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6句狠話,不愛聽,卻很現實!
01
任君蓋下千間舍,一身難臥兩張床
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是有限的,沒有必要無止境地索取,所以古人說:「儲水萬擔,用水一瓢;廣廈千間,夜臥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三餐。」
「溫飽自在,富貴多憂」,吃得香,比吃山珍海味更重要;睡得安,比住豪宅別墅更重要;不求人,比受人追捧更重要。
古代有一位帝王,一生征戰,所向無敵。在他最後一次征戰中,雖然取得了最終勝利,但是自己卻受了重傷,生命垂危。
臨終前他留下遺囑,其中有一條是在他的棺材的兩側各挖一個洞,把他的兩手伸出棺外。
這樣做是為了告訴人們,儘管他貴為帝王,贏得了無數征戰,佔領了無數城池,擁有了廣袤的國土和無窮的財富,然而他的歸宿仍然是在一口棺材中,兩手空空地離開世界。
02
良言難勸該死鬼,慈悲不度自絕人
俗話說:春風不入驢耳,愚人不聽人勸。
人人都有個「自我」的囚籠,自以為是,執迷不悟。有人說,現在的人往往是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
河南洛陽白馬寺的後殿門上有一副對聯,「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
雨水自天而降,滋養大地上的生靈,但是無法滋潤沒有根的草,同樣,佛法普度眾生,但是對於油鹽不進的人也無法發揮作用。
事物發展需要「內因」和「外緣」,只有「外緣」,「內因」不起作用,是無濟於事的,就像一塊石頭埋在地裡,就算再合適的溫度、濕度,再充分的陽光、雨水,也不會生根發芽。
03
積德修行,奈河橋易過
貪心造孽,尖刀山難逃
在古人的觀念裡,人死後靈魂要過奈何橋,進入另一個時空,所謂的「陰曹地府」。
善良的人很容易過橋,而做了壞事的人會跌入橋下的「血河池」,陰間還準備了刀山、劍樹、燒熱的鐵床,以及可以把人磨成肉醬的大磨等等來專門招待惡人。
古人想像出一個陰暗恐怖的死後世界,來警醒人們善惡有報,要有所敬畏,以防止道德淪喪。
04
惡是犁頭,善是泥,善人常被惡人欺
鐵打犁頭年年壞,未見田中換爛泥
這句狠話說的是軟弱的力量,善良的力量。
有人憤激地說,「好人不長命,禍害留千年」「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以此感嘆世事不公,做壞事的享受富貴,做好事的卻沒得好報。
其實,這只是暫時的、表面的現象,古人這樣解釋,「為善不昌,祖宗有餘殃,殃盡必昌;作惡不滅,祖宗有餘德,德盡必滅」。
長遠來看,多行不義必自斃,善惡到頭終有報,這是絕對可信的。
05
休將心腹事,說與小人知
翻臉無情日,反成大是非
古訓說: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對一個人沒有深入瞭解之前,不必推心置腹,也許當時沒有什麼,一旦遇到沒有底線的小人,他會利用你的信任來詆毀、傷害你。
對於小人一時衝動,或者酒後,他要給你說一些隱私的事情,這時千萬不要好奇,立刻轉移話題,避開為妙。
因為你是聽者無心,而對方事後覺得你知道了他的隱私,就會忌恨你,甚至陷害你,至少會防著你!
06
不信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俗話說: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
老人畢竟經驗多,見識廣,所說的話自然有更多的指導意義和借鑑的價值。
傳說古代有一個時期,連續幾年饑荒,糧食極端缺乏,當時的皇帝想,人老了不能幹活,卻還要消費糧食,於是頒布了一道法令:六十歲不死者活埋!
後來饑荒過去了,這法令仍然繼續實施。有一個大臣,他的老父親到了六十歲,他不忍心活埋自己的父親,就在家裡建了一間密室,把父親藏在裡面。
有一天,皇帝去上早朝,發現御座上坐著一隻牛一樣大的怪獸,在武士的驅趕下才離開皇宮。
以後怪獸每天都出現,大家都沒有辦法消滅它。皇帝把怒氣發洩在眾大臣身上,每天都要處死幾個。
這個大臣顧慮自己的安危,想辭官不做,又擔心一番折騰,自己的父親會暴露出來,愁得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他的父親覺察到了,問明白後說:「這應該是老鼠成了精,天下的老鼠都怕貓,九斤狸貓能降千斤鼠,你可以帶上家中狸貓去除妖。」
大臣上奏皇上,說自己能夠除掉怪獸,回家後把狸貓稱了一下,八斤半,老父親讓他給貓喂下半斤肉,把狸貓放在袖子裡去見怪獸。
怪獸見到狸貓,慢慢縮小成普通老鼠大小,被狸貓吃掉。
皇帝大喜,要重賞大臣,這個大臣不要賞賜,把事情的原委說了,懇求皇帝饒自己的老父親不死。
皇帝想,原來以為人老了就沒用了,看來老人的閱歷和知識真是大有用處,於是下令廢除了那道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