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紅豆粥,功效不賴的小秘方

本文非小編原創,偶然發現,但是文中沒有作者,文中所提僅供參考。因為最近小編也在吃這個,所以就發了上來。但是小編需要強調的是,中醫食療需要辯證用藥,請各位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食療,否則後果自負。薏米紅豆粥,雖然文中提及可以去濕氣,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去濕氣。辯證用藥,非常重要!請注意,非常重要!還有此物寒涼,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長期吃的!

 

認識薏米與紅豆——

1.薏米:

 

薏米仁入葯有健脾、利尿、清熱、鎮咳之效。

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可用作糧食吃,味道和大米相似,且易消化吸收,煮粥、作湯均可。夏秋季和冬瓜煮湯,既可佐餐食用,又能清暑利濕。由於薏米營養豐富,對於久病體虛、病後恢復期患者,老人、產婦、兒童都是比較好的藥用食物,可經常服用。不論用於滋補還是用於治病,作用都較為緩和,微寒而不傷胃,益脾而不滋膩。據報道,薏米治病的成份薏苡仁酯,不僅具有滋補作用,而且還是一種抗癌劑,能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可用於胃癌及子宮頸癌。薏米的根中所含的薏米醇,除具有上述的薏苡仁酯的作用外,還有降壓、利尿、解熱和驅蛔蟲的效果,適用於高血壓、尿路結石、尿路感染、蛔蟲病等。 薏米的葉,可煎水作茶飲,其味清香,飲之可以利尿。薏米的常用量為20-30克,病重者可加大劑量至60克。

2.紅豆

 

紅豆,中藥材名。本品為豆科植物紅豆樹的種子。秋末冬初採種子,備用。功能主治為:理氣,通經。治疝氣,腹痛,血滯經閉。

《四川常用中草藥》:理氣,通經。治疝氣,腹痛,血滯經閉。

二者的結合,薏米紅豆湯——可疏通濕邪

《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薏米紅豆是清除體內濕氣最好的偏方

如果診斷出病人體內有濕時,我經常給病人推薦兩種「葯」,這兩種葯既能祛除體內濕邪,還能當水喝、當飯吃。這兩種「葯」,一是薏米,一是赤小豆(紅小豆),一起熬湯喝,是清除體內濕氣最好的偏方。

很多朋友說,紅豆加薏米仁很難熬,怎麼熬它都不粘不稠,能不能放點大米或別的食物一起熬?其實如果從治療的角度來講,我建議大家最好不要用。因為這個薏 米紅豆湯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熱除濕。赤小豆是紅色的,養血,古籍里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紅豆還有減肥的作用。薏米性偏寒涼,主要有清熱、利濕 的作用。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內濕外也濕,用這兩味葯正好能起到一個養血、除濕的作用。正是這種不粘不稠的清輕之相,才能達到清熱驅濕的效果。如果 從預防的角度來講,熬大米粥的時候,加上一把紅豆一把薏米也未嘗不可。

有的人體質偏寒,裡面可以加一點溫補的食物,像桂圓、大棗 都可以;有的人失眠,體內也有明顯濕膩的感覺,那就加一些蓮子、百合;如果女性朋友痛經,可以把薏米去掉,熬點紅豆湯,再加上一些薑片、大棗、紅糖,喝下 去暖暖小腹,也可以緩解疼痛。關節疼痛的,加一些生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陰養血除痹。

平日思慮傷神、勞心過度而運動量少的人,往 往臉上沒有血色,精神也不夠充沛,甚至心悸、貪睡,感覺頭重如裹,心中空虛。這是體內有濕加上心氣不足的表現,可以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一些桂圓同煮。桂圓甘 溫,能開胃健脾、安神補血,能振奮心陽,溫補心氣,使人精神飽滿、中氣十足。而且,單純的薏米紅豆湯味道很一般,加上桂圓后,就變甜了,淡淡的甜味,它不 僅能驅散我們體內的濕氣,而且給我們的心帶來生機與溫暖。我們就叫它薏米紅豆桂圓粥吧,它特別適合強勞力勞動者,也很適合中老年人。

年輕人容易出現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這都是上焦心肺火旺、濕熱內擾所致,用薏米紅豆湯洗臉有奇效,或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上百合與蓮子同煮飲 用。百合能潤肺、養顏,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蓮子最能養心、清心火,同時又能健脾、補腎。當然,如果感覺湯沒有什麼味道,還可以加點冰糖。

