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把脈2《獨家更新》拉蒙:各族財富差距早已拉近 【華人有錢】是誤解
名人把脈
名人把脈2《獨家更新》拉蒙:各族財富差距早已拉近 【華人有錢】是誤解
大馬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機構公共政策主席拉蒙說,10個華裔中有8個是受薪階級,但無可否認,華裔僱主的比例確實是比巫、印裔僱主較多。
拉蒙認為,馬來人的貧窮,有一部分因素在於階級觀念,社會最高階級掌控了經濟權。
【獨家】【名人把脈2】拉蒙:各族財富差距早已拉近 【華人有錢】是誤解
(吉隆坡17日訊)大馬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機構(ASLI)公共政策主席丹斯里拉蒙指出,「華人都是有錢人」是偏差的錯誤觀念,各族的收入和財富差距早已拉近,不存在「哪一個族群掌控國家財富」這一回事。
拉蒙強調:「經濟學家已提出我們向來認為和相信的收入差距問題,適用於每一個族群,事實就是如此,人們須承認且正視這點,改變長久以來的上述誤解與觀念。」
拉蒙接受《南洋商報》專訪系列第二篇及談及《新經濟政策》一章時,引述DM Analytics 的創辦人及首席經濟學家莫哈末阿都卡立博士(Dr Muhammed Abdul Khalid)的文章,加強他的論述。
莫哈末阿都卡立曾在去年1月20日的一篇「透視大馬」的訪問中說,「所有大馬華裔都有錢」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因為政府機構的數據顯示,大部分華裔屬工薪階級。
10個華裔8個打工
他當時指出,很多人以為華裔都很富有,但那並不完全正確。「是的,一些華裔是富有,但大部分華裔是受薪階級。有關巴仙率與土著其實並沒差太多,土著也絕大部分是受薪階級。」
他說,10個華裔中有8個是受薪階級,但無可否認,華裔僱主的比例確實是比巫、印裔僱主較多。
獨家報道:陳絳雪 攝影:蘇漢成
資料來源:南洋商報
拉蒙:必須真正落實公平競爭績效制。
【獨家】【名人把脈2】拉蒙:不分種族扶貧走了樣 好政策遭政治扭曲
《新經濟政策》草擬最初,大馬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機構(ASLI)公共政策主席丹斯里拉蒙參與其中,對於政策初衷與內容,比旁人多一分了解。
拉蒙接受《南洋商報》專訪系列第二篇坦言,政策初衷和最先擬定的內容,是不分種族的扶貧,縮小各族經濟差距,提高競爭力和績效,卻在後來的執行中,被「政治扭曲」 。
對各種背景不同的個別族群里不同階層的個人來說,這項政策見仁見智,受惠當然額首稱慶,感受不到受惠者卻認為是影響種族和諧關係的主因之一,認為它是忽視公平競爭的過時政策,早該廢除。
回到1959年,拉蒙在政府部門任職,國家獨立僅兩年,上司仍是白人,如今昔年華裔同僚都已不在。
他憶述:「新經濟政策之初,每4個馬來人受惠,就有1個非馬來人跟著受惠。時光流逝,扶貧政策下受惠的土著(馬來人)與非土著(非馬來人)差距越來越大,如今比例是多少?沒有確實的統計。」
新經濟政策不能無了期
拉蒙說,貧窮問題變了,各族經濟差距也變了,如今連政府也換了,但《新經濟政策》不應仍是1960、1970年代的那一套。
「今時今日,必須真正落實公平競爭績效制,面對現實,新經濟政策不能長久且無限期地實行。」
比起多數人深惡痛絕的前朝政府,他認為新政府不能重蹈覆轍,甚至更甚。
拉蒙坦言,若要貫徹政策的初衷,數十年來享有優勢的族群勢必反彈,時至今日要改革,要平衡,已是極大的挑戰。捫心自問,倘若你自己是擁有特權的人,你會接受上述理想嗎?會為了「平權」的大義放棄甚至拒絕嗎?
