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道家常養生湯 》做法簡單美味而且有養生、保健等功效!學會了可以說是小病不求醫了!

《 33 道家常養生湯 》做法簡單美味而且有養生、保健等功效!學會了可以說是小病不求醫了!

~

    1、白芷當歸鯉魚湯

  原料:白芷15克,北芪12克,當歸、杞子各8克,紅棗4個,鯉魚1條,生薑3片。

  做法:全部東西分開洗干淨,稍浸泡,將紅棗去核;鯉魚宰洗淨,去腸雜等,置油鑊慢火煎至微黃。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裡,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即成。

  功效:有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的功效。“返潮”時手足多感屈伸不利,甚至酸軟麻痺,喝這個湯能通經活血、滋補肝腎。

    2、黃精人參竹絲雞湯

  原料:黃精50克、生曬參、當歸8克、紅棗4個、竹絲雞1隻、生薑3片。

  做法:全部分開洗干淨,稍浸泡,將紅棗去核;竹絲雞宰洗淨,去腸雜、爪甲和尾部。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青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的鹽。

  功效:有養血補氣、潤發黑發、悅顏抗衰老、健美豐體態的功效。

  適用人群:適合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或失於補養之容貌憔悴、肌膚不澤者,但感冒發熱者不適合飲用此湯。

    3、蘿卜酸梅湯

  原料:鮮蘿卜250克左右,酸梅二粒,食鹽少許。

  做法:鮮蘿卜切薄片,加酸梅,加清水三碗煎成一碗半,去渣取汁,加少許食鹽調味飲用。

  功效:有寬中行氣,化積滯,下氣生津,清熱化痰之功效。

  適用人群:適合飲食積滯或進食過飽引起的胸悶,燒心,腹脹,脅痛,煩躁,氣逆等症。

    4、蘋果生魚湯

  原料:蘋果3隻,生魚1條,紅棗10枚,生薑2片,鹽少許。

  准備:生魚去鱗、去鰓,用清水沖淨魚身、抹乾。用姜落油鍋煎至魚身成微黃色。蘋果、生薑、紅棗洗干淨,蘋果去皮去蒂,切成塊狀。生薑去皮切片,紅棗去核。

  做法: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用猛火煲滾。然後加入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繼續煲兩個小時左右。加入鹽調味就可以了。

  功效:預防黑眼圈的出現,防止眼下出現眼袋。治療脾虛、氣血不足、浮腫、頭暈、失眠等症。

    5、豆角葉滾瘦肉湯

  原料:嫩豆角葉子(即豇豆葉子)200克,豬肉(瘦)100克,大蒜兩瓣,醬油5克,澱粉(豌豆)5克,花生油15克,鹽3克。

  准備:將豆角葉大的葉脈撕去,洗淨,盛筲箕內滴干水。瘦肉洗淨,切薄片,加醃料醃十分鐘,放入滾水(沸水)中煮至半熟撈起,滴干水。

  做法:把鍋燒熱,放入半湯匙食油,爆香大蒜,加入適量水(大約五杯水,差一半漫過豆角葉)燒開,放下豆角葉煮熟,約煮七分鐘,放下瘦肉,待肉片熟後,放鹽調味。

  功效:解暑,補肌潤燥,尤其適合夏季飲用。

    6、陳皮酸梅湯

  原料:陳皮15克,山楂干60克,甘草3克,烏梅干40克,冰糖100克,水2升

  准備:烏梅干、陳皮、山楂干、甘草一起用水淘洗干淨,加入2升涼水浸泡40分鐘。

  做法:將泡好的材料連同水一起倒入煮鍋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熬40分鐘,加入冰糖再煮5分鐘後關火。熬好的酸梅湯濾去湯渣,放涼後裝入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冷藏後就可以。

  功效:有生津止渴,開胃解暑的功效,尤其適合夏季飲用。

    7、枸杞豬肝湯

  原料:枸杞子50克,豬肝400克,生薑2片,鹽少許。

  做法:清水洗淨枸杞子。豬肝、生薑分別用清水洗干淨。豬肝切片,生薑去皮切2片。先將枸杞、生薑加適量清水,猛火煲30分鐘左右。改用中火煲45分鐘左右,再放入豬肝。待豬肝熟透,加鹽調味就可以。早晚各一次。

