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茯苓、白朮、白扁豆、炙甘草、黨參、太子參補脾益氣的中藥

1、黃芪——補中益氣

性味歸經:黃芪味甘,性微溫,入肺、脾經

黃芪素以「補氣諸葯之最」著稱,能補一身之氣。《湯液本草》謂其是「上中下內外三焦之葯」。現代醫學認為,黃芪有提高人體免疫力、保肝、強心、擴張血管、降壓、降低血糖、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利尿等多種作用。中醫里,黃芪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 具有補而不膩的特點,而人蔘偏重於大補元氣。若將黃芪與人蔘、黨參等補藥配伍,則補氣效果更好。

 

主要功效

補中益氣、補氣昇陽、固表止汗、排膿生肌、利水消腫、安胎益血。

適用病證

適用於治療虛勞、中風、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演、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渇等病證。

食用提醒

黃芪有生黃芪、炙黃芪之分, 炙黃芪偏於 補氣,生黃芪偏於生肌,使用黃芪進補,為了安全起見,宜配方使用。

使用黃芪時, 可將15-20克黃芪加水煎服。

使用黃芪時,宜來用逐步加量的方法,切忌一次性大量進補。

脾氣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單用黃芪熬膏服用,或與黨參、白朮等同用。

黃芪適合氣虛的病人氣實者,腸胃有積滯者,火熱證如面紅目赤、口乾口苦、心煩易怒、小便黃、大便秘結者,不宜服用黃芪,陽盛陰虛, 上焦熱甚, 痘瘡血分熱者禁用黃芪。

治脾胃病小偏方

將山藥60克研粉備用;將黃芪30克煮汁300毫升,去渣,加入山藥粉攪拌成粥,每天服用1-2次,具有益氣、生津、健脾、固腎之功效,適用於脾腎虛弱的患者、糖尿病患者,黃芪山藥粥有延緩衰老、強壯身體、強心、改善心肌血液供應的作用。

 

2、茯苓——利水滲濕之葯

性味歸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腎經

茯苓是一種生長在松樹根部的真菌,對婦女及老年人滋補效果頗佳。《神農本草經》中將茯苓列為上品,稱其「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中醫認為,脾虛及水濕互為因果,所以,無論脾虛還是水濕泛濫,都當首選茯苓,且效果極佳,茯苓與他葯合用更顯補脾化溫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證明, 茯苓中富含的茯苓多糖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可以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延緩衰老的作用。

主要功效

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適用病證

茯苓治病苑圍相當廣泛,適用於水腫尿少、脾虛食少、心神不安、失眼多夢等證,對婦女及老年人滋補效果最佳。

食用提醒

可以到中藥房買茯苓粉, 自己製作茯苓食品,如蒸制饅頭、包子等麵食時,可在麵粉中加入茯苓粉混勻一起蒸。茯苓還可以做湯、泡酒,在500毫升的酒中,放100克茯苓,每天喝5-10毫升,具有健脾延年的功效。

陰虛火旺、口乾咽燥者不宜用茯苓;老年腎虛、小便過多、尿頻遺精者慎用茯苓。

茯苓煎時宜打碎成小塊,便於有效成分煎出;食療時宜研細末,有利於吸收。

茯苓很少單獨使用,常和白朮、人蔘、黨參配在一起用,脾氣虛或水濕重的人(濕重的人舌苔厚膩)可以自己做點茯苓粥,把10克茯苓、2克黨參搗碎以後,放到米粥里一起熬。

治脾胃病小偏方

取茯苓、山藥、松仁、芡實、蓮心各等份,麵粉適量,將茯苓、山藥、松仁、芡實及蓮心一起磨成粉末,在麵粉中倒入適量的清水,再調入此藥粉,烙成薄餅,此餅可隨意食用,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3、白朮——安脾胃之神品

性味歸經:味甘、苦、性溫,入脾、胃經。

當你感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身疲乏力時, 中醫大夫可能會為你做出脾虛的診斷,開出的處方中常常包括白朮這味中藥。白朮,又名山姜、山薊、山精等,被歷代醫家奉為「安脾胃之神品」「除風濕之上藥」「消痞積之要葯」「健食消谷第一要葯」。《醫學啟源》記載白朮「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 除胃熱, 強脾胃,進飲食,止渇, 安胎」。

