與各位讀者分享。

死穴一:浪費在管道上的成本太高

大量的中小零售商的頭上都有四五級代理商,國代、省代、市代等等,如此長的管道鏈條,意味著大量的成本都浪費在管道上。這些成本都會體現在終端的銷售價格上,價格沒有優勢,銷量就自然下滑。

死穴二:場地限制了商品的品類

傳統的零售業都受到場地的局限,電商不受場地局限,可以做到數萬,數十萬的SKU。

顧客在逛線下商場的時候很多東西買不到,自然就會在網上購買,也帶動網上其他商品的銷售。

死穴三:經營效率低下

電商購物點一點滑鼠,通過搜索技術,就能迅速找到商品。然後通過快遞迅速送到家裡。線下購物的時候,無法利用搜索查找商品,很多顧客買東西的時候找不到商品擺放的位置。

支付上的效率也十分低下。每天財務都要換大量的零錢,顧客交款的時候需要長時間排隊等候。而手機支付卻幾乎是秒付。

死穴四:缺乏出色的購物體驗

電商的效率很高,商品豐富,這也讓顧客更愛上「逛街」。要知道「逛街為主,順便購物」的時代來了。

那些只售賣商品的商超、百貨店都無法提供休閒、娛樂、餐飲服務,無法滿足「逛街」需求,無法製造出色的購物體驗,所以與電商相比就失去了優勢。

死穴五:無法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網貨能打動顧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低價。但是低價對應著大量的低品質商品,傳統零售業很多商品的品質卻和網貨一個等級,卻比網貨貴,那些貪圖便宜的顧客會買麼?

中國新誕生了1億的中產階級,他們的消費需求怎麼滿足?他們追求購物體驗,追求藝術感,追求創意,而傳統商業者卻仍然停留在陳舊的連鎖經營模式中,商品的陳列古板,商品沒有創意可言,品質又沒大幅提升,所以沒法與網貨競爭。

死穴六:無科學資料來指導經營

哪些商品賣得好?擺在哪裡賣得好?以前的連鎖經營教科書上有講到,但是卻難以實現,因為缺乏大資料。

網際網路的最大優勢就是記錄使用者的購物習慣,通過這些資料可以分析顧客喜好,並智慧的推薦他們需要的商品,從而降低購買決策,提高交易效率。

死穴七:利潤低,虧本經營

線下的地租成本、人員成本、稅收成本、水電費成本、借貸融資成本永遠都在提高,可惜商品的價格卻原地踏步,甚至受網貨衝擊在大幅降價,多數傳統商業公司都根本沒有利潤,虧本經營。

民營企業家們每天都在承受巨大的壓力,多年的積累很可能在瞬間歸零。大量的線下商場、超市、購物中心開始關門、破產,員工失業潮來臨。

死穴八:組織臃腫,管理落後

傳統商業基本上都仍在通過集團制進行經營,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市場的變化,員工距離市場太遠,人浮於事。

同時,新商業已經進入了差異化之戰、區域戰、垂直品類戰的複雜戰爭格局,企業的招聘用人制度、激勵機制都仍然是中央集權制,這不僅意味著高成本、低效率,更意味著無法激發員工積極性。

一個企業最終比拼的是管理能力,比拼的是人的能力。

啟示錄:傳統商業模式已死,不要有任何僥倖心理

面對新趨勢的時候,不要再做選擇題,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與趨勢作對的結果只有死路一條,唯有迎合趨勢,成為趨勢的一部分才可以重生。

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死了,必須找到破解死穴的方法,並迅速轉型。(完)

本文出自公眾號磐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