  功效:補虛益精,清熱祛風,益血明目,能預防肝腎虧虛所引起的黑眼圈。

    8、參花燉瘦肉

  原料:黨參10克、北芪20克、瘦肉200克、紫河車粉5克、生薑5克、蔥10克、鹽8克、白糖1克、紹酒2克。

  准備:黨參切成段洗淨,北芪洗淨,瘦肉切成大塊,生薑去皮切片,蔥切段。燒鍋下水,待水開時,投入瘦肉塊,用中火煮去血水,撈起沖透。

  做法:在燉盅內加入瘦肉塊、黨參、北芪,投入紫河車粉、生薑片、蔥段,調入鹽、白糖、紹酒、注入清湯,加蓋入蒸鍋燉2小時,去掉姜、蔥即可。

  功效:能使黃體細胞增大,刺激乳房發育。

    9、南瓜橙子濃湯

  原料:南瓜300克、橙子1個、牛奶1碗,白糖1湯匙

  准備:南瓜洗淨削皮,去瓤,切粗條;橙子去皮,切8份;

  做法:將水倒入寬口瓦煲煮沸,放入南瓜煮5~8分鐘,待南瓜微軟放入橙子和牛奶,煮5分鐘,下糖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開郁下氣,防止皮膚乾燥。

    10、甜橙紅棗銀耳湯

  原料:銀耳1朵,棗(干)1把,橙1個

  做法:銀耳泡發,洗淨,擇去發硬部分、甜橙取中間的果肉,將銀耳和洗淨的紅棗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20-30分鐘左右後,加入冰糖煮化,放入甜橙,煮一分鐘即可。

  功效:適合天氣冷,天氣比較乾燥,給身體補充點水分。

    11、蘋果馬蹄鯽魚湯

  原料:蘋果4個、馬蹄12個、蜜棗2個、鯽魚1~2條(約500~600克)、豬瘦肉300克、生薑2~3片。

  准備:蘋果削皮、切為4片,去芯洗淨;馬蹄削皮、洗淨;蜜棗洗淨,稍浸泡,去核;豬瘦肉洗淨,整塊不用刀切;鯽魚洗淨,宰後去鱗、腸雜,再洗淨,下油鑊慢火煎至兩邊微黃,鏟起。

  做法:把鯽魚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

  功效:有生津潤燥、補益脾胃,一家大小都適合,適合秋冬乾燥季節飲用。

    12、花旗參響螺煲瘦肉湯

  原料:花旗參(片)20克(或一粒),瘦肉300克,紅棗4粒,姜1片,水8碗(3-4人份)。

  准備:響螺片乾洗淨,用一碗熱水浸泡半小時,泡過的水留用。瘦肉用冷水洗淨,切塊;枸杞子、紅棗洗淨,紅棗拍扁去核。花旗參片用溫水洗淨。

  做法:煮沸清水(連同泡響螺片的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就可以了。

  功效:補氣養陰、清火生津,適合冬令時節。

    13、淮山沙參玉竹鵝肉湯

  原料:淮山30克,沙參、玉竹各15克,鵝肉、豬瘦肉各250克,生薑3片。

  准備:全部東西分開洗干淨,稍浸泡;鵝肉、豬瘦肉洗淨,均不刀切。

  做法:先把藥物和豬瘦肉、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鵝肉煲至熟腍,調入適量鹽即可。

  功效:適合秋天,同時對陰虛咳嗽、口乾欲飲有效果,對防止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及糖尿病有效果。

    14、海底椰川貝南北杏陳皮

  原料:瘦肉或者排骨200克,生薑少許,香蔥少許。

  做法:瘦肉或者排骨洗干淨,湯料取出泡3分鐘並洗干淨。海底椰用溫水稍微泡5分鐘,把材料連同瘦肉或者排骨放入湯鍋內,大火燒開轉小貨慢燉1.5小時,加入香蔥調味就可以。

  功效:提高免疫力、止咳化痰、養顏滋潤、潤肺、降血糖、降血脂,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15、海底椰南北杏生魚湯

  原料:南杏25克、北杏20克、海底椰50克、陳皮1/4個、生魚1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准備:全部分開洗干淨,稍浸泡;生魚洗淨,去鰓、內髒;豬瘦肉洗淨,整塊不用刀切。

  做法:然後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加適量鹽就可以。

  功效:有理氣平喘,化痰涎、止咳嗽,同時有滋補肺氣、強健身體、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對燥咳、便秘有良好效果。

    16、川貝陳皮海底椰燉豬肉湯

  原料:海底椰15克、川貝5克、南杏12克、北杏5克(以上中藥店有售),陳皮1/3個、豬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全部分開洗干淨。藥物和陳皮稍浸泡,一起與豬肉和生薑下燉盅,加入冷開水1250毫升(約5碗量),加蓋隔水燉3小時便可。進飲時再下鹽調味。