如果著涼感冒了,或是體內有寒,胃中寒痛,食慾不佳,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幾片生薑。生薑性溫,能溫中驅寒,健脾和胃。注意,生薑不可多放,多放就使粥變 得辛辣了。如果想在湯里加點調味品,最好放紅糖,紅糖是性溫的。需要注意的是,婦女產後保養時,喝紅豆薏米湯要去掉薏米,可在其中加點大棗,大棗能溫中、 健脾、養血是非常適宜的。

腎虛的人,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一些黑豆。因為黑色入腎,豆的形狀也跟腎十分相似,以形補形,是補腎的佳品。

現在人們常說的腳氣病,是典型的濕熱下注。可在薏米紅豆湯中加點碎黃豆,用熬出來的湯泡腳,這是治腳氣的一個小秘方。

如果咳嗽,還可以把生梨去皮去核切成1~2厘米見方的小塊兒,加入薏米紅豆湯中同煮,可以潤肺、化痰、止咳。

學會薏米紅豆湯的加減變化,使用得當可以對生活中大部分常見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熬薏米紅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講究的。薏米很硬,紅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鍋里一直熬,大概熬一個多小時還不爛,很浪費火或者電,而且搞不好還會把水燒乾,造成糊底。我建議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鍋里加進去足夠的水,燒開后熄火,讓薏米和紅豆在鍋里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后再悶半個小時,紅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種方法更簡單,就是把咱們家現在不常用的保溫瓶洗乾淨,把薏米和紅豆放在裡面,再倒進去開水,塞緊瓶頭悶著,每天晚上這樣弄好,早晨起來就是粥了,正好當早餐喝。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節省能源的,不用去熬。

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粘發稠,總是底下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分大半在湯里。由於熬粥的時候,水放得很多,這些湯可能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爭取把它喝完,因為喝到下午就餿了。沉底的那些薏米和紅豆依然可以吃,如果覺得口感不太好,可以拌點白糖。這可不是既能當茶喝,又能當飯吃嗎?

至於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里稱作「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去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

關於薏米和紅豆的「消腫」作用,也很有意思。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腫就是水腫。試看今人,十個裡面起碼有五六個身體發福,這也是腫,叫做體態臃腫。在中醫看來,肥胖也好,水腫也好,都意味著體內有濕,水液不能隨氣血流動,滯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起來。水腫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過是程度有深淺而已。去濕性極強的藥物或食物能祛除這些滯留在人體的水液,也就能消腫。所以,治療水腫必用紅豆,而實踐證明,薏米紅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濕邪是造成現代各種慢性、頑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紅豆湯是對治濕邪最好的葯。我在臨床上給病人開完方子后,總要囑咐他們飲食起居的一些注意事項,其中囑咐得最多的就是回去熬薏米紅豆湯當茶喝。對於實在不具備這個條件的病人,我會讓他用薏米和紅豆熬粥,作為晚餐的主食。曾經有學生問我:「您怎麼逢人就讓喝薏米紅豆湯、薏米紅豆粥呢?」我說,因為體內有濕是現代人的通病,薏米紅豆湯人人皆宜。實事就是如此,我有一位病人,經營著一家大型公司,喝了我的薏米紅豆粥后,感覺非常好,竟然吩咐他們公司的廚房每天早上都用薏米和紅豆熬粥,給早到的員工做早點;把熬出來的薏米紅豆湯,裝在好幾個大保溫桶里,供全公司員工飲用。

經常有人問:「為什麼薏米紅豆粥煮不成粘稠狀的呢?」還有人自作聰明,對我說:「我在熬薏米紅豆粥的時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結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個美啊!」

我說:「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為什麼?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濕氣,濕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紅豆和薏米都是去濕的,本身不含濕,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濕氣,所以整個粥都稠了。味道雖然更好了,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禁忌:首先,必須在醫生指導下,辯證使用。體質不對的應用食療,等同於慢性自傷。

1、經期女性避免食用:因為此物偏寒;月經期不能吃寒涼的東西。

2、不能當葯吃:不對症用食療,等於慢性自殺;對症而又不長期使用不停,也可能導致身體問題。而且食療不能替代葯療。

3、孕婦禁吃:此物始終寒涼,不建議孕婦使用。

4、消化能力差的人少吃:薏仁所含的醣類黏性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會妨礙消化,對於消化吸收能力較弱的人盡量少吃或不吃。

5、汗少,便秘的人群不宜多吃

上文鏈接——

馬應龍痔瘡膏的另類用法可能讓你大跌眼鏡

潔爾陰洗劑,共同解決男人女人下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