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是最無能的教育孩子犯了錯,家長只需說這7句話,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孩子犯錯了,到底該不該打?有的家長認為「棒棍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也有家長認為「體罰是最無能的教育方式」。使用暴力家法,孩子真的會明白道理嗎?家長們又是否知道,打罵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呢?其實,當孩子犯錯後,家長只需說這7句話,孩子會越來越優秀的。
01.打孩子是未成年人產生不良行為的催化劑
一項研究表明,被家人「經常打罵」的未成年犯有不良行為的比例高於沒有被「經常打罵」的。事實上,打罵孩子不僅沒有制止,反而加劇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被「經常打罵」的孩子中:有 25.7%的孩子「自卑」;有 22.1%的孩子「冷酷」;有 56.5%的孩子「暴躁」。其中,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內在動因,而父母的打罵則是未成年人不良性格形成的重要根源。
02.難道孩子犯錯不應該受到懲罰嗎?
在探討懲罰孩子之前,家長們應知道什麼是孩子的不良行為。懲罰孩子,通常是因為我們認為孩子做錯了,而事實上,大多數時候,孩子做出的只是「與其年齡相稱」的行為,而不是大人眼中的不良行為。
美國兒童教育家吉諾特認為: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03.不能打孩子,那該用什麼辦法"管教"熊孩子?
其實,孩子犯錯,最主要的不是懲罰,而是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教育才能行之有效。讓孩子認識錯誤主動改正,家長可以學習這7句話。
1.發生什麼事情了?
這是很多家長會忽略的一點。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決定了孩子是否信任你,關乎著事情能否順利解決。家長這麼問孩子,可以讓孩子有機會說出事情的經過,是不是有錯在先,家長一聽就可以分辨出來,不會冤枉孩子。即使真的有錯,孩子也會因為有辯解的機會,而甘心認錯。
2.你現在覺得怎麼樣?
在孩子說完事情之後,不要著急著去劃分誰對誰錯,而是應該問問孩子:你現在覺得怎麼樣?給孩子一個發洩情緒的出口!
研究表明,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別人說什麼都聽不進去的。所以說,要想孩子能夠聽得進去,前提是先讓孩子「任性抱怨」一下。這無關對錯,僅僅只是發洩而已;之後再說事,孩子會「聽話」很多。
3.你有什麼想法嗎?
孩子自己的事,不妨先聽聽他的想法!家長不要急於給孩子出謀劃策,宣布自己的決定,孩子也許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對於任何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孩子也一樣。不管他說出來的是無濟於事的還是切實可行的,家長都不需要過多評判,讓孩子暢所欲言。家長切忌把自己認為對的、合理的解決方式強加給孩子,迫使孩子去接受。這樣孩子可能會有抵觸情緒,也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4.你覺得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
這其實是一個篩選的過程,讓孩子檢驗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通過討論,孩子就能明確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行不通的。自己分析得出的結果,往往比家長劈頭蓋臉的命令更容易接受。
5.那你決定怎麼做?
孩子已經明白了自己可以怎麼做,家長還要給孩子選擇:是做還是不做,或者選哪一種,讓孩子在明確後果的情況下做出決定。
尊重孩子的決定,鼓勵他勇敢去做,即使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孩子也能從中獲得經驗和教訓。
6.你希望我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