主要功效

健脾益氣、燥濕利尿、消痰止汗、安胎。

適用病證

大多數人都適合,尤其適合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疲乏無力、消化不良、腹脹腹瀉、黃疸濕痹、小便不利、水腫、痰飲、自汗等患者。

食用提醒

白朮煎服用量為6-12克。生白朮善於健脾通便;炒白朮善於燥濕;焦白朮有溫化寒濕、收斂止瀉之功;土炒白朮有健脾和胃、 止瀉止嘔之功。

凡鬱結氣滯、脹悶積聚、 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癰疽多膿、黑瘦人氣實作脹,皆應忌用白朮。

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巧用白朮治療一些小病,如胃酸過多、胃中嘈雜,可用炒白朮配黃連治療;如經常盜汗、虛汗,可用炒白朮配黃芪治療; 如食欲不振、消化不好,可用炒白朮配枳売治療; 如因脾氣虛而導致腹脹, 可用妙白朮配陳皮治療;如小兒久瀉, 可用炒白朮配法半夏止瀉。

熱病傷津及陰虛燥渇者、 氣滯脹悶者忌服白朮。

治脾胃病小偏方

白朮500克、人蔘120克,均切片,用水浸一夜, 小火煎3次,過濾,壓榨殘渣取汁,合併濾液,濃縮,加煉蜜和勻為膏,每次服2匙,用白開水送服,此方有益元氣、健脾胃的功效,可用於脾胃虛損等證。

 

4、白扁豆——養胃下氣,健脾止瀉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入脾、胃經。

《本草綱目》中記載說,硬売白扁豆「能化清降濁,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藥性辨疑》中也記載:「扁豆,專清暑,故和中而止霍亂;極補脾,故治痢而蠲膿血,消水濕,治熱泄」 對於夏秋季節易中暑的老年人, 白扁豆不僅能防暑避暑,而且對於夏令暑濕內侵、飲食失調、脾胃失和而導致的嘔吐、瀉泄、痢疾、食欲不振、軟弱無力等證均有明顯的療效。現代醫學實驗發現, 白扁豆對痢疾桿菌具有抑制作用,證實了白扁豆的健脾止瀉功能。

主要功效

健脾和中、消暑化濕、養胃下氣、補虛止瀉。

適用病證

適用於暑濕吐瀉、脾虛呃逆、赤白帶下、食少久泄、水停消渇、小兒疳積、胎動不安、酒醉嘔吐等證。食用提醒

白扁豆煮熟搗成泥可做餡心,與熟米粉摻和后,可製作各種糕點和小吃。白扁豆含有凝集素,有一定的毒性,未煮熟蒸透不宜食用。白扁豆經麥麩炒后, 能增強健脾作用。凡患瘧疾、 寒熱病者忌食白扁豆。白扁豆用水煎煮,連湯帶豆同服,有固胎止帶之功效,適用於婦女帶下、胎動不安、 呃逆等。將白扁豆先凈,煮汁,一日分服2~3次,有健脾止瀉之功,適用於急性腸胃炎。

治脾胃病小偏方

白扁豆100克,炒熟研細末,米湯送服。一日3次,每次6克。有健脾利水解毒的功效,適用於赤白帶下、久泄、暑泄、水腫以及輕度食物中毒。

用白扁豆60克,先用油、 鹽煸炒后,再加水煮熟后食用, 一日2次,連用1周。有健脾、化濕作用,適用於婦女因脾虛而帶下。

 

5、炙甘草——益氣補中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溫,歸心、肺、脾、胃經。

俗話說:「藥店裡的甘草一一少不了的一位(味) ,」在中醫處方中,甘草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藥,為補氣之要葯,因為甘草具有調和藥性的本領, 中醫素有「十方九甘草」之說,甘草除了可以調和諸葯以外, 自身的藥效也不小,其善入中焦,具有補益脾氣之力,中醫認為,甘草可生用或蜜炙使用,生用者稱為生甘草,蜜炙使用者稱為炙甘草(用生甘草與蛙蜜、水同炒而成) ,甘草炙用,更有益氣補脾之功效。