  功效:一家大小都適合,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作用,適合深秋時飲用。

    17、炙百部紅棗白鴿湯

  原料:炙百部12克、紅棗4個、乳鴿1隻、生薑2片。

  准備:炙百部、紅棗洗淨,將紅棗去核;乳鴿宰洗淨,去毛爪、髒雜,置沸水稍滾片刻,洗淨(即“飛水”)。

  做法:將乳鴿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1500毫升(6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鹽即可飲用。

  功效:有溫潤肺氣、化痰止咳之功效,適合秋風乍起時多咳嗽,適合慢性支氣管炎、百日咳有痰、喘息、痰白量多、胸悶口淡、食慾減少,並多見舌苔白、脈弦滑等症,但痰熱咳嗽者不適合。

    18、雲苓眉豆煲豬脊骨

  原料:雲苓30克、眉豆100克、豬脊骨600克、生薑3片。

  做法:雲苓、眉豆洗淨,稍浸泡;豬脊骨切段,並用刀背敲裂。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3小時,調入適量鹽就可以。

  功效:能除濕痺、祛腳氣、健脾胃,適合作為春日周末的家庭養生湯。

    19、柚薑茶幫助止瀉

  原料:老柚殼9克,細茶葉6克,生薑2小片。

  做法:先將前2味同研成細末;再把生薑煎湯,侯溫送服前二味細末,不拘時服。

  功效:溫中,理氣。適合腹中冷痛,腹瀉如水樣,飲用時忌生冷食物、魚類、豬油1周。

    20、玉米須豬小肚湯

  原料: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

  准備:豬小肚去淨肥脂,切開,用鹽、生粉拌擦,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白茅根、玉米須、紅棗(去核)洗淨。

  做法: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煲3小時,調味

  功效:清熱去濕,利水消腫。

  主治:水腫,症狀頭面四肢浮腫,小便短少,體重而睏倦;或濕熱黃疸,身目黃色鮮明,小便黃短,口渴身重等症。也適合急性腎炎、血管神經性水腫、柯興氏綜合症及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藥物中毒性黃疸,高血壓病等屬於濕熱內盛的病症。

    21、橘紅鷓鴣湯

  原料:化州橘紅9克、南杏30克、川貝10克、法夏6克、鷓鴣1~2隻、生薑3片。

  做法:全部分開洗干淨,稍浸泡;鷓鴣宰洗淨,置姜蔥的沸水中稍滾片刻,再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鹽

  功效:有化痰理氣、解脹悶、利五髒,適合入夏以來,連續多日的悶熱時飲用。

    22、燈芯花苦瓜湯

  原料:燈芯花、10扎(中藥店有售)、苦瓜400克

  做法:燈芯花清浸泡,洗淨;苦瓜洗淨,去瓤核,切為厚塊。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500毫升(6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或中火煲40~60分鐘,調入少許鹽。

  功效:適合夏日消暑,能清熱祛暑、明目解毒,防治紅眼病。

    23、月季桃仁湯

  原料:月季花9克,核桃仁30克,紅糖60克,甜酒60毫升。

  做法:將月季花、紅糖、核桃仁加水煮湯。

  功效:適合因腎虛引起的月經紊亂,於月經前,沖甜酒飲,連服數日。

    24、鳳仙花月季花粥

  原料:鳳仙花、月季花各30克,粳米50克,紅糖少許。

  做法:將鳳仙花、月季花研為細末,每取1湯匙兌入粳米粥內,加入紅糖調服。

  功效:活血化瘀,調經止痛,適合氣滯血瘀,偏於血瘀型痛經,每日1劑。

    25、月季花湯

  原料:月季花3~5朵,黃酒1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月季花洗淨,加水150克,文火煎至100克,去渣,加冰糖及黃酒適量。

