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當年得兩匹曉人言的「神獸」,因捨命護主有功,死後剝皮追封「鎮殿侯」

關於「神獸」,歷史上說法不一,大體以「麒麟」、「霸下」、「九尾狐」等為代表,多出現在宗教色彩濃厚的神話傳說中;傳說不代表現實,正因為「神獸」的玄幻色彩太過濃厚,因此一般多作為「笑談」很少有人當真。

傳說多為「虛幻」,這個無可厚非,但不是所有的「神獸」都是傳說。在歷史上清初年間的確出現了「神獸」,不僅救了皇太極性命而被封侯,其真容標本至今存放在瀋陽故宮中。

《東三省古蹟軼聞續編》一書主要記載東三省各朝代民間歷史,諸如此類書籍雖不算正統的史書,但卻是各朝代宮廷皇帝的參考;有了此類書籍,皇帝就可以不出宮門瞭解民間。

在《東三省古蹟軼聞續編》一書中就有關於「神獸」的記載。在清初盛京皇宮中有兩隻「神獸」,似熊但又不像,體型也比一般的熊要大得多「俱在八尺開外」;「齒爪如刀,身雖大動則靈」這兩個巨獸身形很大,行動卻很靈活,這一點也證明瞭其兩頭「神獸」並非笨重的「熊」;「其身覆毛如人發」在清朝,滿人是留長辮子的,這兩隻「神獸」身上覆蓋的毛髮就像當時人的頭髮一樣長,從這點也可證明其並非一般的「熊」。

這兩隻「神獸」的來曆書中並沒有記載,只說是皇太極親自圈養,雖力大無窮卻不傷主,常隨皇太極出入宮門,「可懂人言」十分聽話。每每皇太極入宮,兩隻「神獸」就像其他侍衛一樣,在宮門外與侍衛一同把守宮門。

一次皇太極帶著兩隻「神獸」出外行獵,歸來時皇太極入「大清門」,「神獸」如常左右把守宮門;後皇太極十分高興,又出「大清門」要檢驗所獵之物。

正在皇太極出宮門時,一眾刺客足有百人之眾忽然衝出,刀槍並舉刺殺皇太極。此時把守宮門的侍衛離得稍遠,只有這兩隻「神獸」左右不離皇太極。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兩隻神獸衝出,擋在皇太極身前;眾刺客不得過,就開始攻擊兩隻「神獸」。皇太極被趕來的侍衛保護入「大清門」躲避,保住性命;但一陣廝殺,兩隻神獸雖勇,無奈賊兵太多,還是命喪當場。

據《東三省古蹟軼聞續編》記載,兩隻「神獸」死後,皇太極親口加封「鎮殿侯」,命匠人把「神獸」屍身做成標本,依然放在「金鑾寶殿」左右,繼續鎮守宮門。

同時《東三省古蹟軼聞續編》還記載著關於這兩隻「神獸」的民間奇聞。主角依然是皇太極,在皇太極還是「四貝勒」時,因其戰功赫赫,在朝中的實力最大,也是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人。而三貝勒「莽古爾泰」雖然也是戰功赫赫,但仍無法與皇太極相提並論,於是「莽古爾泰」對皇太極充滿了敵意。

果然,不久後皇太極成為成吉思汗之後,新的「大汗」皇帝。「莽古爾泰」心中更加不服,整日飲酒發泄,言語間多有對皇太極的誹謗之言。一次「莽古爾泰」醉酒帶刀怒闖宮門,守門的兩個侍衛是皇太極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如今是「大汗」貼身護衛。這兩個侍衛眼見「莽古爾泰」醉眼朦朧,一臉怒氣,手中還緊捏著佩刀刀把;兩人害怕有失,口中十分客氣的請「莽古爾泰」按照規矩卸下佩刀再入宮。可「莽古爾泰」非但不卸下佩刀,反抽刀殺了此二人。

皇太極知道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被「莽古爾泰」所殺,馬上以「帶刀闖宮」的罪名將「莽古爾泰」革去「貝勒」爵位,並充軍流放。皇太極將「莽古爾泰」家產都賞給那兩個被殺侍衛的家人,並以「王侯」身份厚葬。

之後,皇太極每每進出「大清門」都能看見兩隻似熊非熊的「怪獸」站在宮門左右;皇太極驚問左右,眾人皆不得見。日久皇太極知「神獸」乃是那兩個侍衛所化,心中十分感動,便親自獵殺兩隻「巨熊」,將其皮製成標本列於「崇政殿」龍椅左右,並親口加封「鎮殿侯」,以示對那兩名侍衛的紀念。

在瀋陽故宮中,這兩隻「神獸」標本至今猶存,雖經多年戰禍洗禮,其身有些破損,但仍可看出其生前威風樣貌。雖經過專家研究,但這兩隻「神獸」到底是什麼動物仍不能確定。

一種說法「神獸」是史前生物「大懶獸」,但這種動物早已滅絕數億年,出現在清初根本不可能;另一種說法,所謂的「神獸」就是「熊」,但從其體型和毛髮等特點來看,根本不符合「熊」的生理體貌。

看來「神獸」在歷史上真實存在是確定無疑的,你覺得這兩隻「神獸」到底是史前「大懶獸」還是「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