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烽火台如何傳遞軍情?並不只是放放狼煙!
在古代,烽火台如何傳遞軍情?並不只是放放狼煙!漲知識:古代的烽火台如何傳遞軍情?
唐代詩人杜甫有首著名的短詩《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是一首離亂憂國思親詩。安史叛軍攻陷長安,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屬寧夏)即位,是為唐肅宗。杜甫聞訊,將家屬安頓在都州,隻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次年(公元756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詩中的「烽火」,是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裡指安史之亂的戰火。古時邊防傳遞軍情報的煙火,就是由烽火台來完成的。那麼,在古代,烽火台是如何傳遞軍情的呢?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燧」,夜間舉火叫「烽」。烽火台又稱烽燧,俗稱烽堠、煙墩、墩台。古時用於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消息。烽火台的狼煙,是雖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傳遞方式,所以,一直使用了兩千多年。
烽火台建在邊境線上,或五里,或十里一座,距離不一,根據地形,以形影相見為準。「唐法,凡邊城候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須在山嶺高峰處,若有山岡隔絕,地形不便,則不限里數。要三烽燧相望。若臨邊界,則烽火外圍築城障(《武經總要》)。」
每座烽火台派有數名士卒專司管理。一旦某個烽火台發現敵情,就立即以烽火向鄰台報警,這樣烽烽相傳,一座接一座地用烽火為信號,一直傳遞到邊郡守軍,根據烽火所表示的敵情,立即派兵抵抗。
古時的烽火,就相當於後來的旗語,敵情不同,烽火亦有變。《墨子·號令篇》:「望見寇舉一棰,入境舉二棰,押廓舉三棰,入廓舉四棰,狎城舉五棰,夜以火皆如此。」此處棰即指柴籠,也即烽。
而宋人編撰的《武經總要》中則稱,「凡賊入境,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滿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煙塵,欲知南入,放烽兩炬。若余寇賊五百人以上不滿三千人亦放兩炬,番賊五百騎以上,不滿千騎,審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賊三千騎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賊千人以上不知頭數,放烽四炬,若余賊一萬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縣止。兩炬以上者並至京。」
古代烽火台報警信號大約有六種,即:烽、表、煙、苣、積薪和鼓。其使用方法,歷來說法不一,約而言之,烽、表、煙為白天使用的信號。「烽」以煙報警,「表」以紅白二色相間的大旗示警,「煙」除舉烽生煙外,還可以通過燃燒堆放在一起的柴草、狼糞或牛糞。
漢唐兩代,烽火台規模最為龐大,沿邊聯絡,延綿相接,各有統轄,自成系統。由於烽火吧處於最前線,對駐防者的遴選也很謹慎,「凡置烽火,置帥一個,副一人。每烽置子九人,並取謹信有家口者充副帥」。「謹信有家口者」才可充當副帥之任,一是誠信,二是有家屬被官府掌控,如有失職瀆職行為,家屬是要負連帶責任的。
漢唐兩代,烽火台規模最為龐大,沿邊聯絡,延綿相接,各有統轄,自成系統。自宋代將火藥用于軍事之後,就逐步採用點「炮」或放「銃」來報信,並輔之以放火、懸燈與舉旗,「烽煙」逐步被取代。放炮扯旗也是有著很強的情報信息的:「一炮青旗賊在東,南方連炮旗色紅,白旗三炮賊西至,四炮玄旗北路逢。」這种放炮報警法的傳遞速度比過去的點煙法要快得多,一晝夜可達七千餘里。 明清時期,烽燧制度仍然使用,但已不如前代重要,而且又有了若干變化。
明代最重視烽燧建設的是鎮守薊門的名將戚繼光,他在長城之上修建了若干作為碉堡使用的墩台,「台高五丈,虛中為三層,台宿百人,鎧仗糗糧具備」,造成「二千里聲勢聯結」的雄姿(《明史·戚繼光傳》)。這些墩台,本身就有烽火台的作用,同時又修建下一批專門用作通訊報警之用的墩台,每墩中只駐兵五人,「凡遇敵馬所向之處,該數舉烽,左右分傳,計薊鎮邊牆,延袤曲折二千餘里,不過三個時辰可遍」(《練兵實紀》卷六)。
如果烽火出現異常,古人也制定了安全防範預案,信號不能及時發出,就需要馬上採取補救措施:
其一,信號不能如期發出(如柴草被雨淋濕不能點燃,或風沙晦日無法示警),或信號雖已發出,而前鋒沒有響應等,就必須派人「亟傳檄告」,通知有關人員。其二,如果在沒有敵情時誤發信號,必須趕快放下高懸的烽,滅掉燃起的薪火,並馳報都尉府。誤發或遇警不發信號,都將受到嚴厲的懲處。基三,在沒有敵情的時候,為防止意外,各烽火台早晚都要舉火報平安,叫 「平安火」,如果到時不見「平安火」,就說明該烽火台可能有變,應立即採取行動。
從這些預案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古代的的精細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