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從小被拐賣,與母親失散多年,一碗糝湯卻讓女子直接喊媽媽
三十年前,在白龍鎮街上有個李嫂小商店。店主李嫂是個苦命人,很小的時候就被人拐賣,幾經倒手后,賣給一家張姓夫婦。張家把李嫂養到10歲那年,就有了自己的孩子。從那以後,小小的李嫂成了吳家的苦力,養母一生氣對她非打即罵。這樣的日子過到了六年,16歲的李嫂不堪忍受就離家出走了。
她已經記不清自己的家鄉在哪裡了,只是印象裡面是在北方。為了謀生她進入了工廠,後來就認識了廠里的李強。
幾年後,李強娶了李嫂,因為不想用以前的張姓名字,也不知道生身父母姓啥,眾人就乾脆叫她李嫂。
李強也是個孤兒,從小被伯父母養大,家裡除一棟快要倒的老房,窮得瓢碰著勺子,兩人沒一點經濟基礎。
靠打工掙那點錢根本不行,兩人一合計,在街上租了兩間門市,賣著日用小百貨,晚上還從服裝廠接點零活,旺季幫工廠縫紉一些服裝上的輔料。就這樣兩人起早貪黑很是辛苦,但是日子卻逐漸好轉起來。
一年以後,李嫂生了個女兒,一轉眼都上小學了。
這天,李嫂兩口子像往常一樣,天不亮就開門,做起了早餐。外邊的風吹得很冷,這時候一個人影走來,近前李嫂見是一位老婆婆。見老婆婆步履艱難,就向前扶著老人坐下,問她要吃點什麼?那老婆婆卻一下子趴在桌上,渾身抖個不停,顯然是很冷。這時李嫂才發現,老婆婆身上穿的很單薄,就讓李強把老人扶進屋裡,家裡只有炕頭是熱乎的,也不嫌婆婆臟,把她扶上炕頭。
李嫂把炕灶下加了把火,端來一碗熱騰騰的豆汁,老婆婆卻直搖頭,說自己沒錢。李嫂說:「大娘,你身體現在都這樣了,就別管錢的事,儘管吃,我管你飽兒行不?」婆婆聽完以後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看來是餓得不輕。
吃了熱飯,老婆婆臉色紅潤了一些。李嫂問她,這大冷的天要去哪兒?那老婆婆突然鼻子一酸,兩行淚水就直接涌了出來。然後就把她的故事娓娓道來。
原來,婆婆是出來找失散多年的女兒的,一直沒找到。李嫂一聽,心裡咯噔一下了,想到自己也是被拐的孩子,這個女人會不會是自己的母親呢?再一看婆婆是六十多歲的人,自己的娘該是五十齣頭,想想天下哪有這麼巧的事。也就沒有往深處想,但是想到自己的母親,估計也會像這個婆婆一樣思念自己,李嫂也跟著婆婆情不自禁的哭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李嫂對婆婆說,這大冷的天,找孩子又沒目標,孩子找不到人別凍壞了。我看不如這樣,我們家沒有老人,孩子總吵著別人有爺爺奶奶,自己沒有。你在我家住著,我幫你打聽著,等春暖花開時,你老人家再想走,我也不攔你,你看行不?婆婆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就這樣在李嫂家住了下來。
李嫂燒了一鍋水,給婆婆洗了澡,換上幾件自己的衣服。聊天中知道婆婆姓張,孩子也圍著婆婆叫著張奶奶,家庭的溫暖又讓張婆婆感動的流了淚。
過了些日子,李強因為患了重感冒,去鎮上打針后,身體乏力在家養著。李嫂又接了一批服裝,張婆婆沒事就去廚房做飯,李嫂說,大娘你就當自己家,自己愛吃什麼做點什麼,等我忙完了給你做拿手菜。
吃飯時,張婆婆盛上湯,叮囑李強多喝點,這個湯對恢復身體大有好處。李嫂見湯里有米也有雞絲,還有調料的味道。端起來慢慢品著味道,兩眼開始閉上了。李強差點笑出來,至於嗎,喝碗湯還能陶醉成這樣?卻見李嫂大顆的淚珠滾了下來。
李嫂放下碗,過來抓住張婆婆的手問,大娘,您告訴我,這是什麼湯!這個味道讓我想起媽媽的味道。
張婆婆用手捧起李嫂的臉,反問道:「孩子,你是不是后腰左邊有一顆紅痣?」婆婆這樣一問,李嫂一頭撲進婆婆的懷裡,泣聲叫了一聲:「媽——」兩人抱頭痛哭。
李強這時候才聽出這兩人顯然是母女,卻不知道她們是如何認出來的。這些天,張婆婆換了李嫂買的新衣服,李嫂感覺張婆婆好像沒那麼老,張婆婆也知道劉嫂的一些身世,卻不敢相認。
張婆婆來自山東,做的這碗湯是當地獨有的糝湯,李嫂雖不知道這是什麼湯,兒時的味覺卻記憶猶新。張婆婆這二十六年間,不間斷地外出找女兒,一出來就是一兩年,風餐露宿,臉上比一般人老了許多。
就這樣分別了多年的親人終於團聚了。後來,一家人也過著團圓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