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給孩子自由,教你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
自律,即自製,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
每個人很多時候理性中的想法和現實中的做法都常常不同,更多時候理性中要求我們要做好事情,要條理清晰,但是現實中常常被打破,為什麼呢?
其實這些就是因為缺乏自律。
特別是小學生,家長常常抱怨孩子做作業拖拉,做什麼事都需要家長提醒,要想改正孩子的缺點,就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星火教育小學班主任柯老師是這樣建議家長的。
一、自律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自律的孩子有什麼優點?
在做一件事之前,我們要判斷這件事是好是壞,自律也是一樣。
自律的人他們能夠控制自己不去做不該做的事,擁有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正因為此,他們能夠按時完成計劃,按時去做接下來該做的事。
科學研究上有個著名的實驗,實驗者是一些小孩,研究者給他們每個人一個糖果,給他們的要求是在研究者回來后,沒有把糖吃了的人能夠再得到一個糖。
實驗的結果當然是有些孩子吃了,有些孩子沒吃。
顯然,小孩子對糖果是沒有抵抗力的,但那些能控制自己不去吃糖的孩子擁有自制力,他們用理性控制自己不去吃糖。
實驗的後續調查顯示,那些自制力強的孩子的人生更加完美,而其他孩子因為不自律,不善於應對壓力。
二、怎麼培養
孩子的懶惰並不是天生的,很多時候壞習慣都是從小形成的,同樣的,好習慣也可以從小培養,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1.制定規則
孩子還小的時候,不能自己控制自己,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和他人的幫助,家規就是這樣一個規範行為的準則,就像學校里的校規一樣,讓孩子從小明白這是個規則的世界,並不是你的每個要求都能順利實現的。
孩子想要看電視、玩手機,並不是說不可以,只是玩的時候要有節制,家長可以給孩子制規定時間,讓孩子按時娛樂,按時學習,這樣勞逸結合對孩子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
2.管理時間
自律性的養成,首先就要合理安排時間,對於孩子來說,也許他們對時間還沒有完整的時間觀念,那麼家長就要給孩子一些提醒,在孩子做作業時適當地提醒孩子還剩下多少時間,讓孩子學會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作業。
3.先苦后甜
要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就要學會延遲享受,不要太心急地想要享受成功的喜悅,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在經歷過很多的苦后才能嘗到成功的甜。
因此,當孩子提出要求時,家長不要很快實現他,要給孩子一個等待的時間,讓孩子能夠控制自己強烈的慾望,學會平靜已經的內心去鍛煉意志力。
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抵抗誘惑,讓孩子明白生活總是先苦后甜的。
4.以身作則
任何的教育都抵不過家長的言傳身教,家長行為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有些家長對孩子要求很嚴格,但是自己卻常常做與教導孩子不同的行為,這讓孩子怎麼看,孩子做的不好,肯定會反駁家長就是學家長,這時候家長也說不了什麼吧。
所以,要想教好孩子,自己首先要做好,給孩子一個學習的榜樣,讓孩子引以為傲。
總結一下,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性,要從小開始,不給孩子安逸的生活,給孩子制定行為規律,按規律行事,再配合家長的言傳身教,給孩子切實的影響,孩子一定能夠控制住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