主要功效

益氣補中、清熱解毒、去痰止咳、緩急止痛。

適用病證

炙甘草主治脾胃虛弱、脾胃功能減退、中氣不足、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食用提醒

甘草味甜, 如有胸腹脹滿及嘔吐者慎用,甘草不宜與海藻大戟、芫花、甘遂等中藥合用。

甘草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的,若長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水腫、血壓升高、血鉀降低、脘腹脹滿、食納獃滯等,使用時須把握好量。

炙甘草配人蔘、白朮、茯苓,水煎服,主治脾胃虛弱和氣虛;甘草配芍藥、姜、棗,水煎服,主治腹痛。

甘草切片含服、泡水喝,效果不確定,最好是與其他藥物一起水煎。

高血壓、腎功能不全、水腫、正在使用激素的患者均不宜服用甘草,最好不要隨便服用,而應該由醫生辨證使用。

治脾胃病小偏方

甘草6克、黃芪9克、桂枝6克、白芍6克、大棗6克、生薑3克,水煎服,早晩各服1次,此方主治慢性胃潰瘍。大棗150克、甘草20克,水煎,每日1劑。吃棗飲湯, 7天為一個療程,可輔助治療過敏性紫癜。

 

6、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入肺、脾經

黨參能補脾養胃,其潤肺生津、健運中氣之功效,與人蔘相差不大,黨參偏重補中益氣,健脾益肺,而太子參益氣健脾,生津潤肺,兩者雖均有補氣之功效,但作用不盡相同,黨參也是臨床最常用的藥材之一,在臨床上,對於各種病因引起的衰弱症,尤其是胃腸虛弱、消化及吸收功能不良, 有良好效果, 是一味緩補藥品。

主要功效

補中益氣、生津養血。

適用病證

最適宜用於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語音低沉、自覺氣短、稍一活動就喘促的肺氣虛弱者,脾胃氣虛、神疲倦怠、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軟者, 也宜食用黨參。食用提醒

黨參的作用比人蔘弱, 但功能基本相似,且價格遠比人蔘低,用黨參煲湯,健脾益肺, 燉湯時加入6-15克黨參片即可。黨參雖藥性平和,但也可能生熱,所以,中醫辨證為實證、 熱證者不能服用。

應用黨參進補,不宜同食蘿蔔、和茶葉等,以免影響其補益之功效。

黨參可製成黨參干(取黨參500克,洗凈,切去蘆頭,放置容器內,每天蒸1~2次,連蒸3~4天,即成為又軟又糯的黨參干)或黨參膏(將黨參500克煎煮、加熱濃縮,待葯稠厚時,加入與黨參等量的白糖或蜂蜜, 趁熱攪勻成黨參膏) , 也可將黨參和其他食材合理搭配,製成葯膳,調理身體。氣滯、怒火盛者, 中滿有火者忌服黨參。

治脾胃病小偏方

用黨參500克、沙參250克、桂圓肉120克,水煎濃至滴水成珠, 以瓷器貯藏。空腹時以一 酒杯用開水沖服,有補元氣、助筋力、清肺開音的功效,常服能健脾益氣,和胃養血。

 

7、太子參——氣陰兼顧的清補之品

性味歸經: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經

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童參,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的塊根。在眾多的補益葯中,太子參堪稱藥性平和、氣陰兼顧清補之品。《飲片新參》曰:「太子參補脾肺元氣,止汗生津,定虛悸

《本草從新》亦載: 「太子參, 雖甚細如參條,短緊結實,而有蘆紋,其力不下大參,」太子參為常用的補氣益血、健脾生津之葯。

主要功效

補氣健脾、補肺養陰、生津止渇。

適用病證

太子參尤其適合因脾(氣)虛、陰虛、津傷引起的食欲不振、肢體倦怠乏力、咳嗽疲少、心悸失眠、口燥咽干、自汗氣短者。

食用提醒

太子參可水煎、 漫酒、熬粥、泡茶、研末等服用。太子參每次宜少量服用, 久服效果良好。

太子參烏梅茶

材料:太子參6克、甘草3克、烏梅1枚,白糖適量

做法:

1. 將上述材料一起放入杯中,倒入沸水,蓋上蓋子悶泡約8分鐘,

2. 加入白糖調味后飲用。

功效:太子參補氣生津、健脾養胃,可治療明虛、津傷引起的咳嗽痰少、口燥咽乾等病證;烏海生津止渇,這款茶飲可補氣生津、健脾益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