  功效:行氣活血,適合氣滯血淤、閉經、痛經,每日1次,溫服。血熱、血虛者不適合飲用。

    26、口氣湯水

  材料:白茅根一兩、新鮮竹蔗二兩、新鮮馬蹄二兩、紅蘿卜六兩、新鮮瘦豬肉六兩、食鹽適量。

  准備:洗淨白茅根、竹蔗、馬蹄、紅蘿卜備用。將竹蔗斬段,切瓣備用,將馬蹄刨皮,拍扁,將紅蘿卜刨皮、切塊備用。洗淨瘦豬肉,過滾水3分鐘,撈起待用。

  做法:將材料放入湯煲內,取適量清水,慢火煲兩小時後加鹽調味。

  功效:清熱滋潤、利尿排毒、清除口氣,適合口氣較重的人飲用。

    27、眉豆木瓜雪耳煲鯽魚

  原料:眉豆100克,半生熟木瓜1個,雪耳40克,鯽魚一條,豬脊骨300克,生薑3片,清水3000毫升。

  准備:眉豆、雪耳浸洗,洗淨;木瓜去皮籽,切塊。

  做法:鯽魚宰淨,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豬脊骨洗淨,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水。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兩小時,下鹽調味。

  功效:調中、健脾、消食、消腫,可以去腳氣、濕氣。

    28、倒扣草石斛燉瘦肉

  原料:倒扣草10克、石斛5克、瘦肉150克、薑片適量(1人分量)。

  做法:將瘦肉沖洗干淨,再與揀去雜質洗淨的倒扣草、石斛放進燉盅內加清水300毫升,隔水燉2小時即成。

  功效:有滋陰清熱之功效,適合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痢疾、瘧疾、水腫、腳氣、五心煩熱及口咽乾燥等症。

    29、塘葛菜煲生魚

  原料:新鮮塘葛菜500克、生魚2~3條(750克)、豬瘦肉100克、紅棗5枚、生薑2~3片

  准備:塘葛菜洗淨;紅棗洗淨、去核、稍浸泡;豬瘦肉洗淨,不用刀切。

  做法:生魚有兩種做法,一是洗淨、宰淨、去腸雜,置油鑊中慢火稍煎至兩邊微黃,鏟起,然後一起煲湯,這種香味較濃醇。另一種方法是洗淨不宰,也是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兩種做法均為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至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便可。

  功效:有養陰清熱、健脾利水的功效,能導骨火、濕火、痰火從小便而解,且清涼滋潤健脾胃、養心陰,則熱退、痰消。

    30、西洋菜蜜棗煲生魚

  原料:生魚1000克,西洋菜1500克,蜜棗50克,姜10克江米酒10克陳皮5克鹽10克,植物油50克。

  准備:宰淨生魚,去清血污;西洋菜洗淨;姜去皮洗淨,搗茸浸泡入廣東米酒中成薑汁酒。

  做法:旺火燒熱炒鍋,下油將生魚煎至兩面呈金黃,烹入薑汁酒隨即加入開水1000毫升,燒沸後略滾片刻,使湯成奶白,將生魚撈起。取大瓦煲倒入原湯,放西洋菜、陳皮、蜜棗、生魚,加開水,先用旺火燒沸後改用慢火堡2小時左右便成,放鹽調味出鍋。

  功效:此湯具有補脾益胃、清熱潤燥、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的功效。

    31、芥菜鹹蛋魚頭湯

  原料:魚頭1個、芥菜1棵、鹹蛋(打散)1隻,姜3片、豆腐1塊,鹽1/2茶匙、薑汁1茶匙、酒1茶匙。

  准備:洗淨芥菜,瀝干切大塊。魚頭洗淨後,抹乾,加入調味料醃二十分鐘。

  做法:把魚頭下鑊煎至兩面微黃,加入適量清水煮滾,改用中小火,放入芥菜、豆腐、鹹蛋,滾片刻至材料熟及湯濃,以適量鹽調味,即可盛出,趁熱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祛濕醒脾、利氣補虛。

    32、芥菜鹹蛋湯

  原料:小芥菜一把,鹹蛋一到兩只,豬肉片若干

  准備:小芥菜洗淨擇好,切兩片姜可以驅寒;豬肉片用鹽和醬油及生油稍醃一會兒。

  做法:用湯鍋燒開水,與此同時用炒鍋把芥菜炒一下,不用放油,只是用鍋的熱力把芥菜炒軟一點,然後把炒軟的芥菜放入燒開的湯鍋中,再把肉片放入蓋蓋再燒開。湯再燒開後開蓋,可加入適當雞粉、少許鹽,一點兒生油調味,然後把鹹蛋打散後加到湯裡,再“滾”一會兒就可以關火了。

  功效:清熱解毒,適合春、夏季飲用。

    33、北杏燉雪梨

  原料:北杏10個、雪梨1個、白砂糖50克。

  做法:將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燉盅內,加清水半碗,急火隔水燉1小時。

  功效:化痰止咳、清熱生津、潤肺平喘,適合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及腸燥便秘等症,每日2次,食雪梨飲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