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也會高血壓?養成4個好習慣,輕松「穩住」血壓
在大多數人眼裡,「三高」似乎和年輕人沒什麼關係,認為這是老年人特有的代名詞。事實真的如此么?
在年輕白領人士中,高血壓的患病率竟然高達13.6%,而且發病增長率飆升到62%-74%,而老年人的發病增長率只有15-18%。
高血壓已成為年輕白領的健康「殺手」
陸志剛告訴39健康網記者,我們在門診工作中經常遇到剛過三十的辦公室白領拿著體檢報告前來諮詢,不解自己為何年紀尚輕,毫無癥狀,卻被診斷為高血壓。
老年人患高血壓我們不難理解。因為動脈血管會隨年齡增長,發生退行性硬化或粥樣硬化,使得血管壁彈性降低,從而導致收縮壓顯著升高。
年輕人血管彈性尚可,為何也會患上高血壓呢?陸志剛醫生表示,這與白領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緊密相關。
31歲的王先生是證券公司的骨幹,最近覺得胸口悶,乏力到醫院就診,檢查出患有高血壓。
「近一兩年,工作壓力很大,而我的工資收入是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要養家糊口只有拚命工作,雖然『空中飛人』的日子真的很累。」王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工作非常繁忙,上市公司路演、調研,頻繁的出差和加班熬夜,導致了他生活沒有規律,長期過度情緒緊張導致交感神經激活,周圍血管收縮而致血壓升高。
同時,三餐不定時,抽煙飲酒,應酬多,也是引發高血壓的導火索,年輕白領們長期在外面餐館吃飯,脂肪、熱量、鹽都攝入過高,這樣的「三高」食物,會引起鈉水瀦留,使血容量增加而致血壓升高。
此外,缺少鍛煉、坐多動少也是加重高血壓進展的因素之一,「靜如處子」的生活方式,很容易產生腹型肥胖,或合併血脂異常或糖耐量異常。
此外可能還有遺傳因素參與其中。父母一方患高血壓,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是28%;父母雙方均患高血壓,子女患高血壓的概率高達45%。
陸醫生提醒大家,出現舒張壓增高、心率增快,乏力、疲勞、胸悶、頭暈、脾氣暴躁等軀體癥狀,以及合併腹型肥胖(男腰圍>90cm;女>80cm),糖耐量異常或血脂異常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要注意及時就醫。
因為不論是老年高血壓,還是年輕白領高血壓,對血壓不加控制,都可能對心、腦、腎等重要臟器造成損害,嚴重時誘發心肌梗死、腦梗、腎功能衰竭等致命或致殘的併發症。
如何預防高血壓?
陸醫生表示,白領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尤其重要。
限鹽低脂
適當限鹽(食鹽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低脂飲食(節制蛋黃、魚子、肥肉、動物內臟等攝入),嚴格戒煙,不酗酒,多食新鮮蔬菜水果,注意鉀離子和微量元素的攝入。
心態平和
注意心態平和樂觀,避免情緒激動、疲勞,必要時如有焦慮-抑鬱癥狀,可以應用些安定類鎮靜劑,或尋求心理疏導。看球賽等容易激動的時候尤為要控制自己,調整好情緒。
加強鍛煉
長期堅持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運動可以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改善血管的順應性。同時對提高免疫能力、保持正常體重亦有一定效果。可選擇游泳、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舒緩而有氧性的運動項目。
定期體檢
長期工作緊張,高鈉、高脂飲食,有煙酒嗜好,有高血壓家族史以及肥胖者,是罹患高血壓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體檢一次,一旦發現單純舒張壓升高,進行生活方式改良,再配合降壓藥物,需把血壓降到正常血壓水平(<120/80mmHg)。
在生活方式改變的基礎上,如果血壓仍有波動或下降程度未能達標,再根據醫生囑託選擇一些有效抑制交感神經或對血管擴張作用特異性較強的降壓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