「你可以樂觀以為只有少數人如此,我也希望是少數而已,但沒有一個確實數據能反映問題的輕重程度,我也無法洞悉他人的內心想法。」
為選票溺寵某個族群
理論上,政治領袖需有承擔的勇氣,有引導和教育或改變人民思維的責任,而不是縱容、討好;現實是,政治人物為了不想失去選票,就特別偏愛其中一個孩子,一味溺寵,這一點,早前也有馬來學者發表過同樣的批評。
「有個很貼切的形容詞:『manja-manja society』 (溺愛的社會),被寵的孩子會以為一切都以他們為尊,但這是多元種族及宗教的國家,若實施單一性質的政策,怎麼可能會有國民團結這回事?」
拉蒙認為,馬來人的貧窮,有一部分因素在於階級觀念,社會最高階級掌控了經濟權。
城市貧窮一直被當局忽略。(檔案照)
新政府在摸石過河
談及新政府在某些事上有舊式作風,拉蒙認為,「也許他們(政府)認為還不是時候,而他(首相敦馬哈迪醫生)也需要判斷何時是適當的時機」。
拉蒙的個人想法是:「在希望聯盟擊敗國陣/巫統而上台後,巫統支持者或跟隨者更加激進,所以首相在嘗試、努力、謹慎地處理這個人數龐大的群體,以免引發更大的危機。」
「所以……也許,我們應該給他與新政權時間去糾正。」
提到人民在第14 屆大選支持新政府及首相的同時,也有網民與輿論不止一次批評馬哈迪。對此,拉蒙認為,「這未必是他的個人想法和思維」,但是,從馬哈迪的政治行為,反映出馬來社會、最大族群的思維。
應簽「消除歧視公約」
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所以,要穩固政權,首先要爭取選票,爭取多數族群的支持,不論喜歡與否,這樣的政治手法確實「見效」,只要多數民眾的思維不變,政治人物就會認定『必須』那樣說、那樣做,以免失去多數人的支持。」
然而,傾斜的政策終究不是良策。這也是他認為應該簽署「消除一切形式歧視國際公約」(ICERD)的原因。
「這也是當前領袖,馬哈迪和新政府所面對的巨大考驗和困難,若太急進,尚未穩固的政權將面臨被推翻的危機。」
他說,若要撤銷被指具種族主義的政策,並非不可行,關鍵在於人民的意願有多強烈、需多久,特別是面對當前國內一些組織的激進主義。
華裔貧富懸殊最嚴重
拉蒙所引述的經濟學家莫哈末阿都卡立博士認為,受薪階級的收入沒增加,是因為僱主傾向於把大部分盈利留給自己,而不是分配予員工。
「盈利分配予員工的佔比數額仍低。我們賺的每一塊錢,政府徵稅征去了多少?政府賺了多少?有關公司的實際盈利是多少?
僱主盈利留給自己
他說,我國受薪員工的收入,比起資本主義國家如美、英及新加坡相對的低。在新加坡,僱主把盈利分配予員工的佔比較高;這裡沒那麼多。
至於赤貧率,莫哈末阿都卡立說,與其他族裔比較,華裔的赤貧率已降至0.1%、土著是0.5%、印裔0.1%,而全國的赤貧率是0.4%。
「問題在於,雖然相對的有一些人屬赤貧,有許多人仍活在貧窮線的邊緣。」
他說,事實上,比起巫裔和印裔,華裔族群的貧富懸殊問題最嚴重。
莫哈末阿都卡立引述政府機構資料指出,大多數華裔是工薪階層,且多數是低收入層,相關研究也指出,華裔族群之間的財富不均,在三大族群里是最高的。
「當我們說到財富不均時,族群之間的貧富差距比起40年前其實已明顯拉近。
「許多人一直認為華裔是這個國家裡最有錢的民族,但這不完全正確。的確,部分華人是有錢,但大多數的大馬華裔是工薪階層,和土著的工薪基層比例,並沒有很大差異。」
他說,儘管貧窮人口相對減少,但不論種族,仍有許多人生活在貧窮線上,這就是當前實況。
華巫裔薪資僅差400
「華裔受薪族中,有半數人的月薪低於2350令吉,這和巫裔工薪族僅相差400令吉。大多數工薪族是低收入群,並沒有5000令吉至6000令吉的月薪。」
他直言,華裔一直被判定為「有錢」 ,是因為人們總是根據本身所見的少數情況,而以偏概全。
他舉例,人們有時候可能在孟沙看到一些華裔開著馬賽地,但那不是事實的全部。
莫哈末阿都卡立此前是國庫控股研究機構(KRI)及大馬策略及國際政策研究所(ISIS)的經濟學家。
他也是去年翻譯成馬來文版的2014年暢銷書《不平等的顏色:馬來西亞的種族、階級、收入和財富》的作者。
城市貧窮比村鎮更嚴重
提到貧窮這回事,拉蒙解釋,首先,人們錯誤理解了「貧窮」,總將貧窮和鄉村劃上等號,這樣的概念已過時。
他說,隨著城市化發展和人口遷移,目前超過70^%人口,包括巫裔、華裔、印裔和其他族群都集中在城市裡居住和工作,試問還有多少「新村」和「甘榜」是在鄉鎮,甚至是在「森林」里?印裔聚集的園丘又有多少?
拉蒙認為,城市貧窮遠比村鎮貧窮更迫切和嚴重,若再不正視和採取除貧對策,治安和種族問題只會越趨嚴重,經濟和國家前景堪虞。
「城市貧窮才是問題,卻一直被忽略,生活壓力、經濟壓力、工作壓力、精神壓力指數趨高,是城市常態,精神疾病數據有增無減。
「反觀鄉鎮,生活節奏較緩,多數人都有房子可居住,人們可以有地可務農,住宅區也不擁擠,環境和空氣素質較好,生活成本偏低,也能自給自足。」
政策傾斜貧者難受惠
拉蒙指出,最重要是,政府長期將扶貧目標聚焦在城市以外的鄉鎮,比如成立聯邦土地發展局和實施各項政策,扶持鄉鎮的貧窮族群。
「問題在於土地發展和扶貧政策若仍嚴重傾向一邊,有多少人,包括在園丘里的貧窮印裔,在扶貧政策下受惠?
「所以,長期的貧窮、教育水平低落,甚至沒受教育,那些感覺自己被歧視、被邊緣化而心理不平衡的和不想繼續窮下去的,就成了流氓混混、黑社會。
「馬來西亞還不至於有人窮到餓死,但有人長期活在掙扎中,大人沒工作,小孩沒受教育,久而久之心生怨憤,可能為了區區100令吉不惜殺人,這些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在美國、非洲、印度等國家的貧窮地區確實發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