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教育只會甩鍋的家長最可怕!

【何晴專欄】

家長發現孩子玩手游進遊戲群怒罵:

不懂得教育只會甩鍋的家長最可怕!

 

01

近日,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某地一學生因玩手游被家長發現,引發了一出家長進兒子QQ遊戲群開罵的鬧劇。

從這位老母親言辭激烈、聲淚俱下的控訴中得知,她的兒子今年剛上初二,每科成績都不過平均分。於是,遊戲就成了背鍋俠,媽媽認為兒子就是被這群玩遊戲的網友給帶壞了,甚至言辭犀利的責怪遊戲群里的四百多位網友,是你們把我兒子害慘了!

                           

其實,看到這裡,作為一名母親,我完全能體會到她的那份望子成龍的心情。孩子成績不理想,沉迷遊戲,做父母的都會感到焦慮彷徨。但把過錯全部歸咎於別人,或者外界因素,就有點欠妥了。

試想,孩子的成績是一天就變差的嗎?遊戲是一天就迷戀上的嗎?在父母發現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味地責罵、怪罪別人,只會讓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曾經看到過的一個小故事,有一位年輕的媽媽非常苦惱,因為她的孩子不愛學習,還特別的不聽話,於是她便去了一座寺廟請求高僧指點。

高僧沒有直接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反問:「你複印過文件嗎?如果複印件上面有錯字,是改複印件還是原件呢?」 其實這個道理並不難懂,卻常常是為人父母最疏於自我反省的問題。

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錯。因為他們還不具備判斷是非的能力,只有大人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行為後,及時地給予糾正,才能有效的幫助孩子成長。

如果父母在平時的點滴生活里,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進行有效引導與糾正,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與陪伴,身體力行地關心孩子的成長,給孩子好的榜樣力量,相信孩子也不會在突然之間變得令父母失望。

02

一位作家曾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去年,在培訓機構給女兒報了一個舞蹈興趣班。每到周末,我都要陪著她去上兩節舞蹈課。在上課前,大部分小朋友都是比較守時的,會在開課前十分鐘左右到達教室做下預熱。然而每次在課程開始幾分鐘后,仍然有一位小朋友姍姍來遲,亦或是哭鬧著不肯進舞蹈室,通常都是要父母哄上好一會兒才不情願地去上課。

每當舞蹈老師在教小朋友練習動作時,這位孩子總是跟不上其它小朋友的節奏,動作也總是做的不規範,有時乾脆站在那裡獃獃的看著別的小朋友練習。

有一次在課堂上,這位小朋友仍然是跟不上節奏。正當家長們在教室外面觀察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態時,她的媽媽不顧及課堂紀律,直接打開教室門就沖了進去,氣勢洶洶的責問老師:「為什麼我家孩子跟不上,你也不管不問,同樣都是交了學費的,憑什麼就對我家孩子有偏見?附近有的是舞蹈培訓班,報了你們家的就要對我家孩子負責到底,孩子不學,老師不管,你們這是什麼態度!」

舞蹈老師被這突如其來排山倒海的責問無語凝噎了,停留幾秒后,又不失微笑的對這位無理的家長陪笑臉說道:「不好意思,我們下次一定注意。」

我忍不住在心裡替這位老師鳴不平,她家孩子不是經常遲到就是無故請假。舞蹈課程都是有時間表的,不可能因一個孩子的缺席就耽誤整個進度。而且每周上完課後,老師都會布置課後作業,讓父母督促孩子每日練習鞏固新學會的舞蹈動作。

這位落後於他人的小朋友不但經常遲到請假,連作業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日積月累自然就會和別的小朋友拉開差距。

很多時候,在孩子表現不好時,我們不要總想著先去批判他人,不妨試著先從自身找原因,或許更能及時找到問題的根源。

在生活當中,假如父母都不能做到守時,孩子經常遲到也是常事;假如父母認為可以不守規矩,在孩子眼裡也無規矩可言;假如父母整日不愛學習只顧玩樂,孩子也很難打心底里熱愛學習。

03

《情感依附》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孩子不是父母教給他們如何成長,而是孩子自己從父母那裡「捕捉」成長所需的東西。

有這麼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位名相謝安,有天謝安的妻子跟他發牢騷說:「人家都說你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可你怎麼就不好好教一下自己的孩子呢?」謝安回答說:「我怎麼不教育他,我日常行為言表就是對他最好的教育。」

任何時候,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行舉止傳達給孩子影響深遠的力量。

在《我們仨》一書中,有楊絳和錢鍾書先生日常生活畫面的一段描述:「我們兩人每天在起居室靜靜地各據一書桌,靜靜地讀書工作。」女兒錢媛看在眼裡,不知不覺也開始模仿起父母,經常搬個小板凳,搶爸爸的書看。

由此看來,錢媛的優秀,和父母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他們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給孩子帶來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正如楊絳所說,要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教育,讓他們潛移默化。這方面榜樣的作用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

04

認識這樣一位網友,小小年紀就寫的一手好文章,作品曾多次在各種平台上發表。讓我不得不佩服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群友好奇的問她,小小年紀,為何會有如此深的文學功底,看她的文字,讓人很難猜想到這是出自一個還沒有跳出象牙塔的小姑娘之手。

她回答說,受母親的影響,自己從小就喜歡文學,家裡每個角落都放滿了書本,每當閑暇的時候,母女倆就各自拿起一本書,互不打擾,徜徉在文學的海洋里。家裡的電視有時甚至一個月都開不了幾次,完全成了擺設。

在言語之中,我們能感受到,她為擁有這樣一個媽媽而充滿自豪感。是媽媽給她創造了一個愛上文學的家庭氛圍,自己能寫出優秀的文字,都離不開媽媽的影響與教導。

孩子心目中父母最好的模樣,大概就是能帶領我們看到更好的遠方。每一位父母,都像孩子的一盞明燈,指引照亮孩子未來的前程。我們想要孩子通往哪個方向,只需默默的在他前方努力前行為他引航。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每一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無論何時,我們在發現孩子問題的同時,都要不斷的反省自己,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夠好,還是無形當中帶給孩子錯誤的引導。只有在反省中不斷精進,優化自身,做好榜樣的力量,我們才能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和孩子一起變得越來越好,共同創造和見證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