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裡有一個神奇的「鏡子」,普通人敢坐在鏡子下則小命難保

1916年,「洪憲皇帝」袁世凱被迫退位,最終因病去世。袁世凱去世后,人們對太和殿進行整理時發現,龍椅竟被后移了三米。這一發現不僅令人吃驚,而且,還暴露了袁世凱的一個驚天秘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自古以來,皇帝都以天子自稱,而天子指的便是天上的紫薇垣和地上的紫禁城。我國的傳統觀念認為,紫禁城是天下的代表,而太和殿中的髹金漆雲龍紋寶座又是紫禁城的代表。但事實上,這種說法卻忽略了太和殿中的其他具有強烈政治色彩的陳設,比如:盤龍明柱、銅鶴、用端和大象等。

對於盤龍明柱,我想人們多少是有些了解的,它雖只有六根,但卻是太和殿中最大的物品。這些柱子不僅起到了裝飾的作用,而且,還凸顯了皇家的雄渾氣派,是太和殿的門面。當然,也有人認為,這六根柱子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含義——代表皇帝對六合的擁有,象徵了權利。

距離寶座最近的地方有一對銅鶴,它們口銜靈芝,彼此對視。對這個物品,人們可能會覺得陌生,但是,它既然能被擺放在寶座旁,就證明它是有其意義的。據史記記載,古時候人們常用靈芝和白鶴來表示長壽,無論是秦始皇、唐太宗還是其他皇帝,他們的目標都是長生不死,他們渴望長生,渴望對權利的永遠掌握,於是,他們便將這對銅鶴放在了寶座旁,以表示自己對長生的渴求。

在太和殿的兩端有一對用端,其實,這個用端並不是什麼物品,它只不過是一個看起來胖乎乎的,沒有脖子的神獸。曾在《宋書·符瑞志下》中這樣寫道:「用端這種神獸跑起來非常快,甚至,達到了日行萬里的地步。不僅如此,它還會說四個國家的語言,讓偏遠地區的百姓也能感受到盛世。」

可以說,在古代用端是一種祥瑞之物,如果,將它擺放在了太和殿,那麼,就代表了這個國家的政治清明,取其「嘉瑞」之意。皇帝雖身居廟堂之上,但依舊能知曉天下事,使八方歸順,四海來潮。

在太和殿中還有一對大象,它們身駝寶瓶,奪人眼目。古人云,「太平有象」,這裡的象指的就是天下太平。將這對大象放在太和殿中,一來是表示皇帝對天下太平,五穀豐登,百姓安居樂業,盛世無飢餒的希望,二來是象徵江山永固,萬事太平。

這上面的四種東西都是太和殿中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提到,清朝時期,雍正曾在養心殿放置了一塊黃銅符板,在太和殿與乾清宮各放置了一塊木符板。而這裡的符板其實與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四種物品作用相同,只不過,它是一道鎮殿符,代表的是佛教、神明和北斗七星對皇宮的保護。

這樣一個太和殿,每一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布置出來的,它的每一個物品都代表了皇帝的期望以及天子的威儀。

那麼,現在我們回歸主題,為什麼袁世凱下台後人們卻發現寶座被后移了三米呢?其實,這就不得不提到太和殿中最重要的一件寶物——軒轅鏡了。古代皇帝金鑾寶座的正上方由水銀製成的亮晶晶的圓球也稱「軒轅鏡」。在現今故宮中,凡是龍椅的正上方皆有「盤龍藻井」,藻井上雕刻著一條龍,龍嘴下面叼著一個晶亮的圓球,此物也被稱為「軒轅鏡」。

《洞天清祿集》中曾這樣寫道:「軒轅鏡並非我們所認為的那般是一面鏡子,其實,它與球的形狀相似,如果,將它掛在床前,便可以起到驅邪的作用,如果,將它放置在太和殿中,便可以起到辨別真假天子的作用。」梅堯臣 《飲劉原甫家》詩:「世無軒轅鏡,百怪爭后先。」 無名氏 《神奴兒》第四折:「大人懷揣萬古軒轅鏡,照察我這銜冤負屈情。」

我們都知道,袁世凱之所以能坐上皇位最大的原因便是偷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所以,他深知自己的皇位是「偷」來的,因此,它便對軒轅鏡產生了一種害怕心理,於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小命,它決定讓人偷偷的將龍椅后移三米。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甚至到了現在,在故宮中我們見到的龍椅仍舊是向後移三米擺放的。

那麼,軒轅鏡是否真的像書中所說的那般神奇呢?這個我們是不知道的,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是,袁世凱之所以相信這個傳說,不過是因為他自己心裡有鬼罷了!

不過可惜的是,袁世凱雖為這把龍椅機關算盡,但是,在他剛登基沒幾天就被尿毒症折磨死了,可以說,他從沒有坐上去過。就連他的五姨太也這樣說:袁世凱雖為皇帝,但是,他並沒有進行過登基大典,因此,人們稱他為民國總統。

其實,袁世凱沒有坐上龍椅的原因還有一個,那便是全國人民的反帝護國運動。當時,袁世凱一心想要完全獨裁,於是,便用各種借口欺騙百姓,甚至,打著「救國救民」的口號宣布自己即將登上皇位的消息。他的這種行為自然是讓百姓厭惡的,於是,在他宣布消息后就遭到了重壓,最終被迫退位!

參考資料:

『《宋書·符瑞志下》、《洞天清祿集》、《飲劉原甫家》、《神奴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