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與四有

 

  人生要有什麼,不要有什麼?佛教的五戒約束我們,不要亂殺、不要亂取、不要亂淫、不要亂說、不要亂吃,因為有五戒的「不」,就會「有」所得,例如:不亂殺生就能長壽、不亂取就會得到法財、不亂淫就能家和、不亂說就有好名譽、不亂吃身體就能健康。此外,另有「四不與四有」:

 

遇事不惑有智

 

  遇到事情,有明鑒之識,能洞察時事的變化,預知禍福休咎的洞察力,就是有智慧。像東漢光武帝劉秀,當初自己的親兄長被殺,若不是因隱忍不惑,得到劉玄帝的信任,怎能興漢,繼而以柔道得天下呢?所以我們在面臨紛雜之事時,不能慌亂、迷惑,要用智慧去處理。

 

犯難不避有節

 

  當一個人在窮途末路、艱難困苦的時候,「居亂世能生死不改其守者」,猶如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都是堅強的意志力在支持著。像文天祥忠於南宋,雖為元軍所俘,多番勸降,百般折磨,又被長期囚禁於潮濕陰暗的囚牢里,他只求速死而不屈,其從容就義的精神,為人間留下浩然的正氣。這種危難之中不逃避的節操,受到後人無限的景仰。

 

臨財不私有廉

 

  東漢時期的楊震,是明經博覽的經學家,曾被譽為「關西孔子」,他雖曾做過朝廷顯赫的太尉官職,但始終過著儉樸的生活。有一天,受他舉薦任仕的學生王密前來拜見,臨走前留下黃金十斤,楊震說:「你知道我的為人,怎還這麼做?」王密說:「晚上沒有人會知道的。」楊震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何謂無知!」王密聽了之後,只得慚愧地離開了。一個人面臨這種狀況,能沒有私心,不想私取,不想侵吞,就是有廉潔的人格。

 

應付不疑有辯

 

  我們在社會上立身處事,難免會遇上艱難的事情,更有甚者會面臨性命交關之際,此時若能以禪定攝心,不慌不亂、不疑不惑地堅定立場,自能胸有成竹地化干戈為玉帛。好比藺相如赴秦時,就因對自己的立場、言語有信心,展現無礙辯才,故能完璧歸趙。

 

  「四不與四有」就是:

 

  第一、遇事不惑有智。

  第二、犯難不避有節。

  第三、臨財不私有廉。

  第四、應付不疑有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