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七娘媽誕辰,做這三件事,乞求她保佑子孫健康平安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屬於婦女的節日。泉州地區民間關於七夕的傳說,一是牛郎織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與董永「百日緣」的故事。
後來泉州人把這兩個傳說混為一談,共同構成泉州特色的七夕故事。泉州人都說織女是天帝的第七個女兒,在勞動婦女的心目中,「七娘媽」是美麗、善良、慈愛、吉祥的化身,她不僅能給小孩子帶來撫愛、溫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長。
泉州有諺語說:「七月初七七娘生。」民間把這天定為七娘媽的誕辰,是日要舉行祈祥活動,稱「做七娘媽生」。因而,民間有七夕「拜天孫」的習俗。
1、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頭一個「七夕」要做「新契七娘」,就是要新拜「七娘媽」為「契母」(乾媽),備供品一份,事後以糖餅等物分送給鄰舍。
2、在「七夕」,還要解去新生兒在端午節系於手腕上用五色絲線搓成的「續命縷」,將「續命縷」和香粉做為一包擲置屋頂上。
3、到十六歲那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已經長大成人、與「七娘媽」脫離關係進行洗禮。「洗契」可以說是閩南地區的成年禮。這個民俗隨著時代的變遷,在一些所謂「城裡人」的地方已經消息。
據說天帝原來的旨意是允許織女七日一會牛郎,但是喜鵲「報錯喜」,錯傳為一年一度的七月初七日相會。這是喜鵲不能原諒的過失,因此在七夕大清早,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胭脂、花粉、花束等物,用紅髻索捆紮起來,拋上屋簷頂,責罰喜鵲銜送到天河邊,供織女梳妝打扮會牛郎。
七夕中午,在簷口擺方桌,敬祀「七娘媽」。舊時人們要備瓜果菜肴七盤,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盞七個,筷子七雙,小型紙橋七乘,把七娘媽的六位元元元姐姐也全部請來,共慶「七娘媽生」。
在歷史上,泉州還有掛「七娘媽燈」的習俗。清朝末年陳德商《溫陵歲時記》記載,七夕時家家戶戶各掛一盞紗燈。「七娘媽燈」是一種長圓形的燈籠,上面畫著七仙女的圖,一般在下面還掛上一串有各種顏色的花串。
如果當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剛結婚的新媳婦,在農曆的七月初就開始懸掛燈籠,甚至是掛在剛結婚的夫妻的新房門口,有早生貴子的願望。
牛郎會織女時,喜鵲會紛紛飛至天河上,為之搭橋,名曰「鵲橋」。人們說,七夕當天,天上不見喜鵲,是都去為牛郎、織女搭鵲橋了;七夕過後,喜鵲頭部都頹頂,就是因為牛郎牽牛過鵲橋時,牛蹄子蹂踏所致。「七夕」的晚上經常下點小雨,民間解釋是牛郎織女相會了,兩個人喜極而泣;分手時依戀不舍,揮淚告別。
另外,泉州還有焚送「七娘轎」的習俗。民間說,七娘媽是指七娘夫人,是婦幼保育神,七月初七是七娘夫人的神誕。七娘媽就是鬥母、送子、催生、奶母、痘疹、眼光、引蒙七位娘娘,沒有專廟。東嶽廟附有七娘夫人祠,天后宮附有育子司。民間信仰七娘夫人非常廣泛。
「七娘媽」是七個,都與「七」有關。主要有:七娘轎(七乘)、七娘亭(內有七個仙娘之像),其餘陳列的果蔬、糖粿、酒樽、箸(筷子)等,一般也以七為數。每年七月初七,家家戶戶在家中設香案,面向天井空中,拜「七娘媽」。泉州供祀「七娘媽」的禮物,一般有:生花、熟花、花粉、花露水、紅髻繩、剪刀、糖粿、瓜果、浥飯、三牲、酒醴等。
該年有初生嬰兒的同樣要拜七娘媽為「契母」,十六歲子女宣告成年要在這天「洗契」,除上述供品外,還要加供七娘亭、七娘轎、胭脂、香粉、炒糖豆,祀畢焚送七娘亭、七娘轎。
「七娘轎」和「七娘亭」保留了民間紙紮藝術的精巧,尤其是「七娘亭」更是別致,比較講究的亭中還紮有彩繪的「七娘」泥偶。據說,七娘亭的流傳源於宋代,《東京夢華錄》這本書有詳細記載。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七夕又稱「乞巧節」,訛音「七巧」。泉州婦女乞巧的風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個彩籮,準備瓜果7盤,點7支香,用7根針、7根絲線,在月光下比賽穿線,誰穿的線越多越快,就證明那個姑娘的手越巧。目前泉州地區的這種風俗已經少見,不過,如今很多華僑歸鄉,經常會把外地的絲線作為禮物帶來送給家鄉人,禮輕意重。
紙亭(七娘亭)
「紙亭」,它是祭拜七夕神靈的主要神器。它們通常是用五彩紙和竹子為主要原材料結紮製作成的精美絕倫的立體的二、三層樓臺,每一層又有如民間的抬閣——做工精緻的民間戲文舞臺場景。內容有八仙過海、西遊記等。
人物長約10公分,立體泥塑頭像彩紙軀體服飾,舉手投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十分賞心悅目。紙亭大小高度不等,一般在50——100公分左右,按需製作,按質論價。
16周歲的男小孩的「紙亭」,習俗以為即將轉為大人,是最後一次享受,製作特別講究,在底層戲文人物場景外正中位置加一個身負布包出外趕考的男青年,樓臺最高層屋脊兩端。金色的魚龍尾沖青天,暗示金榜填名,整個「紙亭」金碧輝煌,故又名「金亭」。
為女孩做的「紙亭」,過去一般沒有樓臺樣式的,而僅是傳統的花轎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