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幫媳婦帶孫子的阿嬤最傻,你以為幫的是媳婦,其實幫的是自己
現在的人如果看見誰家的婆婆幫忙帶娃,可能會脫口而出說「她兒媳真的是有福了,有她婆婆幫忙帶娃」,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雖說現在男女都在一個家庭各頂半邊天,但是女人確實在生完孩子以後,會花更多的時間在家帶孩子。一方面是因為女性天生具有的母性;另一方面女人比男人更細心更有耐心,更適合帶娃。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女人就成了帶娃的主力軍。
如果女人的婆婆願意帶娃,最先減輕的也是女人的壓力,對男人來說多個人帶娃,好像也沒有給他帶來太大的影響。所以,人都習慣性地說,婆婆幫忙帶孩子,幫的是兒媳。其實不是,準確來說她幫的是兒子和媳婦。
前陣子,有人問我說:「兒子被婆婆慣壞了,脾氣大怎麼辦?」
在和她進行了一番詳細的交流後,我才知道,原來早在她的兒子不到一周歲的時候,她就和老公去外地打工,把兒子留在老家給婆婆帶。由於兒子的成長中缺失了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婆婆又總是無原則地寵溺他,導致他驕縱任性、脾氣暴躁。
直到兒子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老和人打架,被學校退學了,她才突然意識到,這麼多年的陪伴缺失,給兒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於是,她抱著補償和挽救的心理,辭職專門在家帶孩子。但是,一年多過去了,孩子的性情依然糟糕,經常和她對著幹,把她氣得夠嗆。
我告訴她,孩子生命最初的幾年,是性格、習慣的養成期,父母的陪伴最為重要。如果錯過了那幾年,以後就算用十幾年、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彌補和改變 。
她現在最需要做的,不是去管理孩子,而是用愛和關懷修復與孩子的親子關係,融化孩子心中的堅冰。
這些年來,我看過太多的父母,生而不養,認為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就萬事大吉,自己不用操心了。
但其實,孩子是投奔父母而來,而不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決定一個孩子在這世間生活和學習能力的,不是學校,不是老師,而是父母。
父母的愛和陪伴,是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的。一個不能在孩子生命的早期與孩子建立起連接的父母,最終也會影響到孩子與這個世界的連接
所以,即使媽媽們迫於生計,不得不出去工作,讓婆婆幫忙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也一定要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把握好教育孩子的主導權!
到底要不要婆婆幫忙帶孩子呢?這是一個被討論了很多年的世紀難題。
坦白講,我是主張媽媽們自己帶孩子的,因為父母親自帶大的孩子性格更好也更優秀。
不過,自己帶孩子並不意味著,讓媽媽一個人操持孩子和家庭的全部瑣事,而是在養育孩子上佔主導的地位。
畢竟,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他的身上流淌著大家共同的血脈。如果婆婆有時間、有精力,希望還是能夠幫媳婦一把。
新生命降臨後,媽媽們的身體和精神都十分脆弱,會感覺無所適從、分身乏術。
這個時候,如果婆婆能夠幫忙分擔、照顧,媽媽們的身體狀況會恢復得更好,心情會更愉悅;而且,孩子在飲食生活上,也會得到更精心的照料,成長發育得更出色。
如果婆婆不願意或者沒辦法幫忙,希望媽媽們也要為了孩子,堅強振作起來,把這當成一個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機會,而不是怨天尤人,毀了自己也害了孩子。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父母想陪在孩子身邊,卻迫不得已和孩子分開。如果你能有機會陪伴孩子走過生命最初的幾年,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婆婆幫忙帶孩子,是情分不是義務;是錦上添花,但不是全權負責
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是父母,不是爺爺奶奶。無論如何,都要盡力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把握孩子教育的主動權。
這是為人父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
雖然,經常我們以為的是婆婆幫忙帶娃,幫的是她兒媳,實際上她幫的是兒子和兒媳。兩種說法有什麼不同嗎?其實差別大了。那些說婆婆帶娃是幫兒媳的人,其實強調了婆婆對兒媳的付出,會給當兒媳的很大壓力。此外,也是暗示帶孩子就是女人的事,跟男人無關。
所以,越來越多的女人聽到「婆婆幫兒媳帶娃」都很惱火。「婆婆幫兒媳帶娃」這句話的背後,其實也顯示出了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大部分的男人在育兒這件事角色的缺失,女性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受更大的累。孩子不是女人自己的,男人也應該更加積極地參加育兒。
有人可能會說:女人就是斤斤計較,既然婆婆幫你跟你老公帶娃,那還分這麼細幹嘛,反正都有你受了婆婆的恩惠,你還是你老公有差別嗎?說這句話的人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女人憑什麼受了累,還需要忍受委屈?不要再說婆婆是幫兒媳帶娃了,這對女人來說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