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靜,二緩,三謙,四讓,五淡,六平,七安,八順,九和!

一靜,二緩,三謙,四讓,五淡,六平,七安,八順,九和!

保持內心和諧,不卑不亢,

形成自己的內心秩序,也就成了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靜能生慧。

 

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諺語說:「一動不如一靜。」

 

靜能培養人的內心定力。

 

「人定勝天」的「定」字應做定力講,人的內心有了定力,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古人云:「天地間,真滋味,唯靜者,能嘗得出。」

 

嚼得菜根,耐得寂寞,坐得冷板凳,是人生的一種高境界。

 

世味清淡靜心養,人間炎涼冷眼觀。

 

自靜其心延性命,無求於物長精神。

 

 

 

古人說:「事急則變,事緩則圓。」

 

快一點危險叢生,緩一刻風平浪靜。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過急,而要慢慢地設法應付,可以得到圓滿的解決。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宜緩不宜急。尤其是人際關係的修復,有時就像整理亂繩一樣,一味胡拉硬拽,關係必然越來越糟。

這時候必須緩一緩,找到癥結所在,先集中精力打開癥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彎腰。

 

古人說:「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

 

孟子有個學生叫樂正子,他去魯國當大官,孟子高興得晚上睡不著覺。

 

別人問,你這個學生有什麼優點呢,他做官你這樣高興?

 

孟子回答,說實在的,樂正子的能力不是很強,德行也不是很高,但是他有個好處,就是謙虛,喜歡聽取別人的建議。

 

 

 

忍一時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

 

在矛盾糾紛中忍讓是寬容,在名譽利益中退讓是淡泊。

 

大是大非,涉及到原則問題,不能退讓。

 

在非原則的問題和無關大局的事情上,善於溝通和理解,善於體諒和包涵,善於妥協和讓步,既有助於保持心境的安寧與平靜,也有利於人際關係的和諧。

 

一個有涵養的人,不會因為枝節問題與人發生爭吵,當我們面對矛盾時,要刻意忍讓,巧妙化解,善於變寒霜為春風,化干戈為玉帛。

 

 

 

淡字,一半是水,一半是火;人生,水火本不相融,造字者巧妙地將二者融匯貫通在一起,揭示了「淡」的真味:

剛柔相濟。

 

人生的「淡」,既需要披荊斬棘地拿得起,更需要急流勇退地放得下。

 

世事如棋局,不執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見真空。

 

簡淡人生,淡然怡然,如同混沌中初開的天地,一片清明。

 

 

 

做人難得百般好,處事但求心境平。

 

心平紅塵遠,糾纏煩惱多,每個人從這個人間經過,路也過,橋也過,走過這平凡如沙的生活。

 

天上浮雲,道邊柳色,其實都是一種生命的信念,珍惜所有的擦肩而過,或者不期而遇。

 

一份包容相待,一份寬容同行,祝福所有不同的故事,這就是「平」的心態。

 

 

 

心若安,可步步生蓮。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窮也安然,富也安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得失無意,隨天際雲捲雲舒。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心中無塵心自安。

 

煩惱由心而生。同一樁事,計較得少則少憂,計較得多則多憂;同一個問題,看到光明的一面則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則憂。

 

人生的苦樂,不在於碰到多少事情,而在於心裡裝著多少事情。

 

清空心裡的陰霾,返璞歸真,才能自在自安,隨緣即安。

 

 

 

人生,挫折是常態,順利才是例外,能屈能伸,方能順利長遠。

 

人生不可能樣樣順利,但我們可以事事盡心。

 

往事不必遺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經歷。把握眼前,當下才重要。

 

事在人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人生不一定要順利,但一定要努力。

 

如果你想要什麼,那就勇敢地去追求,不要管別人是怎麼想的,因為這就是實現夢想的方式。

 

 

 

荀子說:「萬物各得其和以生。」

 

「和」是指事物各處其位,形成和諧的狀態。和諧的狀態是世間萬物賴以生存的條件。

 

與世無爭,與物無忤,與外部世界保持「和」的狀態,同時不放棄自己的處事原則,不油滑混世,有自己的良知底線;

 

保持內心和諧,不卑不亢,形成自己的內心秩序,也就成了一個內心強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