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吃七分飽 平時多走路 82歲農村大爺住著道光年間的老房子
做為母親河黃河孕育了世世代代的華夏兒女,傍依著母親河而駐紮生息的人們難以計數,風陵渡、蒲津渡、禹王渡、茅津渡......在那數不清的渡口裡,吳王渡也曾佔據著一席之地。而今,日新月異的變化,吳王渡口早失去了作用,吳王村也沒了昔日的繁華,而且自從新村建成后,古村更日漸蕭條,只留故土難離的老人堅守著曾經的歲月。
在一片破敗的村舍中,82歲高齡的崔永平老人的家比較顯眼,「門當」高懸,嫌「戶對」礙事拆了放在門后。老人家的這座院落建於道光24年,至今有多少年?
這是一座北方農村典型的四合院,坐北朝南,粗壯的檁條、筆直的房椽、細緻的木雕,記錄著當年主人的殷實。但崔大爺說,他這不算啥,村裡另外一家那才是大戶才叫氣派。
以前大戶人家的安保措施很到位,圖中光亮處的鐵網還是以前的留下的,俗稱天網。
聽大爺的順口溜「大車門一關48間,四合院子帶穿廊,馬坊有客廳,場院披sa房」,朋友你能明白嗎?經大爺解釋,sa房類似於今天的亭或棚子,主要作用是防止剛收回來未來得及碾打的小麥受淋,但是不清楚是哪個字,只能以拼音代之。
也許平時村裡人稀交流少,老人話匣子打開收不住:現在光景多好,以前不敢想。就說收麥,先前割麥曬麥碾麥翻場揚麥......不蛻幾層皮,麥子就進不了糧倉;看看現如今,收割麥比過年都幸福。還有這打電話都能看到人(視頻),那時日本人辦良民證照相還得蒙塊黑布,照相機多稀罕哪,這會手機能照相連小娃娃都會。
生活好了,以前60歲就是老漢,還不多見,現在60歲看著多年輕......其實,崔大爺除了耳朵有點背,其它莫麻達,他帶著孫子給買的助聽器,交流起來很順暢。
外面艷陽高照,老人的門洞里涼風習習,大爺抽一口幾十年不離手的旱煙袋,愜意無比。
煙霧繚繞里,大爺侃侃而談,兒女孝順,都搬到新村后要接他們老兩口過去,但幾十年在老房子住慣了,捨不得,房子莫人住就沒人氣,會爛的更快,再說,娃娃們有個人的生活,胳膊腿利索能動彈就不和娃娃們在一塊攪稀稠。多麼明智的老人。
靠牆的自行車是大爺專屬,後座跨個筐,崔大爺沒事就或騎或推,村裡村外轉悠,遇到鮮嫩的野菜就割幾把回來,
現在,大爺四世同堂,里孫外孫共8個,「最大的重孫子都十幾啦。碰到好時候,要多活幾年,把以前吃的苦都補回來,要長壽,吃飯七分飽、平時多走路,常吃野菜不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