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發脾氣?別再傻傻的講道理了,這樣做最見效!

面對自家發脾氣的寶寶,媽媽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講道理了,那麼,這麼做真的有用嗎?孩子愛發脾氣?別再傻傻的講道理了,這樣做最見效!

最近有一位美國爸爸,他的做法太值得借鑒。下面的情景,你大概不會陌生:

一位小男孩在客廳津津有味地看動畫片,沒多久走進廚房找零食。出來的時候,他發現電視被「霸佔」了——爺爺正在看節目!

小男孩臉上吃零食的滿足感瞬間消失,他眉毛上揚、眼角下垂、嘴角下彎、哭聲隨即從嘴巴內的零食碎末間奪齒而出。

他不僅丟掉了手上的零食,還把身邊的玩具踢到了牆角。因為爺爺「搶」了電視,孩子發脾氣了!孩子情緒壞、亂發脾氣的場景,幾乎每一天在每個家庭都要上演。

一般家庭中孩子情緒壞、亂發脾氣的場景有很多:

父母不買玩具,孩子崩潰大哭;父母阻止孩子長時間玩遊戲,孩子不高興哭鬧;父母讓孩子收拾玩具才睡覺,孩子不樂意也哭;

父母批評孩子打其他小朋友,孩子又哭;父母忙時沒能及時陪孩子玩,孩子又要哭……

哪些原因會導致年幼孩子總是脾氣壞?你家孩子是因為哪一條?

1、生理原因。越小的孩子越喜歡哭鬧、亂發脾氣,因為他們的前額皮層發育未夠成熟,缺乏情緒自控力;

2、孩子天生性格急躁,大人沒有順他們意思時,壞脾氣就來了;

3、孩子愛玩「一鍵式」玩具。有研究證明,常玩「一鍵式」玩具會讓孩子養成急躁性格;

4、父母愛打罵孩子,孩子因為被父母暴力對待,容易養成缺乏耐心的壞性格;

5、父母常對孩子咆哮、發怒,父母缺乏耐心被孩子模仿,內化成為孩子自己的行為習慣;

6、父母不懂正確的情緒引導方法,比如忽視或粗暴對待孩子壞脾氣。

面對孩子情緒壞、亂發脾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下面這種是最糟的,也是最常見的:

孩子哭鬧、崩潰、倒地撒潑時,爸爸/媽媽:「你怎麼總是亂發脾氣?」,「你怎麼總是大喊大叫?」,「你能不能消停一下?氣死了!」,「你為什麼又在發脾氣?」……

這些是常見的父母的第一反應,以「你」開頭的指責式的爆發。結果呢?孩子反抗式的情緒就像一隻小刺蝟般沖出來了。

不僅不能讓孩子的壞脾氣結束,還可能激惹孩子更強烈的情緒反應。所以為什麼那麼多孩子脾氣壞,答案一目了然了。

最近看到美國一位爸爸的做法,小編覺得很贊,特意分享給大家:

美國爸爸 VS 剪壞所有玩具的兒子:這位爸爸叫南森,有一天他下班回到家,看到他3歲的兒子臉蛋紅紅的,小傢夥不僅用剪刀剪壞了所有玩具,還把狗狗頭上的毛也剪掉了,小傢夥的確很生氣。

「嘿,我們家的小男孩幹嘛這麼生氣呢?」小傢夥瞬間情緒崩潰,委屈地說是因為狗狗吃掉了他所有曲奇餅乾。

「嗯,這的確值得難過。該死的狗狗不應該吃掉我家小男孩的餅乾,但是你的泰迪熊和你的牛仔警長胡迪玩具卻遭到了你不公平的對待,哎呀,太慘了,它們可都是你的好朋友……」

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更要命的是,你將被罰款5美元,看看你上周簽的情緒管理合同吧!」(該合同,後文有詳細介紹)

孩子最後沮喪地從自己的儲錢罐拿出了5美元交給了爸爸。爸爸南森說,自從簽了情緒管理合同,孩子由一開始的每週平均5次發脾氣的記錄,降到了每週1次了, 目前正朝著良好的態勢發展。

情緒管理合同?小編稍後給大家解釋這個育兒小技巧。現在,先跟大家說說南森爸爸在跟孩子對話中使用的基本情緒引導法。

引導孩子壞脾氣,這樣做最見效

南森其實使用的是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創立,由於實用性強,而常常被國外不少家庭用在引導孩子情緒方面。

情緒ABC理論中,A是發脾氣的原因,B是孩子對事情的看法,C是孩子的壞情緒和壞行為。父母在引導孩子壞情緒的時候。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詢問孩子發脾氣的原因,而不是第一反應指責孩子,實際上這也是一個引導孩子理性思考的動作。

在孩子對事情的不合理看法中,父母給予同理心和共情,常常會讓孩子更好地打開心扉;最終能幫助孩子對自己的壞脾氣和壞行為有一個客觀的自我評價。

具體地父母們可以按照下面三個步驟進行:

1、詢問孩子為啥亂發脾氣:當一個孩子能重新回顧自己亂發脾氣的過程,已經是給自己的情緒注入理智的思考,能起到反省的作用。

父母不僅表達了傾聽,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描述也是一個發洩的過程。

2、幫助孩子分析情緒:無論孩子發脾氣對還是錯,父母表示理解和同情總不會有錯。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了,也認識了自己的情緒,一切錯誤便可以輕鬆承認了(人性的弱點)。

相比之下,如果父母第一反應或一開口便是對孩子情緒的否定,往往會引起孩子下意識的反抗。

3、教會孩子駕馭情緒:孩子的壞情緒被父母理解後,孩子便會順心了許多。接下來父母便要教孩子駕馭情緒的正確方法。

壞情緒常常是有破壞力的,不僅會讓孩子的心理處於糟糕的境地,阻礙了孩子做事情的動力,還會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太複雜的說教,孩子的腦瓜子是聽不進。受具體形象思維的影響,小編建議父母們可以借鑒《頭腦特工隊》(動畫片)的做法。

讓各種情緒在孩子心中有個直觀的形象。也可以使用小編的「壞蟲子」情緒管理方法,小編有各種壞蟲子的漫畫圖供大家結合使用。

「情緒管理合同」育兒小技巧

這個方法其實來自美國兒童大腦研究專家Phil McGraw的契約行為管理辦法,即用契約的辦法讓孩子學會情緒自控,孩子3歲後便可以用。

不少西方的父母說,對於那些常常愛發脾氣、愛哭鬧的孩子來說,「情緒管理合同」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心理學家湯瑪斯.莫里亞蒂也通過實驗證明,一般情況下,孩子會主動使行為與承諾保持一致,因為人性認為保守承諾是一種良好的品行。

所以,「情緒管理合同」也常常能起作用。經常通過這種方式自我管理情緒的孩子,未來信用感和責任感也會更強。

看看,這是一位媽媽做的「閨女情緒管理小合同」:

小編提醒:「情緒管理合同」對於常常亂發脾氣,父母屢教不改的孩子尤其有效,大家可以試試。

有人說——

養孩子就像種花,孩子身上的壞脾氣壞毛病就像花葉上的灰塵,你得經常清洗擦拭。力氣輕了擦不乾淨,力氣重了會把花弄傷。父母常常在「用力」還是「不用力」中擰巴。

難怪智者說,養孩子是一場修行,修的是父母們的耐心。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