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踮腳」10分鐘能防病,這個小動作,補腎氣、健血管,防止關節疼痛
別看只是一個小動作,但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大腿是人體「第二心臟」,通過踮腳尖,能增強大腿力量,改善肩痛、腰痛、便秘、失眠等症狀。而且這項運動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閑來無事踮踮腳,好處多多哦。
踮腳尖可讓血液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還能防止靜脈曲張。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損傷膝蓋,這對很多膝關節不是很好的老年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鍛煉方法。
墊腳尖可以補腎氣
當我們踮起腳尖走路的時候,是前腳掌用力,前內側腳掌、足大趾在起支撐作用。而足內側有三條經絡經過前內側腳掌和足大趾,它們分別是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
因此,踮腳走路可以按摩足三陰經,可以馭氣上行,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臟,進而起到改善腎臟功能的作用。
墊腳尖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踮起腳尖時,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液量,大致相當於心臟脈搏排血量。
一個簡單的踮腳動作,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鐘150次左右,讓血液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
先雙腳併攏,用力踮起腳尖,然後放鬆,每天連續做數十次。
踮腳不受場地、時間和器械限制,每次5~10分鐘,能有效而快速地減輕疲勞。
可以通過快走30分鐘,適度刺激腰部肌肉,從而消除腰痛。在快走基礎上增加踮腳走,交替進行,效果更好。
踮腳走能鍛煉小腿肌肉,以及生活中較少活動到的臀肌和脛骨肌肉,還能刺激足三陰經。
墊腳尖防止關節疼痛
坐的時候關節腔周圍血液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關節軟骨缺乏血液和關節液的滋潤,久而久之會出現軟骨老化,容易引起膝關節磨損。
坐著時,偶爾繃直腳背踮腳,能帶動下肢血液流動,保護膝蓋哦。
3種踮腳尖的鍛煉方式
踮腳尖動作非常簡單,如果實在抽不出時間,可以坐著踮一踮腳哦。
靜脈曲張通常因為腿部缺乏運動,導致血液淤滯。踮腳剛好可以拉伸小腿,活血舒張。
兩腳並立,抓牢椅子靠背,以腳尖為支撐點,一上一下抬起腳跟然後落下為一遍,一天可以做4~8次。若沒有合適的靠椅,也可以兩手撐住牆壁來做。
踮腳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複幾組,速度可自我調節,以感覺舒適、輕鬆為宜。
躺著勾腳尖
臥床休息時,兩腿併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可兩腳一起做,也可進行單腳練習。
如果感覺小腿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可自我調節。
踮腳要循序漸進
千萬不要用力過猛
久坐不動時
最好1小時左右 做一次踮腳運動
可使下肢血液迴流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