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祖師說:一切隨緣,不要執著,不可強求!
達摩祖師,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菩提達摩,通稱達摩,又稱初祖達摩或初祖菩提達摩,是大乘佛教中國禪宗的始祖。他生於南天竺(印度),剎帝利種姓,傳說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出家後從般若多羅大師。
佛經有雲:'萬物自有定數,故遇事不可強求而行。'人生諸事不可強求,只要盡力而為,隨緣念佛自吉祥!人生的命運,都是定數--情緣、財緣、官緣,都是前生而定,強求也是命中之數;不該得到的,強求也得不到;該得的,不求也會自到,是別人搶不走的!世人最可悲的地方就在於總是過於執著於錯誤的事情上,錯了一次又一次,有的人甚至到升天的那一刻都沒有大徹大悟。
凡無執著心,亦無所憂患。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唐朝時期有一個姓李的大富翁,在經營產業的過程中,把手下幹活的僕役差遣得從早到晚奔走忙碌,連氣也喘不過來。他自己也整天苦心經營,殫精竭慮,心力交瘁,一到了晚上,倒頭就呼呼睡去了。
睡夢中,他夜夜夢見自己在當著別人家的傭人,奔走幹活,樣樣都做,弄得不好還要挨駡挨打,真是吃盡了苦頭。李富翁不堪夜夜夢中的痛苦,便去求教一個老禪師。老禪師笑著對他說:'你的地位足以榮身,資財也綽綽有餘,遠遠超過了別人。你夜裡夢見做人家的僕傭,這是勞苦和安逸彼此往復的理數之常。你想醒時和夢裡都獲得快樂,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姓李的富翁聽了老禪師的開導,心裡立時大悟,從此寬待僕役,而自己也省了不少勞心的事。不久,他自己感到果然輕了不少心頭的痛苦。我們尊重並贊成李富翁強烈的事業心,但他的心靈執著成這個樣子,夜夜勞苦不息,生活也就毫無快樂,瞭然無趣。
世界上有許多右獲,金錢、桂冠、權貴,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才是最真實的。可悲世間有太多的人似乎還是都不能真正選擇是要錢還是要命,所以活得很辛苦。 佛說:'妄想是錯誤,執著是堅持錯誤。'所以眾生就不能證得。為何不回轉心念,拿出部分愛心,照顧一下自我的心靈。一切自有定數,如果過於強求就是一錯再錯。有的人用一生去恨一個人,可到瀕危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恨錯了人,做了一生的錯事,那麼,這個人到si的那一刻都很有可能得不到解脫。我們要學會佛的境界,放下手中正在進行的錯誤的事,不可一錯再錯,積重難返。
雷因寺裡有一個比丘,因為犯了過錯,從僧眾中被趕了出來,既傷心又煩惱,哭哭啼啼地往前走,在路上遇到一個鬼。這鬼也是因為犯了法被毗沙門天王趕出來的,鬼問比丘:'你為什麼一路走一路哭呢?'
比丘回答說:'我違反了做僧人的戒律,讓僧人們給趕了出來,所有施主們的布施供養全沒了,遠近的人都知道了我的壞名聲,因此我傷心得哭啊。'
鬼對比丘說:'我能叫你的壞名聲消除,讓你得到許多供養。你可以站在我的左肩上,我背著你在空中行走,人們只看得見你,看不見我。你要是得到供養,我們就平分。'
於是鬼便背著比丘,來到比丘先前被趕出來的那個村莊的上空來回行走。村莊裡的人看見這比丘在空中行走,都十分吃驚,以為他得道了。村人們互相說:'這些僧人真沒道理,竟將得道的人給趕了出去!'村人們都湧到寺廟裡,大聲責備寺裡的僧人,又馬上把這個比丘迎進寺裡住下。於是這比丘得到很多供養,他照著原先說好的那樣,得到的東西,送給那個鬼一半。
後來有一天,鬼又背著比丘在空中行走,不料正好碰上毗沙門天王手下的屬官。鬼一見到天王手下的官,嚇壞了,扔下比丘拚命逃跑,也因此比丘掉落下地,摔si了。比丘執迷不悟,錯上加錯,最終害了自己。一個人如果走上了錯誤的途徑,等待他的將是一條不歸路。
你拚命追求的,不一定是正確的,何必要錯上加錯呢?所以,在人生追求的過程中,我們要善於總結自己、反思自己、比較自己,找到正確的追求方向和追求方式。這樣,我們就不會按照錯誤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讓人生就此變得毫無意義。
佛說:'強扭的瓜不甜。'
人生中,遇事莫強求,冥冥中自有定數,是你的,終會是你的,不是你的,苦苦地追尋,卻並不一定得到你想要的。無論是名利是金錢還是愛情,都不可過於強求,因為它們有的是永遠遙不可及的,有的也許是一生都不屬於你,過於執著往往只會受到傷害。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也許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還是逃脫不了上天的安排,那就是命運!緣起,緣滅,一切皆是定數。
緣分是世間最奇妙的情感,牽繞著人生的離合悲歡,有的人朝夕相處,卻始終走不進心裡,有的人似曾相見,便心心相惜,緣起緣滅,皆是命中註定,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緣來則歡,緣去則散,你在故我念,你走我祝福,生活不需要無謂的執著,一切隨緣。
一切隨緣,不要攀緣。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
1.隨緣就自在,攀緣就煩惱。攀緣是什麼?我一定要這樣,我一定要那樣。你這個「一定」,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就是造業。
2.蓮池大師教給我們,真正修行人決定不攀緣,決定不貪戀名聞利養。學佛的人,五欲需要,隨緣隨分,不強求,不攀緣,得過且過就夠了。從今以後隨緣度日,把整個時間用來念佛,要辦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
3.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事不如無事!最好的事情就是老實念佛,沒有比這個更好。做好事,隨緣去做,決定不攀緣。什麼叫攀緣?找事做就是攀緣。
4.事來了我不退讓,我把它盡心盡力做好,這叫隨緣做,不去找事做。找事做,那是好(hào)事,不是好事。攀緣,你那個心怎能清淨?
5.真正念佛人要記住一個原則:少事。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
6.分內的事情要作,分外的事情最好不要去攀緣。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會清淨,無事找事,這是很苦的事情!印光大師一生不搞道場、不傳戒、不收出家弟子,他一生沒事!所以他那個佛號念得好,他念得成功。
7.要是常常攀緣,常常想如何把佛教來推廣,不但不能幫助眾生,自己也毀掉了。不要說是世間事情要放下,出世間事情也要放下,弘法利生這個事情也得要放下,隨緣做,不要攀緣。攀緣就是放不下,這個要知道!
8.念佛法門,教我們一天到晚就是抱著一句佛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好修!真正念佛人,心之所思、意之所念,只有一個阿彌陀佛,只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
9.隨分隨力,遇到有這個機會我們就做;沒有了,不去找,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如果這個緣太多,找的人太多,你要有智慧,請別人去做去。這好!不要什麼事情都攬著自己來做,那個麻煩就大,怕的是把你的清淨心給擾亂了。
10.出世間法裡面所有這些經論也要放下,不要再去搞了,費那些腦筋劃不來!多看幾部經不如多念幾句佛,為什麼?你多看經不能增高品位,多念佛會增高品位。
11.我們的目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學佛的人在這世間,千萬要記住:一切隨緣而不攀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