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億押注「壹帶壹路」!日本拋出橄欖枝,欲借中國東風大賺壹筆!
多年來,中國推進「一帶一路」發展的腳印遍布世界,一路上更是收穫累累碩果。「一帶一路」倡議不僅讓我國加強了在各領域的國際合作,更讓包容開放、豁達向上的中國頻受褒讚:眼光長遠、工作效率高、製造技術強、硬體設備好……中國憑藉自身實力贏得這番「好口碑」,就連從前對中國動作充滿警惕的日本,如今態度也來了個180度的大逆轉。
日本官方首次點明「對華合作」,30萬億目標還得靠中國
當看到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眾多項目陸續開花結果,日本終於忍不住了,意欲同中國展開密切合作。日本在今年6月公布的基建領域基本方針《基建系統出口戰略》修訂版中,首次增加了推進中日合作的內容,這標誌日本官方正轉變國家出口方針,對中國的態度也由過去的「保持距離」變為「主動擁抱」。
據悉,日本每年都會更新《基礎系統出口戰略》,但有一目標總貫穿文件始末:在2020年時使基礎設施出口總額達到30萬億日元。日本當前有意加強中日民企在第三國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的合作,很大程度上也是想搭乘中國「一帶一路」的順風車,以保證出口目標最終得以實現——畢竟其基建出口發展正趨緩,如2014至2016年的出口年增長值僅為1萬億日元左右。
反觀中國,「一帶一路」不旦成為我國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橋樑,更讓各國獲利頗豐。具體到基建成果上,可見中歐班列的接連通關、印尼高鐵項目啟動……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2018年裡,「一帶一路」中的基礎設施由785個增至1694個,投資額也由7840億增至1.4萬億美元——強勁地翻了一番。可以肯定,日本如今及時採取「對華合作」方針是明智之舉!
從競爭走向合作,中日強強聯手才是王道!
前文從中日各自的海外發展差異說明日本主動「牽手」中國的動因,但值得一提的是,兩大國曾在基建領域賣力較量過,日本更視中國為強勁的競爭對手。最直觀的表現是日本在以往的《基礎系統出口戰略》中,為與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基建項目迎面競爭,針對性提出了「高質量基礎設施」,因為它認為中國拿下基建項目是因巨大的「財力傾注」,所以試圖通過「質量優勢」予以抗衡。
事實證明,中國拿下許多基建項目並不主要依靠財力,更在於夠硬的技術、真誠的合作態度等綜合方面。尤其是中國技術如今愈發出挑:縱觀全球橋樑之最,最長的橋是我國的丹昆特大橋,最高的橋樑是我國的四渡河大橋……又比如迪拜的棕櫚島、泰國曼谷的拉瑪八世皇等都出自中國之手。
平心而論,日本的基建技術享譽全球,作為主要以出口拉動GDP的國家,其對基建出口的重視程度不在話下。經過連年的忙碌,日本也獲得了不少成績——資助印度洋地區的一些港口項目如莫三比克那卡拉港口、肯亞蒙巴薩港口等;拿下了心心念想的印度高鐵項目……
總體而言,中日從競爭走向合作可謂是質的改變,雖說兩國圍繞「一帶一路」的探討仍處於磨合期,但是強強聯手或許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這無論對中日兩國還是對世界而言都將是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