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飯竟然險些吃出人命?老年人要格外注意
圖說:溫度較高,氣候潮濕,易大量滋生細菌,食物非常容易變質 圖來源/東方IC
普陀區利群醫院日前收治了一名腹痛的老人,他在吃了一碗隔夜飯後體溫升高、心跳加快,血壓驟降,生命垂危。隔夜飯在廚房裡再普通不過了,怎麼會吃出生命危險?原來,這名老人得了「腸源性膿毒症」,罪魁禍首還真是那碗隔夜飯。
利群醫院急診科主任何再明告訴記者,這名老人由120送至急診搶救室,體溫38.5℃,心率120次/分,血壓80/50mmHg,已處於休克狀態。據家屬稱,他只是吃一碗隔夜的泡飯,隨後就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急診科醫生劉小健敏銳地感覺到,這可能並不是普通的胃腸炎,隨即進行詳細的查體。患者精神極度萎靡,對答無力,全腹均有壓痛,腸鳴音消失,結合全面的生化及輔助檢查,考慮該患者罹患腸源性膿毒血症,並伴有心肝腎多臟器損傷。經何再明主任確診后,立即啟動「膿毒症治療方案」。
患者被迅速轉入EICU進行積極治療,8小時後患者胃腸道癥狀好轉,且尿量趨於正常,血壓平穩,炎症指標下降。入院第3天,醫生結合心電圖考慮患者存在無癥狀型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予以擴冠脈、減輕心臟負荷、抗血小板、β受體阻滯劑減輕心肌耗氧等治療。經過有效治療,患者癥狀緩解,複查炎症指標下降,肝腎功能、心肌酶等指標好轉,第5天轉入急診普通病房。各項指標正常后,患者痊癒出院。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成功將病情兇險的患者從鬼門關拉回。
何再明說,隔夜飯菜所引起的這個疾病叫做「腸源性膿毒症」,是急診常見的重症,多見於年老人,且發病急驟且隱匿,臨床表現不典型,患者往往以頭暈、納差、乏力為主要癥狀,而且老人常伴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肝腎功能減退,病情較重,病死率高。
入夏的上海,溫度較高,氣候潮濕,易大量滋生細菌,食物非常容易變質。當人體攝入不潔食物,通常在2到7小時后出現噁心、嘔吐、腹部絞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會因脫水導致休克、腎功能衰竭等癥狀,危及生命。因此,夏天尤其要注意飲食清潔衛生,做到生熟分開,盡量不吃隔夜飯菜,吃剩的食物應放冰箱,存儲時間不宜過長,吃之前應煮熟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