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美方請求在嫦娥四號上放信標機
1月11日,國家航天局對外宣布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至此,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 「五戰五捷,連戰連捷」的成績。
《面對面》記者14日專訪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聽他講述圓滿成功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2018年8月15日,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儀式,吳偉仁在儀式上介紹嫦娥四號月球車(圖自視覺中國)
嫦娥四號放有美國信標機,事先將著陸時間地點告知美國
由於被地球潮汐鎖定,地球強大的引力讓月球永遠只是同一面對著地球。因此,人類雖然成功登月,但月球背面卻始終保持神秘,因為飛臨月球背面的人類探測器無法直接與地球通信。登陸月背,不僅要面對它與地球相隔遙遠的地月距離,而且還隔著通信信號無法穿透的月球球體。怎麼解決這個難題,是嫦娥四號計劃能否實施的關鍵環節。
探月工程找到的辦法,就是在嫦娥四號和地球之間架設一個鵲橋。也就是發射一顆中繼星到達一個既能看到地球,又能看到月球的地點,承擔在月球背面和地球之間建立通訊的中繼任務。起初,得知中國要發射中繼星並探測月背時,美國科學家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向吳偉仁提出了合作請求。
美方提出,能不能延長中繼星的使用壽命,能不能在嫦娥四號上放美方信標機。
吳偉仁表示,都沒問題,都可以解決。
吳偉仁:我們問美國人要中繼星工作時間長一點幹什麼。他不好意思地說,他們準備到月球背面去,中繼星延長一下使用壽命,到時候他們也可以用。我說,我們的嫦娥四號以後可以給你當信標機。
在確定了嫦娥四號的探月計劃和時間後,美方還提出了一個請求,希望能預先獲知著陸時間和地點,讓自己的衛星能調整到著陸點上空,記錄著陸瞬間的精確信息。
記者:如果結合現在國與國之間各種各樣的關係,我可以不告訴你?
吳偉仁:我也可以不告訴,但是我想我們大國還得有大國的姿態和氣度,對美國來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它一直想測隕石撞擊月球,能夠揚起月塵的狀態,這個很難,機率太小了,很難實現。但這一次我們有這麼一個機會,所以美國人就希望抓住這個機會,我們願意提供給他們。
記者:您覺得考慮這個問題,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還是說有國界的科學家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吳偉仁:兩國的科學家還是希望在一起合作的,當然我們自己拍下來了,這個揚塵我們自己測下來了,但是美國人可以從另外更宏觀的角度來測量,這個成果應該雙方共享。
另外,此次嫦娥四號攜帶的科學儀器設備不僅來自中國,還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因為很多國家都提出要跟中國合作,所以,嫦娥四號共有五六種國際合作的載荷。
記者:我們國家花了這麼多錢,用了這麼多科學家做這件事,為什麼要幫著人家做載荷?
吳偉仁:近幾百年中國落後了,那麼從近現代科學技術應該說,我們還是受益於西方國家的,我們沐浴了世界科技發展的雨露,我們享受世界科技發展的恩惠。現在我們有能力了,我們經濟發展了,我們科學技術也在逐漸追趕世界科技發展步伐。就像習總書記講的,大國要有大國的擔當,我認為我們現在應該對世界科學技術作出貢獻,有所貢獻的時代,我們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千叮萬囑,工人師傅揮淚送別月球車
嫦娥未動,鵲橋先行,2018年6月14日,「鵲橋」中繼衛星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千米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運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Halo軌道的衛星。這意味著,「嫦娥四號」終於可以行動了。
吳偉仁:第二天探測器就要送到火箭上去了,技術工人師傅非常感慨,送上車之前專門摸著探測器和月球車,告誡它「要聽話,一路走好,不要走偏了,不要摔下去了」。說這些話時,工人師傅都掉著眼淚。工人師傅乾了幾年了,很有感情,就像送自己孩子一樣。
記者:您也是?
吳偉仁:對,我們好多人都這樣,就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遠方。
記者:在上面再也回不來了是嗎?
吳偉仁:回不來了。
記者:要不然臨走的時候那麼好好囑咐?
吳偉仁:所以工人師傅很感慨的。
一個民族需要仰望星空,中國深空探測將越飛越遠
嫦娥四號成功落月之後,相繼完成了中繼星鏈路連接、有效載荷開機、兩器分離、巡視器月午休眠及喚醒、兩器互拍等任務。每一個舉動、每一步都吸引著世界的目光。2019年1月11日,國家航天局宣布,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至此中國探月工程取得了 「五戰五捷,連戰連捷」的成績。
吳偉仁表示,現在我們還在月球附近,下一步我們要到火星附近,再往後,我們要向太陽系邊際發展,距離地球150億公里左右。
記者:有沒有聽到過這些話,自己很多問題還沒解決,跑那麼遠搞那些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的事情,幹什麼?
吳偉仁:有很多人都這麼說,當然我們自己的事情要搞好,比如現在我們國家幾千萬人口還沒脫貧,這是應該解決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瞄準更遠的深空。有一個哲學家說過,一個民族如果不抬頭仰望星空,只埋頭腳下的事情,這個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也是沒有未來的。我們有13億人,我們是一個大國。我希望在我們這一代或者下一代能夠把我們這個航天大國變成一個航天強國,現在我們說追趕世界先進水平,下一步我們能夠領先世界水平,那是我們這幾代人的夢想。
此外,觀察者網科技評論員認為:從之前的新聞報道看,美國希望用在月球軌道運行的LRO衛星觀測嫦娥四號著陸,要調整到嫦娥落月的時候恰好能看到嫦娥,需要提前計算軌道並進行軌道調整的操作。中國最後選擇了給美國人落月的時間和位置,這並不是軌道參數,軌道參數的信息量要大得多。
科學界都是希望國際合作的,NASA其實是想和我們合作的,但是因為政治上的原因被美國強行叫停。國際合作並不都是無償的,中國表明這種姿態,在經濟上和宣傳上都是有利的。美國也是通過全球開放數據的做法,維持了自己的國際地位和形象。
相反,美國不給我們提供他們本來公開的一些軌道數據,就僅僅是政治姿態,是沒有什麼收益的,反而促使中國集中力量形成中國軌道。況且,美國沒有提供一些軌道參數,中國也沒有提供嫦娥的軌道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